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求真务实 |
范文 | 王咏梅 [摘要]职业学校的日常教学研究目前正处于逐步规范期,处于由粗放到精细的转变期,究竟怎样去规范?怎样提升日常教学研究的质量?又怎样由粗放教研向精细教研转变?经过实践探索,用求真务实提高日常教学研究的质量是切实可行的。 [关键词]求真务实;职校;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2??????????? ??????? [文献标志码]? A????????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6-0110-01 职业学校的日常教学研究目前正处于逐步规范期,处于由粗放到精细的转变期,究竟怎样去规范?怎样提升日常教学研究的质量?又怎样由粗放教研向精细教研转变?作为一线教研工作者,我一直在苦苦思考并不断探索,经过我校同仁实践,我认为用求真务实来提高日常教学研究的质量是切实可行的。 一、先说真 在进行教研活动时,师生要有真问题、真话题。要真做研究、做真研究,要在教研过程里要看到师生真实的生命成长。 真,是一个要求,也是一种追求,更是一个提高日常教学研究质量的必要前提。 二、落在实 公开课上完了,新理念展示完了,一次大规模的教研活动结束了。上课教师回到课堂上,该怎么上还怎么上,该怎么做还怎么做。这样,我们的教学研究质量便大打折扣了。要想提高日常教学研究质量,必须在“实”字上下功夫。 1.实在日常化——公开课每天一节,新理念堂堂呈现,教育教学的底色不变,教学研究的日常化、高质量便有了保障。 2.实在教研的过程设计——让教师主动卷入日常教学研究需要过程设计,没有好的实的过程设计,教学研究活动往往流于形式。在常规教研活动中九步教研法会比较实用。 第一步:专题实践课(推选一位合适教师来上课):根据共同研究的某一专题来进行教研活动。如以单元类结构整体教学中的单元导读课来进行教研,第一步即是在教研组集体备课基础上,推选一人上这一专题实践课。 第二步:专题报告(由教研组长进行报告):主要讲教研组准备这个专题研讨课时的研究目标、方法、过程(分几个阶段和步骤,有什么困惑困难和问题,策略和方法又是什么?)、研究成效(体现在学生身上是什么,体现在教师身上是什么,教研组文化有无生长?)、研究方向等,时间20分钟,报告要有PPT支撑。 这个由组长来做专题报告的目的,是要将做报告的权利还给教师,锤炼教师提炼总结经验的能力。培养老师们强大的学习力、思考力,因为我们不能以经验的方式表达经验,必须学会以理论的方式表达经验:我们的行动依据在哪里,我们的方法依据又在哪里?让教师通过学习、思考做出科学合理的报告。 第三步:说课反思(由上课教师完成):一节课,得与失,上课教师自己有深刻体验,他通过及时检测学生学习效果,進行说课反思,会在反思中得到快速成长。 第四步:组内同事评课。尽管上课教师对自己的课有清晰的认识和反思,但俗话说得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一节课中肯定还有自己意识不到的瑕疵或闪光点,此时,组内同事的力量便发挥作用了,组内同事的评课可以让上课时的问题更突出显现,也可以让闪光之处进一步彰显,同时又让每一位教师在聆听、评议中成长、成熟。 第五步:提问和质疑:现在教育上提倡走入异域看课堂,就是语文教师进入数学课堂,或数学教师进入地理课堂,这种教研形式也叫作联科教研、联动教研。走入异域看课堂者,可摒弃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局限,提出更多质疑、发出更多声音,更有利于我们的教研质量提升上档。 第六步:集体专题评课:教研活动在这个阶段,就需要总评人员做到以下三点,才能为此次专题教研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第一点做个鉴赏家:课的亮点、特色、值得我们学习吸收的地方在哪儿?第二点做个批评家:找到问题症结(如学生课堂发言不积极,课堂沉闷这是问题),症结在哪儿?要准、要狠。第三点做个建筑家:对上课教师提出课堂具体改进和系统重建课堂的建议和方案。 第七步:教研组团队回应:回应前面质疑的问题,上课教师回答,组内人人可以来回答,目的是为了打造团队教研的氛围。 第八步:二度反思(由上课教师进行二度反思):一度反思是在第三步说课反思时进行;二度反思是上课教师在集体专题评课和团队回应提问、质疑之后进行。目的在培养教师倾听他人的意见建议,在教研现场中捕捉提炼有价值的信息资源。资源的捕捉能力、信息的提炼能力是一个教师重要的能力。 第九步:教学重建:基于反思质疑,而上重建课。具体操作如下:(1)周一上初建课,之后反思、研讨,再备课。(2)周三由两位教师上重建课,之后交流、讨论、总结。(3)周五(两位老师)上二度重建课。上重建课主要是反思、研讨、交流之后,针对问题,为解决问题而上的课。针对不同问题,重建课可以在同一个班或不同的班上。 求真务实的九步教研法是一种理想的实践探索中的状态,但我们在实践中有取有舍,求真问题、真话题,真做研究、做真研究,务实重建实实在在做教研,使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研究能力逐步提高。所以我们的日常教学研究质量也在上档升级,发生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叶澜.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出版社,2015. [2]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