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研究
范文

    姜健

    [摘 要] 围绕高职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的目标设定、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的有效对策三个方面展开讨论,对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体育课程改革进行研究,同时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对今后的高职体育课程改革工作提供一些理论借鉴。

    [关 键 词] 就业导向;高职体育;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4-0144-02

    对高职院校来说,课程建设以及改革工作是一项核心任务,能够有效提升包括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在内的教学水平。我国体育职业教育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近几年,高职院校也开始关注体育课程的改革,并意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然而在改革实践中也遇到了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程改革的进行。在本文中,笔者对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体育课程改革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1]。

    一、高职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现代高职体育教育理念需要强化,缺乏课程改革主观意识

    近年来,高职院校在体育课程的改革工作上持续进行着探索,然而改革所涉及的课程导向缺乏深度,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理念来指导课程的设置。受本科院校体育课程的理念影响比较大,主要是由于学校对高职改革以及创新过程中存在的基本问题缺乏深入了解,导致课程改革缺乏充分的主观意愿。

    (二)教师素质以及能力不足,教学方式老旧

    学校在课程改革上的认识不足,根据笔者的调查结果可知,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大多数都是普通师范大学体育专业以及体育院校毕业的,他们在受教育期间所接受的知识技能无异于常规教育知识,因此在高职院校就职时会力不从心[2]。此外,高职院校体育中的核心是体育教师,有很多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充斥着理论灌输模式,往往缺乏实践性的教学环节。

    (三)对校企合作模式的重视度不够

    基于就业的高职课程改革本身就是以校企合作为重点而实施的,这样才能促进学校与企业的共赢。但是现阶段,社会上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目标相匹配的企业类型本来就不多,再加上企业对无法产生短时效益的校企合作模式缺乏兴趣,从而导致校企合作模式受阻。这几年,高职院校体育逐渐开始关注校企合作模式的开展,与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然而,大多数合作模式简单,缺乏深度合作。

    二、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的目标设定

    (一)基于企业对人才体育方面的需求来确定课程模式

    高职院校体育要想在课程改革上取得突破,就必须将就业作为导向,使课堂教学内容与企事业单位对体育人才的需求联系在一起。关于课程开发方面,应逐步与企业结合,使企业成为学校课程开发的成员之一。在社会的不断变化下,市场对人才体育方面的需求也在时刻改变着,尤其是在特定的体能上的要求正在逐步增高。面对这一形势,学校应加强自身危机意识,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工作,结合企业的体育人才需求对课程方案作出合理调整。

    (二)牢牢把握课程改革中的三大核心要素

    在高职体育院校的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内容以及教法是核心的三大要素。课程建设结果是否成功主要取决于教师,而课程改革中最难攻克的是内容,是否体现出多样化的、适应企业人才体育需求的教学理念取决于教学方法的合理性。

    三、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的有效对策

    (一)切实强化高职体育教育理念

    這几年,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采取了很多教育培训措施,使教师对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形成非常明确且正确的认识。然而,课程一直以来都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必须得到教师的高度关注。必须在观念上发生彻底改变,教师能力才会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得到充分发挥;只有将各自高职院校体育的实际情况作为出发点,借鉴兄弟高职院校课程模式,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我,才能为学校的课程改革工作找到突破口[3]。

    (二)改革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手段

    教师是课程改革过程中的核心要素。首先,学校必须与企业建立密切的沟通机制,并制订有效方案,使校内教师能够与企业中的体育以及企业人员进行充分接触,深入其中进行实践。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基本都不具备企业工作经验。此外,学校还应鼓励身处一线的教师考取体育行业的从业证书,从而构建强大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可以提升该校教师的职业能力,对课程改革工作的推进具有极大的意义。

