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任务引领型教学实施原则探究 |
范文 | 刘刚 [摘要]任务引领型教学是一种以目标职业中定向工作领域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引领,选择、组织并学习完成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实践性、相关性、系统性、互动性等原则于这种教学模式无论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专业知识的构建和隐性技能的形成,还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和对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任务引领;教学;模式;实施;原则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19)07-0124-02 职业技术教育肩负着为我国各行各业生产、服务一线的工作岗位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技能型劳动者的重任。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推进,教改理念持续化革新,职业教育改革越来越重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多元化,作為一种教学模式,当然,也是一种教学法,任务引领型教学在推进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和提升专业教学质量方面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 所谓任务引领型教学,笔者认为,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学习者在教学主导者的引领下,在密切联系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有意义的“任务”情景中,凭借完成特定的任务来接受知识、获得技能、形成能力。这种教学模式符合行动导向教学的特征,使任务引领下的教学主体学习的动机和目的都比较明确。倘若任务引领教学在开放平等的教学环境中进行,教师角色就会由原来的“讲授者”转化为“引导者”,教师的职能也由“主导教学”转向“引导教学”,学生自然就会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化为积极地参与发现和探究真实或模拟的障碍问题,显然,这种体现“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无疑非常有利于刺激学生求知的欲望。 鉴于由“工作过程导向”而衍生的“任务引领型”教学模式在我国职业教育逐渐获得认可和重视,而且任务引领型的教学是基于工作导向为依据,那么,其教学过程设计就应该在所设定的工作岗位中的具体工作任务与职责基础上,产生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利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完成预定的工作任务,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于是,就课程应用于任务引领型教学而言,其教学设计应该本着这样一些原则。 一、实践性原则 职业教育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应用型初级人才的特殊形式的教育。实践性教学既是职业教育的一大特色,也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同时又是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作为整个教学实施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核心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始终是其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实践性教学将学生置于任务引领教学规范的主体位置上就意味着“题海战术”“技能机械性重复训练战术”的破灭,应该牢固树立充分提取任务引领教学主体个性和潜能的绝对意识。在实施任务引领型的教学模式之前一定要做好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的整体设计,使课程内容组织得适当而且有效。如在课程实施安排上,力图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有机会反复地、持续不间断地练习一些基本的技能,形成一定时间的积累效果,进而掌握这些基本的职业技能,这就是课程实施过程所设计的连续性原理。连续性重视重复,它有助于学习者获得更多、更复杂的学习与练习的机会,因为业务问题都是个案、都存在其本身的特殊性、学生通过对复杂的情境进行综合分析,对抽象的慨念原理能够认知,便于对业务问题进行相关逻辑推理与实践操作学习,形成精细的学习品质与态度以及敏锐的领悟能力,加深对课程与教学内容细微之处的准确理解。 二、相关性原则 相关性强调在教学模式设计实施时要以相关课程原有的独立性为前提,服务于典型的工作任务的完成。这就意味着它要在尊重差异和互补的前提下,打破固有的课程界限和传统的理论知识体系,寻找各种课程知识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内容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它关注的是工作知识应用而不是知识的表现形式,强调的是工作知识内容的广度而不是深度。在整合的基础上,建立各门课程之间、课程内容和职业需要和个人兴趣之间、课程内容和隐性外经验之间的广泛联系。例如,在英语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寻找一些联系、沟通和链接,使文学语言跟职业语言中的相关主题功能研究之间建立一定的联系,便于探究跨文化交际中个人和社会最关心的问题,使自己的职业行为与所学课程内容整合在一起。所以,任务引领型教学实施过程中,确定工作任务所涉及的工作知识,并在完成典型工作任务过程中予以动态连接与应用,是任务引领型教学设计的主要使命。 任务引领型教学设计要重视工作任务与工作任务之间的业务联系的关联,在此期间,如何实现从典型工作任务形成的工作结构向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结构的转换成为重点和难点。因此,依据工作任务和工作知识的相关性重构教学内容的实施非常重要,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的实施、教学评价等角度来谋划并举行安排。 三、系统性原则 如果要将教学设计活动的基本思想概括成一句话,那大概就是系统方法论。