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校企联合实训基地建设思考 |
范文 | 付帅 [摘 要] 为了迎合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培养出更多社会紧缺的机器人操作管理技术人员,在職校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校方的大力支持,积极开展校企联合实训基地的建设工程,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的训练,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让学生能够更早地接触到用人单位对操作人员的具体要求,确保学生在离开校园后能够尽早入职,熟练掌握技能,提升就业率。围绕“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校企联合实训基地建设思考”这一主题展开探讨。 [关 键 词] 工业机器人;校企合作;实训基地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4-0091-01 在校方和企业大力的支持与合作下,职校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迅速,发展情况十分乐观,学生能够率先体验工厂中最为先进的生产设备,此举能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并有效提升学生对基础操作技能的掌握。在此基础上,学生亦能有效提升实训能力和创新能力,确保在离开校园之后能够熟练掌握已学知识,尽早融入工厂工作,融入社会,成为社会所需要的紧缺性专业人才,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一、工业机器人实训基地建设目标 中职学生学习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实际操作能力为提升目标,因此,工业机器人实训基地在建设中经过不断调整和创新,已经能够同时具备教学、培训、科研的功能,并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坚定职业资格为主要教学目标。另外,校企合作的工业机器人实训基地另一方面也承担着小规模的企业生存任务,在此基础上,会让学生感受到一定的压力,迫使其在压力的驱使下,能够养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成就感,使其能够提前感受到企业对专业人员的要求,获得涉入社会的初步经验。最后,学生在实训基地取得的成果也能进一步提升实训基地的建设,促使工业机器实训基地能够建设得更加全面和完善。 二、工业机器人实训基地建设原则 在建设校企合作的工业机器人实训基地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实训基地的建设应当建立在企业和校方提出的培养目标基础上,教师应当深入分析课程教育体系,结合相关技术作为理论指导,健全实践教学系统,保证基地建设方案能够遵循一定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比如针对机器人使用企业的条件,需要其工作环境、设备、实验室布置、工艺流程、人员管理、职业素养等多方面都要大致保持与相关企业条件完全一致,给学生最真实的感受,使其能够尽早体验真实工作中的严谨和压力,确保学生能够认真对待,将实训当作工作来完成。其次,结合当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教师应当结合学校现有的情况和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条件,综合考虑实训基地的建设方案,整合资源的利用,同时保证生产基地的建设能够完全遵从和服务于社会生产的一线需求,体现出最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能够在当下有一个参考和对比的对象,结合实际效果促使自己能够得到实际操作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另外,一切设施的建设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已学的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帮助学生提升技能训练,因此,校企合作的工业机器人实训基地需要更具实用性。具体而言,工业重心机器的设置要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重点,时时刻刻体现职业能力和技能培养的特点,保证各专业学生都能够在实训基地找到最适合的操作方法和训练模式,避免出现场面华丽,实际无用的基地设计。最后,实训基地的创设就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锻炼机会的,因此,在平时无课程的时间内,也需要向学生开放,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利用课余时间去加强锻炼,提升技能。 三、工业机器人实训基地建设实践 在校方和企业通力合作的基础上,需要逐步建设出多功能的实训基地。为了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暂且引用一些非生产性的机器人作为培训的先导设备,让学生在其简单的操作模式下提前感受机器运行的具体过程,感受以此带来的乐趣。在课下,学生在娱乐的同时亦能掌握对机器人的基本操作和了解相关的机械知识,并让其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对应的选件、组装、编程等操作,能够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总而言之,在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校企联合实训基地建设中,校方应当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关系,给学生提供功能更加齐全、设备更加完善的实训基地,使其能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促进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养成。 参考文献: [1]鲁棒.2011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进入快车道[J].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12(4). [2]张可安.职业院校“校企合一”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