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新国标下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文学赏析能力的培养
范文

    赵云丽

    [摘 要] 新国标的实施与提出,对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文学赏析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等英语综合素质。但是当下学生对英语文学的兴趣较低,无法提升自己的积极性,他们往往只注重语言的工具性,文学赏析能力得不到良好的培养。因此,如何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文学赏析能力已经成为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的重点目标。

    [关 键 词] 新国标;英语专业;英语文学赏析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1-0128-02

    英语文学赏析能力是作为一名英语专业的学生必须要具备的能力,新国标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英文赏析能力。培养学生的英文赏析能力相当于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在高校阶段,培养学生英语文学欣赏能力的主要途径就是英语文学经典作品的阅读,当下的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较低,并且积极性不高。针对这种问题,教师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文学赏析能力,提升学生对英语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并且让学生正确认识到文学赏析能力的重要性。

    一、培养学生文学赏析能力的重要性

    文学赏析是建立在学生对英语文学作品阅读理解的基础上的,文学赏析能力的养成过程也就是学生从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升华的一个过程,是包含认知在内的一种审美享受活动。文学赏析能力是人们在进行阅读时在精神层面产生的一种活动,也是对作品进行感受、评价、品味的过程。由此可以看出,文学赏析能力是一种深层次的个体审美活动,也是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强的一种体现。

    二、培养学生文学赏析能力的意义

    (一)增加学生英语文学积累

    教师培养学生英语文学赏析能力是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完成的,是一种随着时间的递增而成长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想尽快提升学生的文学赏析能力,就必须让学生通过大量的英语文学作品的阅读来实现。因此,学生在大量阅读的同时,会不断地积累自身的文学知识贮备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积累会不断增多,从而增强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1]。

    (二)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

    学生的文学赏析能力会随着阅读的增多而提升,而在这个过程中,一旦养成文学赏析能力之后,学生在阅读英语文学作品时会潜意识地对作品进行评价,久而久之,学生在心中会形成一个英语文学作品质量的评价阶梯,学生在每阅读完一篇文学作品后,会按照自己心中的阶梯衡量标准来进行分类,而这就是提升学生审美品位的一个过程。

    三、培养学生文学赏析能力的途径

    (一)进行科学有效的课程设置

    英语文学课程的设置一般在大学三年级左右,但是由于课程的课堂时间较少,并且学生人数众多且班级规模较大,导致学生无法真正在英语文学作品中提炼出真正的精华,并且不会提升学生的文学赏析能力,因为时间紧张,在心理上就会给学生造成压迫感,会让学生感受到一种匆忙的感觉,学生这时一定会在主观上形成应付的概念,无法提升赏析能力。所以,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学赏析能力要使用循序渐进的策略。要从由简入繁、由易到难的顺序来进行培养,教师可以在学生刚开始接触英语文学作品时可以选择一些较为简单的短篇小说,在学生开始接触英语文学时重点不是让学生彻底掌握每篇小说的具体内容,而是要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接触英语文学的途径。当然,很多英语教材中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文学作品,教师平时也可以通过英语课堂来渗透英语文学作品[2]。

    当下,大部分高校中的英语教师都会让学生在阅读课中介绍喜爱的作家背景等,这也是为以后学生接触英语文学课程打下基础。比如在进行《莳萝泡菜》文学作品的学习时,教师就会让学生先对文章作者的背景知识进行了解,其作者是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新西兰著名的女性作家,《莳萝泡菜》是一篇非常优美的短篇小说。学生在进行背景了解时就会对“印象主义”“现代主义”等学术词汇进行接触了解,并且积累一定的基础。与此同时,学生在刚开始接触文学作品时难免会产生因为读不懂而感觉到乏味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利用角色扮演让英语文学作品变得立体化、直观化。并且,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完一篇优秀作品之后,为学生推荐一些拓展阅读。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可以根据学生之间的水平差异为学生推荐不同难度和题材的文学作品让学生进行发音练习和模仿等,在练习发音的过程中渗透英语文学作品的赏析。比如说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威廉·布莱克的《老虎》,这是一篇非常优秀的作品,文章朗朗上口,并且难度也并不是很大,很适合推荐给学生,又或者是《英语经典短篇小说赏析》和《英美诗歌名篇选读》等,都是相对简单但是内容非常好的文学作品,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慢慢过渡到经典的中长篇文学作品之中。但是教师也要注意的是,要考虑到学生的英语水平以及生活阅历等方面,作品的难度不要超过学生的认知水平,避免出现学生一句都看不懂,不知道内容讲什么的尴尬场面,这样会使学生丧失欣赏文学作品的兴趣,就谈不上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赏析能力了。

    (二)注重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随着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已经在各个校园中得到深度普及。至此,如今的教学活动也不再是传统的课堂教学,而是一种线上与线下有机结合的学习模式。尤其是在近几年的教学中,随着众多新型教学模式的产生,像“微课”“翻转课堂”“互动式教学”“云技术教学”等方式,让教师的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的效率有了巨大的提升。

    微课教学模式近几年在我国的教育领域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无论是在小学、初中、高中甚至是大学,都能发现微课教学的存在,这也就证明了微课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同样,微课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赏析能力,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来提升教学质量,比如可以利用微课向学生介绍莎士比亚等著名作家的背景知识。除此之外,在当今的信息网络中记录着大量的精美英语文学作品,比如說网易公开课中的英文学习课程,里面包含的资源是非常丰富的;还有微信公众号每天都推送一些经典英语文章的赏析,学生可以通过手机下载下来,并保存在手机之中进行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会让学生的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并且这种智能的电子阅读方式也符合当代大学生的阅读方式[3]。

    (三)进行有效的评价方式

    新国标明确指出:“评价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学习,根据培养学生的方式来确定教学评价的体系和标准,要使用科学有效的评价方式,通过客观合理的评价结果来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这里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通过改善对学生的考核机制,将传统的笔试改为了对学生的综合考核:学生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综合评判,学生的平时成绩占70%,期末成绩占30%,这种考核模式不仅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能增加学生在日常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这里的平时成绩不单单是指平时的笔试考核,而是通过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教师评分进行综合评判。相对于传统的考试制度,这种考核制度所评判出的考核结果更具有参考价值。或者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新颖的评价方式,比如,作业期末汇报、自我展示等方式,还可以通过查看学生网上自主学习的参与情况,如在线测试、网上知识竞赛、课题汇报等多种形式来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再或者可以改进考试方法,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在课下选做的作业,在期末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个人的学习成果,参加期末汇报或者是期中教师组织的文学赏析大会,然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汇报成果进行评价。最后,教师也要注意自身能力的提高,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不仅对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教育工作者更是一种挑战。通过有效的教学评价不仅对学生有着促进作用,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自身素质也能在教育改革中随之提高[4]。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文学赏析能力是一名英语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文学作品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传承,更是培养一名学生思想升华的重要道具,而学生如果拥有良好的文学赏析能力,那么学生会更加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和思想,并且在阅读中升华自己的精神层次,为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娟娟.英语语言文学对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的作用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2).

    [2]聶素民.“高级英语”教学中的文学审美:以《马拉喀什》为例[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6,25(5):84-87.

    [3]李娜.英语专业英美诗歌赏析课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3):140-141.

    [4]王晓梅,和志华.大学英语教学培养学生文学思维与人文精神探析[J].鄂州大学学报,2017,4(2):60-61.

    编辑 尚思达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7:3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