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介入手术室的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 |
范文 | 赵冬梅 【摘要】 目的:分析介入手术室的护理安全隐患,并探讨其有效的应对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8年2月-12月期间在我院介入手术室治疗的各类疾病患者59例,作为对照组,通过对对照组患者的介入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安全护理措施并实施,在此基础上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1月期间实施了安全护理后在我院介入手术室治疗的各类疾病患者59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介入手术室护理隐患主要包括坠床、药物不良反应、术中机器故障、用药错误、压疮等,在分析介入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安全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高介入手术室护理安全,从而显著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关键词】 介入手术;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2-142-01 介入手术室是实施各项介入诊断和治疗工作的主要场所,具有工作量大、患者病情复杂、人员流动大等特征[1]。因此,介入手术室护理过程中,任何一项护理安全隐患的存在,均会引起较为严重的后果,轻则影响患者的介入治疗效果,重则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2]。因此,全面地分析掌握介入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进行积极地规避和控制,对于提高介入手术室护理质量,保证患者护理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12月期间在我院介入手术室治疗的各类疾病患者59例,作为对照组,通过对对照组患者的介入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安全护理措施并实施,在此基础上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1月期间实施了安全护理后在我院介入手术室治疗的各类疾病患者59例,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疾病类型比例、病情资料均相当,P>0.05。 1.2 研究方法 通过分析对照组59例患者进行分析发现介入手术室护理隐患主要包括坠床、药物不良反应、术中机器故障、用药错误、压疮,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安全护理并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1.0软件,计量资料利用“标准数±方差”和t检验;护理不良事件用“百分比”和x2检验;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1.6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47%,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下表: 3 讨论 3.1 介入手术室的护理隐患 ①坠床:主要是由于手术床宽度不够,在进行一些特殊体位摆放时易忽略手术床宽度,引起坠床。或者是由于部分患者诊疗过程中出现情绪躁动,而引起坠床。②药物不良反应:患者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出现过敏或无法耐受等情况,或在化疗药物动脉灌注过程中,护士的药物灌注速度过快,引起药物浓度一过性增高,引起血管痉挛、迷走反射等不良反应。③术中机器故障:主要是在介入诊疗过程中,仪器、设备出现故障,影响诊疗进度。④用药错误:主要是由于介入诊疗过程中,用药多采取口头医嘱,护士在执行医嘱过程中出现失误,而导致用药错误。⑤压疮:患者在诊疗过程中,长时间保持一个体位,导致局部皮肤受压而引起压疮的发生[3]。 3.2 介入手术安全护理措施 ①正确摆放体位:患者的体位摆放在充分考虑手术床宽度不足的因素,合理摆放体位,有效控制坠床的发生。同时要有效安抚患者的情绪,让患者明白介入诊疗的重要性,使其做好心理准备,避免情绪躁动。必要时可通过安装防护栏,采取相应的约束措施来控制坠床的发生。②防范药物不良反应:对患者实施化疗药物动脉灌注时,要合理控制药物灌注速度、密切监测血药浓度,必要时可给予镇静药物,以减轻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和损伤。在用药前要对患者进行药敏试验,并严格按照规范进行使用[4]。③预防术中机器故障:定期对手术室内的诊疗仪器和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在使用过程中,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在每次介入诊疗前,都应该先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处于正常使用状态。④用药错误针对性护理:对医嘱进行文书记录,在用药过程严格执行医嘱,并定时查对药物,在执行用药医嘱前要进行认真的核对。同时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引入药师干预机制。⑤压疮护理:在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前,要对其压疮发生风险进行准确地评估,主要的评估因素包括手术类型、手术时间、手术体位、皮肤情况、全身状况等。在此基础上首先要保持床单被褥的干净、整洁,介入治疗过程中,主要保持患者皮肤干燥、清洁。必要时可应用减压敷料,进行皮肤保护[5]。 本次研究结果,实施了安全护理后的观察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的对照组。说明安全护理措施的实施能够显著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介入手术室护理隐患主要包括坠床、药物不良反应、术中机器故障、用药错误、压疮等,在分析介入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安全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高介入手术室护理安全,从而显著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晏三妹,聂绸英.人性化管理在介入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18):2663-2664. [2]赵慧娟.介入手术室的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分析[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2):173-173. [3]李静娴,刘乃红.介入手术室的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13):71-72. [4]袁春琳.介入手术室的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及处理对策[J].国际感染杂志(电子版),2019,8(1):152. [5]郑雯,王玉芹.重点环节安全管理在介入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2017,6(02):71-7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