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对分课堂”理念的翻译教学模式有效性研究 |
范文 | 李惠英 [摘 要] “对分课堂”是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具有讲授式课堂和讨论式课堂的优点,形式上把课堂时间一分为二,一半留给教师讲授,一半留给学生讨论,在讲授和讨论之间引入一个心理学的内化环节,采取“隔堂讨论”。现将这一理念应用于英汉翻译教学中,以期对传统翻译课堂进行根本性变革,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有效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 键 词] 对分课堂;翻译教学;内化吸收;隔堂讨论;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3-0014-02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完成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但出现了教育质量显著降低的问题。高校课堂缺课率较高,学生学习热情不高,自律能力不强等现象屡见不鲜。同时,学生所处的时代环境发生了变化,对成长在信息碎片化时代的学生,课堂上很难长时间保持注意力。在网络和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讲授式课堂更显枯燥乏味,课堂改革呼声不断。2014年春,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张学新教授基于亲身教学实践提出了“对分课堂”新型教学模式,对传统课堂教学进行根本性变革。 二、“对分课堂”理念的特点与价值 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完成既定内容的展示,各种方法的使用都是要引导学生配合教师的讲授,按照教师的思路去思考。学生被动跟随,不能主动参与知识建构,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培养也无法落到实处。传统教育的一个改革方向是采用讨论式教学。讨论式教学需要教师深度参与,不适合大班教学。由于讨论的开放性特点,讨论式教学更适合学生学习动机普遍较强的课程。此外,讨论教学中,教师的讲解时间有限,学生需要预习才能展开有效讨论。国外学生有展示自我和注重表达的文化传统,讨论过程积极性强,而中国学生有规避冲突、言谈谨慎的文化传统,这些都会影响讨论的效果。 对分课堂整合了传统课堂与讨论式课堂各自的优势,其核心理念是把课堂时间一分为二,一半留给教师讲授,一半留给学生讨论,师生“对分”课堂,在讲授和讨论之间引入一个心理学的内化环节。对分课堂的模式主要包括: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三个环节,因此也称为PAD课堂(张学新2014)。其核心是把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讲授,一半分配给学生讨论,师生“对分”课堂。更重要的是采用“隔堂讨论”,保证学生讨论前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个性化的知识内化吸收。对分课堂强调学习的自主建构性和教学的情景互动性,把教师的“讲”与学生的“学”结合起来,是建构主义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独特结合,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老师主动灌输为积极引导。 三、“对分课堂”在《英汉翻译》课程中的实践 鉴于对分课堂强调内化吸收和隔堂讨论,是对传统课堂的根本变革,现将这一教改理念应用于英汉翻译教学中,以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有效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笔者对河套学院2014级英语专业本科1班的《英汉翻译》课程首次尝试了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该班共有28名学生,每学期的理论教学周为16周,每周一次课,每次课包含两小节,每节课45分钟。在一学期16周里讲授15个题目,第一周的第一小节为课程介绍以及课堂要求,第二小节讲授第一个话题。第二周的第一小节为课堂讨论,第二小节讲授第二个话题。以此类推,第16周的第一小节讨论第15个话题,第二小节为总结,对本学期15个话题做总结。下面以第六章第一小节翻译技巧——转词类转换法为例,具体说明对分课堂讲授三个环节如何实施。 (一)讲授阶段 第一周为教师讲授阶段。首先,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教师使用多媒体通过三个英译汉句子导入本章节的翻译技巧——词类转换法。学生将教师给出的三个英语句子翻译成汉语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以上三个例子的特点——每个句子中的英文在翻译成汉语时都进行了词类转换。然后,教师讲授这一章节的重、难点。重点是英汉翻译中词类转换频率较高的几类词:英语中的名词、介词、形容词和副词经常转换成漢语的动词;难点有两方面,一是词类转换法反映出的英汉语言的差异,即汉语呈动态,英语呈静态;二是词类转换法反映出的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即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具象的,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抽象的。最后,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下复习当堂的内容,写一篇读书笔记;十个句子英译汉和一篇段落英译汉,涉及词类转换法。 以上讲授阶段大约用一小节的时间,讲授过程中,教师通过实例对重、难点进行讲解、点拨,但不会详细地全盘讲授,要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和提升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二)内化吸收阶段 在教师讲授之后的一周时间内,学生自主安排学习,并完成作业,对所学内容进行内化吸收。在此阶段,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充当发现者的角色,鼓励学生课后独立思考,批判性地接受教师的讲授,形成自己的观点。