从系统科学的理论来看,所谓系统应该就是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要素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那么系统方法论就是从系统的角度来分析和考虑问题,把事物研究对象当作一” 个整体系统来认识,作为一个系统来处理的一种方法。 从教育理论的角度而言,教学设计无非就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方法等各种因素构成的动态系统,是一个任务多、分层次、要素充分的复杂系统,该系统的各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直接影响着教学行为还有产生的后果。系统性要求我们在进行教学模式设计时,要把课堂教学看作一个综合系统,要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去关注教学系统中的各个要素以及相互联系的方式,要把对诸要素的研究放在整个教学模式系统中进行,不能脱离教学系统整体,去孤立地考察它的某个要素。换言之,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对教学设计有系统的整体分析。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习者职业能力的发展,所谓职业能力,从这个角度来说是指职业工作岗位上的操作技能,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是指以职业工作岗位操作技能为中心的各种能力的综合,是一种能适应社会需要的综合能力,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态度等为完成职业工作岗位任务所需的能力总和。源于企业实践、职业工作岗位的典型任务,其工作过程凸显整体性。 学习领域其实就是理论和实践教学一体化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定,它是以职业工作岗位具体要求的工作任务为导向,通过目标、内容基准、学时要求等要素来描述教学单元(模块)。同时,还要依据人的职业成长规律与任务的难度确定课程的排列顺序,即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凸显其系统性特征。 教学过程的设计要注意职业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与任务之间的业务链的逻辑关系,同时,也要关注典型工作任务与关联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以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效对接。如在国际贸易交易活动中,教师按照订单为中心,以“获取订单一履行订单”的系列工作流程设计教学活动,并按照前述四个方面的流程展开教学,有利于学生对国际贸易中一笔完整的交易活动建立认知结构,在全面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过程中锻炼能力,形成未来从事该项工作的职业技能。所以,整体性学习典型工作过程对学生未来的职业能力的全面养成具有重要意义。 四、互动性原则 任务引领教学主体与任务引领教学主导者、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小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活动交往、互相作用、教学互动,教师、学生、资源、环境等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活动、相互影响、相互帮助相互促进。 在完成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小组讨论的时候,学生之间不可避免会产生不同观点、处理办法的交锋、甚至是通过冲突来补充修正、深化对工作任务的理解,在教师的指导协调下,可能会使原来的不同意见和矛盾等复杂情况逐渐变得清晰一致起来。因为学生通过合作解决工作难题,无论是小组讨论抑或是彼此交流的同时,也学会了表达自身见解、吸取他人意见、理解他人的思想,形成生生互动、彼此促进、共同提高的局面。从根本上来说,学生在共享集体智慧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业务问题结合所学理论衍生出综合、准确的处理技巧,加上对相关的应用工具正确和熟练地運用,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就能发现新思路,推陈出新、引导学生持续创新,既刺激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推动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的设计要充分留心学习者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双向协调,充分体现学习活动的统性与自主性,学习领域的开放性与情景性,学习行为的多向性与调控性。如笔者在制定《跨境电商实务》课程教学标准中就明确指出,本课程在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和学生学习为中心,以互联网技术为平台,发挥教师的导学作用,同时要充分利用多种媒体教学资源,依据质量监控、评价标准,持续化完善教师教学服务,促使学生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鉴于职业教育课程开展的特殊性,这门课的教学可以采取校内专业教师与校外企业兼职教师同台授课的做法,于是,在校内专任教师和校外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授课的时候,双方可以就所讲授或者示范的职业技术教学内容和针对某一特定案例的处理方法、技巧与学生进行互动,师师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可以针对典型工作任务产生的实际问题进行表述、讨论,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拓展业务思维使彼此智慧交互碰撞,从而得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案,更加有利于学生兼收并蓄增长见识。可见,在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教学设计者关注互动环节并使之在教学实施中得以呈现,是任务引领型教学设计与实施的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刘儒德.探究学习与课堂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张广兵.参与式教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09. [3]明立军,葛政,葛岳.职业教育价值理论与实践[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6. [4][美]罗伯特.M.戴尔蒙德.课程与课程体系的设计和评价实用指南[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