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职业教育教学之探究
范文

    陈雪梅

    [摘 要] 职业教育是社会教育的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对社会需求(合格的技术人才)的满足,是职业教育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职业教育教学实践影响着对学生(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决定着职业教育的成败与发展。因此,职业教育应该采取相应有效的教学实践。

    [关 键 词] 职业教育;教学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2-0088-01

    企业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职业教育生存和发展的价值所在。对职业教育而言,其价值的承载与体现者是学生,其价值的开发和播种者是教师。师生互动的职业教育教学实践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关系着企业与社会的发展,同时决定着职业教育的成与败。那么,应该怎样实践职业教育教学呢?

    一、重视理论,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实践之于职业教育尤为重要,理论之于实践甚为重要。有些职业学校为了满足当前企业岗位的操作需要,过分加大实训课程比重,每天大量训练学生的操作本领,这本是职教学生学习内容之一,无可厚非。但一味地强调并将其作为评价培养效果的主要甚至唯一指标,忽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实则令人担忧。理论来源于实践,同时指导着实践,并在实践中发展完善。任何岗位上的实践操作都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进行的。没有理论基础,实践操作便成了简单机械式模仿,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学生根本无法分析处理,机械与工具的更新也会令学生无所适从,职业教育教学将彻底失去意义。面对未来发展,要求学生不仅知道如何做,更应清楚为何这样做;有在做中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不仅会使用、能操作,甚至能发明、能创造;有在学中做、做中学的意识与本领。片面注重实践操作,忽视理论知识,极易导致理论和实践分离,使学生最终沦为“机械者”“机器人”。理论的抽象性可以从根本上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提升其思维能力,为实践活动和實践创新提供条件,过分强调实践并视其为“职业性”会给企业及学生未来的发展埋下致命隐患。

    二、充分做好教学准备,教材与实际生产相结合

    授课准备工作即所谓的备课,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如何备课,其优劣是仁智各见。备课不仅是对教学内容及方法手段的选择准备,也包括学情分析。即了解清楚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够达到的认知水平,据此选择并组织相关教学材料,然后再确定如何实施教学。这样才能在新旧知识间建构起跨度适当的桥梁,顺利地实现运用旧知识对新知识的学习理解,实现对新知识的消化与巩固,在学习者头脑中形成新的知识构架。另外,科技日新月异,市场并驱争先,加快了企业生产工艺与生产设备的更新,常常出现职业教育教材内容滞后的现象。为此,教师有必要在掌握教本知识的同时充分了解当下企业生产现状,自觉加强前沿新知识的学习,了解行业相关发展趋势,结合教材调整备课、授课内容,避免企业生产与职业教学的断代脱节。

    三、教学实施

    教学的根本在于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提高其学习能力,以达到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注重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

    大量储备知识是提高能力的必要条件。必须重视学生知识储备的质与量。首先,让学生全面、准确、深刻地理解基本理论,了解寓于应用实例中的思维逻辑和推理方法。这对智力水平的提高、解决问题灵活性的增强至关重要。因为在理论知识认识过程中学到的逻辑推理等思维方法会极大地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真正理解知识,要做到逐字逐句,避免表面了解,克服片面理解,横向广泛联系,纵向深入挖掘。引导学生学会知识的概括、抽象、归纳和总结。运用形质转换突出本质,运用辨别各种不同问题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提高知识学习质量,为提高实践能力作必要储备。其次,鼓励学生记忆、概括与联系。深刻理解并牢固记忆知识是知识应用的前提和基础。知识记得越牢越准,提取得就会又准又快,解决问题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效率也会越高。实际上问题的解决经常是各种知识综合应用的结果,理解事物间的关联是正确解决问题的保证。因此,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尽量多地去涉猎各种知识及经验,并串通不同知识点、不同知识间的交叉联系,使获得的知识能够融合成有序的网络式知识结构,而不是一个个孤立的存在。

    (二)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效的思维方法有助于正确地处理问题,所以,教师要通过教学,传授学生相应的思维方法。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将了解掌握的各种思维方法转化为自己的经验,重构到自己的认知结构当中,学习、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慢慢得到提升。同时,鼓励学生多观察,帮助他们获得观察事物的方法与技巧,引导他们拓宽想象空间,广泛联系,从中发现问题,从不同角度尽可能多地提出问题,并尝试用各种假设去转换事物,以完善对问题的思考,培养兴趣,养成思考习惯。另外,加强对学生的练习训练。恰到好处的练习,可使知识得到及时的巩固,有助于学以致用。练习的内容、时间、方式,因教学目的的不同,选择也要有所不同。在实践训练中,既要有直接运用所学知识解答的基本问题,又要有灵活、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答的复杂问题;既要有理论性知识问题,又要有实践操作的技能性问题;既要有助于知识理解的基本问题,又要有结合实际的现实问题;要求学生回答、解决问题的同时,又要求学生提问题、编问题。多形式的练习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应用知识的灵活性、变通性,使理论与实践相互促长,这也正是职业教育教学的目标与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1]吕鑫祥.面向21世纪的职业教育观(下)[J].北京成人教育,2000(4).

    [2]段国玉.现代职业教育之我见[J].学理论,2014(1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2:3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