读书笔记包括“亮闪闪”“考考你”和“帮帮我”三个方面。“亮闪闪”要求学生全面复习教师课上讲授的内容,进行总结概括;对自己理解不透彻的知识点要自行查阅相关资料,最后写出自己收获最大、理解最透的知识点;“考考你”要求学生列出三点自己认为重要且已经掌握但别人不一定清楚的内容;“帮帮我”要求学生列出自己不明确或有疑问的内容,需要其他同学帮忙解答,可以是词类转换法的理论知识也可以是翻译练习中的难题。 对分课堂的特点之一是隔堂讨论,且是有准备地参与讨论。完成读书笔记和翻译练习后,下周上课前一两天交,教师要在课前批改作业,进行评价并给予反馈,为下次课的讨论做好准备。讨论课上小组成员带着作业进行讨论,讨论课上的表现作为考核的部分成绩,同时学生会受其他组成员的压力,因此会认真地完成作业。在此阶段,教师充当评价者,学生充当发现者。 (三)课堂讨论阶段 第二周的第一小节课为讨论课。讨论课上鼓励学生使用科学的论证方法,辩证地评价小组成员的观点。该实验班级为28名学生,分为七组,每组四人,讨论时间为15分钟左右。学生带着作业参与小组讨论,讨论内容包括上周所学内容的重、难点(词类转换法的理论基础:语言差异和思维差异)以及翻译练习的讨论。小组成员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学习的心得体会,互相答疑解惑,该环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思辨能力。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小组的讨论情况,记录平时表现成绩,做好引导者和组织者,以保证讨论的有效性。 然后,教师用5分钟时间点评作业,然后随机抽四个小组,每组随机抽一名学生总结小组讨论的重点,并提出没能解决的问题,以此保证每个小组成员都能积极参与到讨论中,每组用时3分钟,共计12分钟。接下来的10分钟内,教师解答学生刚才的疑惑,同时鼓励学生自由提问。最后教师用3分钟时间对本堂讨论课做总结。 四、对分课堂在《英汉翻译》课堂实践的有效性分析 对分课堂与传统课堂的最大区别在于采取隔堂讨论的形式,即教师讲授之后留出一周时间让学生自主安排学习,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在隔堂讨论课中,学生已经完成了教师布置的任务,有备而来地参与讨论。以下是对英语专业大三本科生的《英汉翻译》课堂实践的有效性分析。 (1)對分课堂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对分课堂是基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建构主义理论重视学习者的“学”,强调学习者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徐仕琼、王迎芬等,2006)。在对分课堂中,教师充分相信并尊重学生的个人认知水平,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自由去内化吸收课上讲过的内容。学生要带着作业参与讨论,受到同学的压力,课下会更加认真、主动,同时实行作业计分,优秀作业得到展示,这样会促使学生课下自主学习。因此,对分课堂会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2)对分课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大学教学的一个主要目标是对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培养,而这个方面历来是传统教学的弱项(张学新,2014)。对分课堂把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学”与“思”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课后独立思考、批判性地接受教师的讲授并辩证地评价小组成员的观点。这些思维活动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思辨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3)对分课堂提升了考核准确度。目前高校主要用期末考试进行考核,平时成绩占一小部分。教师只能采取考前划重点的方法降低考试难度。对分课堂鼓励平时学习,强调过程性考核,增加了平时考核的具体内容,把学习成效的评估分散到每个教学单元的具体任务中,体现了过程性考核。 五、结束语 高校教学模式改革是高校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对分课堂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对分课堂理念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表明,对分课堂是一种适合中国学生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带来个性化学习、深度学习和创造性学习;启发学生辩证地思考、辩证地看待他人的观点;在考核机制上,强调过程性评价,关注不同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 [1]陈瑞丰.对分课堂:生成性课堂教学模式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16(3):71-74. [2]束定芳.外语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若干研究课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3):446-455. [3]宋德发.如何走上大学讲台:青年教师提高讲课能力的途径与方法研究[M].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2013:540. [4]徐仕琼,王迎芬,曾绪.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及其能力培养策略[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6(3):87-90. [5]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5-10. [6]钟志贤.传统教学设计范型批评[J].电化教育研究,2007(2):5-1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