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大学英语教学转型时期教师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
范文 | 曹乔卉 [摘 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英语的重要性愈加凸显,教育也呈现了国际化趋势;具备较强专业知识且英语使用能力强的学生是当今时代迫切需要的人才。在此背景下,我国部分重点高校已大力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出以学术英语教学为衔接,由通用英语教学转向专业英语教学的改革思路。全国范围内的大学英语教学转型势在必行,英语教师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应对将是探讨的重点。 [关 键 词]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挑战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1-0126-02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英语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导性语言,而信息化让英语的重要性得以进一步凸显,80%的网络信息是通过英语传播的。经济的全球化和英语热的不断升温深刻影响了教育的发展,具备较强专业知识且英语使用能力强的学生是当今时代迫切需要的人才;这也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我们应该尽快从通用英语(基础英语)教学转向专业英语教学(ESP)上来,而学术英语教学(EAP)是这一转变的重要衔接。在大学英语教学转型时期,英语教师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应对将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一、背景 根据Graddol估计,把英语作为母语使用的人口大约为3.75亿,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使用的相当于3.75亿,而把英语作为外语使用的估计为7.5亿,总计大约有15亿人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英语已成为公认的国际语言或世界语言。 在此背景下,我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推广英语教育,学生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习英语,结果却令人担忧甚至失望。大学英语教育长期受人诟病,存在大量严重的问题:周期长,效果差;地区发展差距悬殊;大学和中小学英语教育严重脱节;应试教学主导英语教育等。同时,学生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满意度和使用英语的实际能力较低。 有学者直言,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定位在基础英语是方向性错误,造成了严重的应试教学和师生普遍的懈怠状态(蔡基刚,2018)。 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育呈现了国际化趋向。实际上,目前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在为争取国际留学生而“摩拳擦掌”,因为人才是关系国家未来竞争力尤其是软实力的重要砝码。欧盟国家共同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先后制定和推行《欧洲语言学习基本标准》和《欧洲语言教学与评估共参框架》,重视语言教学的内容及其多样性,鼓励欧盟国家之间的语言人才的交流和合作。即使在亚洲,日本、韩国等也都先后改变了以往的通用英语教学,突出专业英语教学,鼓励学生在一定专业方向下学习英语(杨红,王扬,2010;张贞爱,王克非,2010)。 二、重点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尝试 在我国,部分重点高校已开始试验并力图推广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出研究型大学应推行双语教学,逐步开展更多的双语课程。有的学校提出了以EAP(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为衔接,以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为最终改革方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思路。 以清华大学为例。该校外文系在开展全校范围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学校人才培养计划和各院系对学生英语学习的不同要求以及学生入学时的不同英语水平,制订了多口径、个性化、分层次、分系列的公外本科生英语教学培养方案。既注重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也引导学生向学术英语学习的方向转变,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和素质,并且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英语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指导,从而帮助学生顺利进入双语授课或全英语授课的专业学习。 在EAP教学上,宁波诺丁汉大学的英语教学模式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案例。该校在大一阶段就对学生进行EAP教学,分三个阶段或三个模块进行。“教学目标总体上是为了帮助学生在大学期间顺利完成学习而提供语言支持和学习技能培训,以便学生在不久的将来能够进行独立学习,独立参与学术活动并为今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其明确的目标定位和行之有效的学术英语和专业英语教学模式非常值得其他高校學习并推广。 三、大学英语教师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国内部分重点大学已对英语教学开展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而非重点大学(教学研究型及教学型的大学)如何进行英语教学改革尚存在争议,处于探索甚至观望阶段。但不得不承认,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全国范围内的(包括非重点大学)大学英语教学即将迎来一个全新的时代。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转型的关键在于教师。高素质、复合型兼具实践经验的专业英语教师是大学英语改革的需要,更是时代的需要。对于已经习惯通用英语教学的教师而言,挑战无疑是巨大的。