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经验总结 |
范文 | 李宝 [摘 要] 随着“创新创业”理念的提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越来越成为高校重要的话题,也成为校与校之间交流的重点主题。以高职院校为例,立足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现状: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较弱、高职创新创业师资力量薄弱、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支持力度较小以及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资源利用率较低等,从建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加强创新创业师资力量建设、鼓励师生投身创新创业训练营、充分利用高校校友资源、以校园为起点助力双创人才培养以及与校外结合促其更好地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经验总结。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经验总结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1-0214-02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不断推进,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越来越显得重要,各个高校也都非常重视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作为高职院校也不例外。面对特殊的学生群体及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的建设也变得十分有必要。如何更好地进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成为高校教育教学人员必须正视的一个问题。通过不断的交流学习以及结合我院“双创”人才培养的实际,现以高职院校为例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的经验进行总结和分享,希望能够对高校双创人才的培养有一定的促进和借鉴意义。 一、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现状 (一)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较弱 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体素质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较差。他们大多都不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执行力较差。最重要的是,他们基本上不具备创新创业意识,需要身边有人去引导、去启发、去推进。整体上,呈现出的就是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较弱。所以对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高职创新创业师资力量薄弱 作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需要拥有足够的师资力量。现阶段,高职创新创业师资力量薄弱,相关方面的创新创业导师资源匮乏,学生在很多时候并不能得到很好的指导和帮助。所以,加大高职创新创业师资力量的建设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支持力度较小 纵观整体,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基本上处于緩慢发展的状态。当然,其发展的状态与各院校的支持力度是分不开的。所以,我们要想更好地进行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就必须给予必要的支持力度。 (四)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资源利用率较低 随着双创的提出以及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很多院校相继建立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实践中心)。但是,只有很少一部分真正发挥它的作用,致使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资源利用率较低。 二、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经验总结 (一)建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实施是高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为了更多更好激发和树立大家的创新创业意识,高职院校在制订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要加重创新创业课程的比重,积极引导学生树立创新创业意识,进行创新创业项目实训,力求通过课堂教学与课下指导等方法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我院形成了“入学引导、各课并行、综合实训”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在学生入学初期,相关专业都会开设《创新创业入门课程》,积极引导学生树立创新创业意识;在随后的学习中,每一门课程的教育教学都注重加大实训课的比例,力求通过实训课程使学生具备创新创业者的精神,即专注、包容、坚持,力求提高学生的执行力;后期相关专业学生都会开设《创业综合实训》课程,力求整合学生在校期间的所学,提高其综合素质。 我院作为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制定时建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目的在于:让有创新创业想法的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实现项目的落地,使选择就业的学生具备创新创业的意识,因为即便选择就业,他们也有很大的可能性加入一些创新型的公司,如果他们更理解创业者的思维,就会更容易理解领导为什么这样去处理和解决问题,这样就和普通的员工形成了很大区别,会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和领导层沟通。 (二)加强创新创业师资力量建设 要想更好地进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那么创新创业师资力量就显得十分重要。作为高职院校,现阶段创新创业师资力量比较薄弱,要想更好地进行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就必须加强创新创业师资力量的建设。我院采取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激励教师参加创新创业师资培训与认证,取得相关方面的资格证书,使其更加具备指导和辅助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 2.