标题 |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发展能力和提升路径探析 |
范文 | 陈明忠 王元奎 [摘 要] 培养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是贯穿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根本任务和最终目标。如何培养好和开发好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不仅是国家中长期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课题,更是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亟待解决的问题。经过调查分析,通过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增强专业吸引力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等途径培养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并且在深化教学改革和营造校园职业文化过程中,通过培养创新探索精神和工匠精神,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职业精神。 [关 键 词] 职业发展能力;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1-0284-01 职业发展能力不仅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根本指针和基本原则,也是行业和企业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最终目标。只有把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培养好和发展好,才能体现“学生满意”“家长满意”和“企业满意”的办学理念,才能体现出当代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精神追求和最终的价值关怀。而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还未充分体现这一理念,造成学生职业发展能力培养弱化。对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更应该率先抓住机遇,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策略,把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作为导向,才能在行业人才培养中获得竞争优势。 一、优化课程设置,增强专业吸引力 课题组在进行在校学生问卷调查统计显示,有79%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不合理,有82%的学生认为所学专业缺乏吸引力,由此可以看出当前轨道交通类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存在突出问题。 保证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就必须有充分的现场论证和科学的企业调研。首先要分析本专业对应的岗位群,深入企业现场调研各岗位群的关键工作任务和重要的作业环节,由此确定本专业基本知识和核心技能。根据持续不断的企业调查研究和论证分析,結合本专业的教学资源,确定课程设置的基本内容。专业课程的基本内容应有一定的稳定性,有利于后期的课程建设和课程挖掘,也有利于课程标准的开发。但另一方面,课程的内容要紧跟行业新技术和新动态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并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建立专业教学团队与企业生产车间的互访交流机制是优化课程设置的基本保证。 优化课程设置,就必须提炼出鲜明的专业特色,不断增强专业吸引力。专业特色是提升专业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增加专业吸引力的有效手段。专业特色需要在“软件”和”硬件”方面同时下工夫。“硬件”方面可以从“特色课程”开设、“特色实训”的开发和实施、“特色教学方法”的应用等开始入手挖掘,关注实效。提炼专业特色需要创新思维和持续投入,绝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值得一提的是,特色集中反映了实际的成果特点,形式多样,角度各异,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就要充分有所体现。 二、重构教学组织,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益 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组织用全新的角度进行审视评价,构造建立面向具体工作任务和模拟车间作业过程的教学组织体系。这将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益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善于打破常规单调的教室课堂教学模式,逐步适应“小课堂”“翻转课堂”“模块化课堂”等新教学模式,加大推行“微课”“慕课”“在线公开课”“微信平台课”等建设应用的力度,使教学组织向多样化、信息化、媒体化和数字化转变。 学生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最根本的要求是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效益的提升。提高教学质量是保证学生职业发展能力的基础。应该有这样一个重要认识,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就是构建职业发展能力模式的过程,提升专业办学效益的过程就是强化学生职业发展能力的过程。 三、深化教学改革,培养探索创新精神 把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落脚点,则必须推进教学改革,不断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教学改革重在实际的效果评价,应配套一系列具体的可操作的指标。 培养学生的职业创新和专业探索精神是培养学生职业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是职业发展能力的要素之一,未来职场要求员工具有创造性开展工作的意识和能力,更要求员工具有创新解决复杂的专业技术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推进教学改革,重组教学资源的同时,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 四、聘用行业和企业“教授”,培养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对职业的热爱和专注,是持续追求完美和追求卓越的精神品格,更是对专业的执念和敬畏,是不断追求创新和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培养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就是要培养和塑造学生的工匠精神。专业教学团队应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和对应的职业岗位,把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作为人才培育培养的重要内容,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职业发展能力,塑造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是聘用行业和企业“教授”,采用“帮、传、带”的方式参与学校专业教学团队的教学活动。 五、营造职场文化,塑造良好的个性品质 培养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就是要充分借助校园文化的熏陶浸润作用和文化育人作用,结合专业岗位特性努力营造工厂文化和车间文化,使爱岗敬业深入人心。校园文化是师生共同创造的具有传承特性和渗透特性的精神家园,独特的校园文化具有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智慧和塑造学生人格品质的特殊作用。校园文化往往体现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行业特色,同时也具有独特的职业特点和专业特性,因此利用校园特色文化,对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要求学生穿戴好工作服和安全帽,按车间班组的现场管理模式进行考勤和分工派工,并在工作结束后严格按规范标准清理作业现场,整理工具材料。这样做的目的使学生感受到强烈的职业氛围和岗位工作气息,唤醒他们的责任意识和进取意识。 参考文献: [1]邵月花.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3). [2]魏萍,李园,戴媛媛.大学生职业发展能力开发与培养途径研究[J].江苏高教,2014(3). [3]李鹏.我国特色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体系与高等教育改革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10). ◎编辑 武慧慧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