笔者认为,高校英语教师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积极应对,化挑战为机遇。 1.纠正师资配备的错误。不论是通用英语还是EAP、ESP,教学的“舵手”应该是英语教师,而非专业课教师。目前在多数高校,包括笔者所在的高校,专业英语课程由相关专业教师承担,其教学内容主要涉及专业英语词汇和语法。这显然与学生未来的学术需求或社会需要相去甚远,也很难真正调动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热情,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EAP教学归根到底是语言教学,从课程规划、教学方法和效果评价,都需要用语言教学的方法。 2.高校英语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应该有危机意识,争取深造或者在职培训的机会。如果说EAP和ESP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有相关专业知识背景,且具备相关企业实践经验的教师将是这一方向的主力军。英语教师应该积极利用自身的英语优势,学习其他专业的知识,通过学历深造等途径,实现专业学习和英语学习的结合。学校或学院应通过定期邀请海内外知名学者做讲座、主办国际国内会议、开办研修班、短期海外学习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师的职业培养计划。在“终身教育”时代,教师首先应该有持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意识和能力。 3.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大学英语教学的经验,并结合各地区、各学校的实际情况,尽快确定大学英语改革的途径和步骤。不仅欧盟和美国不断出台政策和措施推广和加强多语学习,台湾和香港地区的高校近年来也大力推广双语教学课程,突出专业英语教学,并在EAP和ESP教学的基础上,提出了EOP(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s),即职场英语的概念,以应对部分学生毕业后进入相关职业领域工作的需要。无论是在政策制定、教学规划、课程设计还是教师职业培养等多方面,我们都可以从这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大学语言教学中学习和借鉴有益的经验,以助力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和转型。同时,各高校应结合自己的教学资源、学术传统、地域需要等确定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确定本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具体方案和步骤。 4.加强校企合作,培养教师的相关专业实践经验。我们应该对社会尤其是企业的语言人才需求进行分析,在掌握用人需求的基础上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和课程。相关教育部门包括各高校应该意识到需求分析的重要性,给教师提供更多机会,深入企业做调研和实践。只有教师深入社会实践,掌握最新、最前沿的学科知识,才可能让学生真正学到满足未来职业需求的相关专业知识。 5.科研和教学应结合。随着各高校通用英语学分的压缩和课程的减少,大学英语教学的学时至少在短期内会大量减少。教师应以此为契机,在探索基礎英语教学如何深化的基础上,积极探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及转型如何深入。高校内部以及高校之间应加强交流和合作,广泛讨论和研究大学英语教学转型的途径和方法,促进全国范围内的语言教学改革更顺利、更迅速地开展。 四、结语 一方面,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让学生失望,教师痛苦,普遍存在懈怠和不满情绪;另一方面,语言教育培训机构开办得如火如荼,这充分说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早已不能满足社会和学生的需要。在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已箭在弦上,英语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应该有危机意识:这是挑战,也是机遇。从通用英语向学术英语、职场英语和专业英语的转变会带来阵痛,但是这一转变可以从根本上摆脱高校师生对英语教学的不满和懈怠,使之迸发对语言教与学的热情,并最终适应和满足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1]Graddol, D. The Future of English?[M]. London: British Council,1997. [2]蔡基刚.我国台湾地区大学ESP教学对大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6):26-30. [3]蔡基刚,关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重新定位的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7):306-308. [4]蔡基刚,关于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与教学目标:兼考香港高校大学英语课程设置[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7):609-617. [5]蔡基刚.专门用途英语的信仰与理念的再认识[J].外语研究,2018(2):42-47. [6]戴炜栋,王雪梅.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外语教育规划的再思考[J].中国外语,2011(2):4-11. [7]傅荣,王克非.欧盟语言多元化政策及相关外语教育政策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1):14-19. [8]罗娜.EAP: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领域[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6(1):85-88. [9]束定芳,陈素燕.大学英语教学成功之路:宁波诺丁汉大学“专业导向”英语教学模式的调查[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10]杨红,王扬.日本高校外语教师教育发展趋势与借鉴[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3):15-18. [11]张为民,张文霞,刘梅华.通用英语教学转向学术英语教学的探索[J].外语研究,2011(5):11-14. [12]张贞爱,王克非,韩国外语教育国际化考察[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5):346-400. ◎编辑 武慧慧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