    (三)强化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

    高职院校必须把握当前企业迅速发展这一时机,与相关的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共同追求双赢目标,提升校企合作意识。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注意两方面的内容:首先必须构建一个合理科学的校企合作体系。大部分高职院校办学时间较短,要加大与社会企业的沟通力度,使学校能够更快地获取社会信息,基于社会对体育方面的需求来明确课程改革方向。此外,应结合校企合作过程中的角色来选择对应的校企合作模式。选派资深专家来校进行课程改革指导,培养一批与企业需求深度接轨的体育人才。另外还有校企互动模式,这一模式深度较大,双方都应组建自己的专业指导机构,由企业提供实习场所以及相关设备及原料资源,深入学校课程改革工作中[4]。高职院校应该根据企业的不同,专业的不同,深入了解各个企业和专业对人才体育方面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对体育课程进行改革,人才培养质量才能不断提升。

    (四)加大教材建设力度

    在持续的调查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体育的教材建设情况并不乐观,存在着严重的“高成低就”情况,存在两个极端,其一是直接照搬本科体育院校教材,其二是直接使用原有中专院校体育教材。其弊端回转抄内容居多、编写质量不高等,只能作为教学教材的一种补充,而不能独立作为教材,毕竟它只是个别教师的经验总结,缺乏系统性、科学性,也不够成熟。尤其是在实践课程中极为明显,必须从本质上改变这一问题。首先,构建并健全教材选择使用机制,完善教材申报流程,组建一个专业的教材审批委员会,并负责对教材的实际使用效果进行持续跟踪,基于跟踪结果实施评价反馈。其次,必须大力做好本校教材建设开发工作,为教材建设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将优秀教师组织在一起共同结合当地体育行业以及企业的实际需求来编制学校内部教材。

    (五)建立科学有效的课程激励制度

    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存在着“两头热一头冷”的倾向,即高职体育院校的高层领导在课程改革工作中表达了自己坚定的立场,且计划部署基本明确;广大学生对目前课程结构以及内容的改建建议较多且存在十分强烈的改革期望;而身处一线的体育教师在课程改革过程中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然而教师才是课程改革工作中的关键人物,教师的积极性将会直接影响整个改革工作的成败。若教师不愿意主动参与,即使高层领导的意愿再强烈,课程改革最终也将沦为空谈[5]。此外,在课程改革过程中不仅存在观念薄弱的问题,而且课程改革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教师的工作量,使原本繁忙的教学任务变得更加繁重,然而学校又缺乏一套有效的教师激励政策,从而导致教师积极性丧失,在课程改革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动力不足。在改革过程中要对这一问题进行充分的认识,并意识到其中的重要性。在整个过程中,学校不仅引进了先进的体育职业教育观念,增强了学校教师的意识,此外还出台了一系列有关课程改革的规范性文件,建立了多项制度,这些文件以及制度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课程改革工作的进行,有效提升了一线教师在课程改革工作中的参与性。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国家对体育职业教育的重视度也逐渐提升,进入21世纪后,我国人民群众在体育运动方面表现出越来越高的需求,对高职院校体育来说,要想使自身教育与社会需求接轨,满足社会日益高涨的体育运动需求,课程改革工作势在必行。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工作,直接关系着教学质量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并影响着我国整体教育改革工作的结果。所以说必须坚持学生为本的基本原則,将就业需求作为最终导向,确保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改革内容与实际情况相衔接,在理论以及实践方面注入创新因素,增强与行业和企业之间的沟通互动,将优秀的教师资源整合在一起,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从而将我国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改革工作推向高潮,促进我国高职院校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莫月红,胡振浩.高等职业院校体育大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以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运动,2011(5):70-72.

    [2]王玲.论高职体育课程设置现状与改革:兼论三大理论对高职体育课程的影响[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2(6):123-124.

    [3]刘继宏,张乐红,梁建瑞.关于高职体育教学改革中的关键问题研究:以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为个案[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20(10):36-37,65.

    [4]蒋旻,徐宇峰,颜乾勇,等.畜牧兽医专业实用体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主体、职业协调发展”的体育俱乐部模式[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7(12):247-248.

    [5]张兴生.基于职业导向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探析:以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3,34(26):21-2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0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