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职新生心理特点及学生活动的探索与开展① |
范文 | 田晓霞 [摘 ? ? ? ? ? 要]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国内各地短期职业大学兴起,现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分支,为社会建设培养部分专业技能人才。高职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8~20岁,是“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然而在外来因素及自身条件的影响下,高职学生呈现出除青年学生共性心理外独有的一些心理特征。对高职新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探索与交流第二课堂心理活动的开展。 [关 ? ?键 ? 词] ?高职;新生心理特点;第二课堂心理活动 [中图分类号] ?G715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3-0046-02 高职新生精力比较旺盛,思维也比较活跃,对社会环境和时代特征也比较敏感。但由于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缺乏社会阅历和自我控制能力,特别是情感丰富与情绪不稳定的矛盾依然非常突出,因而对由考试失利、人际关系紧张、恋爱受挫、经济困难等方面引起的负面情绪难以理性控制,容易出现强迫症、敌对、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心理问题[1]。据我校2017年秋季对大一新生心理测试统计,大约有23.44%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我校新生有4000余名学生,那么这个群体数量大概为930余人。 高职新生的心理健康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及学生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学校通过开展心理教育课程、成立心理咨询室、建立及完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等方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学生活动指导老师,如何将心理教育落地于学生活动中,引导大多数学生塑造更加健康的心理状态和完美的人格,这是我目前正在研究的课题。 一、高职新生的心理特点 (一)不能良好适应大学环境 高职新生年龄一般在18岁左右,心理发展尚未成熟,情感丰富,但对突发事件及环境的应变和适应能力较弱。主要表现为不能适应新的校园环境;不能适应来自不同生活背景学生的人际关系;大学与高中的学习方式与生活方式不同,对角色的转变产生了焦虑心理等。 (二)存在一部分负面情绪,积极为主,消极相伴 新生在入学时大多数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大学生活,对自己和未来充满信心。但由于高职生在中学阶段学习习惯较差、自控能力较弱,这一时期情绪也并不稳定。新生入学后,可能受其他学生不良风气的影响,表现出消极的负面情绪。有些学生对现实氛围表示不满,抱怨寝室、抱怨家庭、抱怨学校等。而面对现状却难以改变,呈现出随波逐流、自我放弃的情绪。这种消极的因素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和强大的破坏力,对积极的学生也产生了部分影响。 (三)不能悦纳与正确认识自己 经历了高考的失败,部分新生存在自我意识矛盾,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主要呈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独立与依赖心理的矛盾。高职生大多数学生家庭相对比较薄弱,据了解,有部分学生为留守儿童。他们希望尽快独立,帮助家庭,脱离束缚,然而目前处于学习阶段,仍需要继续依赖家庭。(2)求知与厌学心理的矛盾。新生大多数都有强烈的求知欲,但由于中学文化功底较弱,部分学生反映学习困难,无法跟上教学进度。再加上高职专业招生文理不分,部分学生文理科交叉报考,在学习上难度就会更大。(3)幻想与现实的矛盾。新生对大学充满的美好想象与现实学习生活产生了强烈的反差。 如果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矛盾就不能得到有效缓解和解决。过度归因于自我因素或者过度归因于外因,自我放弃或者抱怨社会,长此以往可能会影响学生人格的发展。 (四)缺乏发展的目标及动力,对未来迷茫和困惑 高职学生大多在心理上有一定的自卑及自负感,除了部分优秀学生,大部分学生缺乏存在感及价值感,表现为就业压力大、对未来迷茫与不安。 二、第二课堂心理活动的开展 校园环境在教育中起着隐性影响的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和心理活动的开展可以使高职新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笔者认为有利于健全和完善新生的人格,有利于提高新生的道德修养和心理健康水平。 以本学院来说,据笔者统计,每学年大约举办学生活动20~25场次,涵盖了主题活动、迁移活动、专业活动。根据新生的心理特点,2018年度举办大型心理主题活动4场次,迁移活动1场次,活动开展情况如下。 (—)“拒绝抱怨,微笑成长” 为了促使学生更好地悦纳自己、接受他人,我院开展了“拒绝抱怨,微笑成长”活动,涉及参与学生500余人。活动内容借鉴美国知名牧师威尔·鲍温发起据统计600万余人参与的“不抱怨”活动,邀请我院参与学生带上一个特制的紫色手环,只要观察自己抱怨,就将手环换到另一只手上,以此类推,直到这个手环能持续在同一只手上21天为止。活动共分为三个阶段:(1)不抱怨心灵环保使者招募及开幕。(2)不抱怨运动实践过程。(3)“远离抱怨,悦纳自己,微笑成长”主题的交流与演讲,分享参与活动心得。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参与度较高,活动反馈良好,大多数学生愿意接受21天的挑战,愿意从自己开始,不抱怨,为生活添加活力四射的正面能量。 (二)“情友千千结” 主题为“相约心灵,温暖你我”。参与院系学生600余人,活动背景:高职新生由于很多是留守儿童,步入大学后与父母、朋友的交流更加减少,面对在成长过程中产生的自我与外界的各种矛盾,很多学生选择了隐藏矛盾,隐藏千千心结。这个活动希望能直面自己内心,面对真实的情感,解开孤独、遗憾、隔阂、抱怨等心结。活动分为亲情、友情、爱情三个部分,活动过程分为如下几个阶段:(1)组织号召院系学生为自己有心结和遗憾的人(可以为父母、亲戚、朋友、恋人、同学)表达心声,表达方式可以为信件、照片、视频等,也可以通过组织方向对方传达心声。(2)与学生家长联系,搜集家长希望与学生说的话(书信、视频)。(3)组织方向社会陌生人征集祝福及心愿明信片及视频。(4)相约心灵现场,将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个体组织在一起,分享活动过程中匿名或带名提交的书信作品、视频及来自陌生人的祝福。 (三)辅导员接待日 新加坡针对青少年精神病患者显著增加、违法犯罪率高的问题,采取了几个方面的措施[2],其中一点是加强与青少年的交流对话。不少青少年除了做功课,就是和电脑打交道,逐渐养成沉默寡言、独来独往的习惯,进而出现心理障碍,交际能力得不到培养。专家呼吁,家长应该多与孩子聊天,鼓励孩子说出心里话,学校和社区应多组织对话、交流和研讨会等。 为了加强与学生的对话,我院在每学期每周二设定辅导员接待日,其中一块为心理接待日。老师牵头,学生组织。参与的人员有:新生辅导员、心理专业教师、各班心理代表、对话题有兴趣的学生。控制每次参与人员不超過30人,教师与学生面对面沟通,交流不同心理话题,参与的学生表示能与老师近距离接触,有所思、有所学。 (四)“感恩节,走进福利院” 在秋季学期感恩节之际,我院举办感恩节走进福利院帮扶活动,学生通过参与福利院活动或者参加社会服务活动来培养社会责任感,弥补校园教育的不足。 (五)“奔跑吧,青春” 主题为让梦想跟随清晨的阳光一起飞翔。这个活动由学生干部自发组织,自愿参与,在清晨锻炼与晨跑,佩戴特制会牌,固定时间集合,做热身运动。希望通过晨跑能在一定程度上对行为习惯及每天的生活状态有所提升,能在一定程度上释放压力,迎接更美好的自己。参与的学生数量超过预期数量,大部分学生均坚持到学期结束。 健康的心理状态是高职学生发展与成才的基础。高校开展的心理学生活动应随着学生整体发展状态而进行变化和创新,希望能和更多同仁交流相关课题活动的开展情况,更好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安健.高职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 [2]蔺平.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况[J].教育革新,2006(1):71. 编辑 王 敏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