鼓励这些老师进入企业挂职亲身经历,从而更好地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3.做好创新创业师资的“传、帮、带”,让具有创新创业师资培训资格的教师,对全院相关专业教师进行培训及心得分享,形成辐射带动作用,真正在学院形成“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氛围。 4.邀请创新创业方面的专家或者企业家到学院进行讲学和指导,不断提升我院师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5.组织师生进行企业走访、参观众创空间以及观看项目路演,通过实战及亲身经历增强我院师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三)鼓励师生投身创新创业训练营 在制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的时候,我院一直坚持“走出去”原则。当然,现阶段有很多创新创业训练营以及创新创业培训机构,我院积极倡导师生利用假期投身创新创业训练营,进行创新创业的实训和锻炼。在我院,参加较多的是创新创业的夏令营活动。但是我院有自己选择参与训练营的标准,具体要求如下: 1.实行的是全程准军事化管理,力求通过训练营的活动提升师生个人的综合素质。 2.课程设置以创新创业项目完善孵化、个人技能指导培训和个人特长增进展示三大模块为主,要设置更多的创新管理课程。 3.邀请企业家进行面对面经验分享交流活动,以前辈的经验告诫后来者,希望他们在自己执行中少走弯路,更加有效地提升创新创业的成功率。 4.优秀企业观摩活动,通过企业的参观走访,了解公司的基本构架及管理方法,学习不同的文化,使其拥有更多的实际经验等。 我们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鼓励学生利用集训的时间,启动他们的创新创业梦想,使其得到一个可落地实施并且商业模式清晰可以直接运营的项目,从而极大限度地提升师生在创新创业方面的能力。 (四)充分利用高校校友资源 校友作为高校毕业生走进社会后的巨大宝贵财富,校友资源也越来越被各个高校所重视,所以其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当然,如何更好地利用高校的校友资源进行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就值得我们去深思。结合我院实际,常采用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进行校友企业的走访,通过走访进一步加强校企的交流与合作,尽可能多让学生受益,更多地去启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梦想,主要在走访中认真体悟、用心观察、发现痛点,助力“双创”人才的培养。 2.不定期举行校友沙龙,邀请校友给学生分享成败的心得,通过校友给学生提供一些经验教训,将成为他们成功成才的不懈动力。 3.实行校友一对一帮扶制度,因为校友思考问题的思维和学生思维存在很大的差异,通过这样的一对一帮扶,能够适时解决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的问题,实现学生进入社会前的对接,理解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差距。 4.与校友实时互动举行项目路演活动,由校友、企业家以及创业导师进行现场点评,指出创业计划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活动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等。 总之,高校在制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的时候可以充分考虑发挥校友资源。 (五)以校园为起点助力双创人才培养 学校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阵地,所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的制定还需要以校园为起点,让校园成为双创人才培养的催化剂,我们要让校园成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苗圃”或“森林”,使其能够得到很好的呵护和成长。我院在这一块所采用的做法如下: 1.我院为此特意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园,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和规章制度,通过严格的管理使学生树立一种正确的企业观、经营意识等。 2.每一个创业项目都配有专业的指导老师,对于创新创业过程中的问题及时进行沟通和处理,使学生在校的创新创业想法基本上都能够顺利落地。 3.我院还积极组织学生带着自己的创新创业项目参与项目路演,实现“创新、创业、创投”,使其能够更好地落地和发展。 4.我院还积极地参与各种创新创业大赛,力求我院师生在各种大赛中不断积累和成长,促进我院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等。 5.我院还提供了100万元创业基金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为学生铺就成功成才之路。当然,学院还积极进行政府及社会创新创业扶持资金的引入,学院力求为有创新创业想法的学生谋取更多的福利,助力学生创新创业梦想的实现等。 总体来说,校园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的制定起到了较为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我们要重视校园的起点作用,助力双创人才的培养。 (六)与校外结合促其更好地发展 关于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光靠学校是不行的,还需要借助校外的一些资源,力求实现从学校到社会的良好过渡,促进其更好的发展。我院采用的方法如下: 1.依托学校現有资源,充分利用大学生创业园,与大型的企业集团相联合扩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 2.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与区域社会的联系,开门办学,让学生进入到企业中去,强化实践教学,并真正实现校企合作。 3.联合校外高新技术企业以及电子商务创业基地等,开展企业家与大学生举行联谊活动,以便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 4.积极与众创空间、创新创业孵化器相结合,使学生的创新创业想法从无到有、从小变大、从大到强,使落地的项目得到更加长足的发展,最终实现从学校到社会的良好过渡。 三、结束语 “创新创业”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基调,本文以高职院校为例,面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现状,结合我院的实际,从之前千方百计地进行创业人才培养机制的制定过程中提炼出了以下六点经验总结,即建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加强创新创业师资力量建设、鼓励师生投身创新创业训练营、充分利用高校校友资源、以校园为起点助力双创人才培养以及与校外结合促其更好地发展等,希望能够给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