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途径探索 |
范文 | 杨玲 [摘 要] 课程思政是一个全方位、系统性的工程,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要融入思政教育,首先要找到切入口,其次是找到融入途径: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训教学等,同时注重隐性教育的重要性。 [关 键 词] 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网店制作与运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4-0146-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性,形成协同效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强调“价值引领”的作用。以专业技能知识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比纯粹的思政课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主渠道功能,扭转专业课程重教学、轻育人的情况。本文以“网店制作与运营”课程为例,以专业技能知识为载体开展育人工作,对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进行思政教育探索。网店制作与运营课程从高等教育育人本质要求出发,抓住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着力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课程教育教学的过程,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价值。 一、课程目标与公民人格内容具有一致性与趋同性 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多政策密集出台支持网络零售发展。从消费行为来看,网购用户活跃度继续提升,网购消费额占日常支出比例显著增加。在“互联网+”全民网购、全民创业的时代环境下,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开设了网店制作与运营这门专业课程。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以学生的网店制作与网店运营能力培养为重点,提升学生制作、设计、推广网店能力,通过体验成功开店,增强学生网上开店的自信心。与此同时,还要注重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包括诚信经营、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创新精神。这与课程思政四个核心内容之一的公民人格具有一致性和趋同性。公民人格中指出:重点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健康身心、守法诚信、自由平等、自强合作作为重点内容,教育引导学生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本课程正是在培养、强化学生的公民人格。 二、在网店制作与运营中融入思政教育的途径 (一)融入教材:丰富教学内容 网店制作与运营课程的教学包括开店前准备、网店模式、网店运营、电商法律等主要内容。课程教学中,人格品质中的“诚信”内容在开店前准备、网店模式和网店运营部分均有涉及,举一反三,强化教育。并让学生列出自己的性格特点、讨论网上开店的优、劣势、并结合的特点、找出改进、努力的方向和方法,凸显诚信经营的重要性。在电子商务法律章节:主要通过学生讨论分析四个反面案例引出《计算机网络域名法》《电子签名法》《商标法》《电子合同法》。从中可发现售卖假冒伪劣商品,不遵守法律法规,不但网店开不起来,还会受到法律的严惩。以反面教材案例的形式强调守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品质。团队合作精神项目章节:从案例“刘关张”到“唐僧团队”的讲解,导出优秀团队的组成特点和重要性。另外,通过视频、正面和反面案例等鲜活教材,丰富的教学内容,将诚信、守法的经营理念、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传达给学生,激发学生的价值认同以及服务的强烈感情,从而使理论更形象生动,更易被学生接受,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二)融入教学方法: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网店制作与运营课程教学中,每一次的仿真实训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训项目任务要求成员之间配合完成的,没有上家或下家配合,个人就无法完成任务。每次实训,均以小组为单位评分,只有同组所有成员完成全部任务才能得分,否则全组均不得分。这样的要求,调动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配合度得到很大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融入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 实践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與主动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实践动手的能力,引导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只有实践才能真正锻炼动手能力。网店制作与运营课程已将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计划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会自己制作网店、掌握进货本领以及推广网店、运营网店的能力。在实践中,学生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解决是关键。这就势必要求学生动脑、动手,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创新性,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首先本课程中的项目实训,包括自己设计网店店名、logo、广告语、视频广告等;其次仿真开店实训,在仿真环境中尝试开店,建设自己的网店,上传商品并进行买卖交易;最后是真实环境的网络平台(淘宝、微店)开店与运营。通过实操,在锻炼网店技能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融入课堂:突显隐性教育的重要性 网店制作与运营课程教学方式之头脑风暴讨论形式,要求小组成员群策群力,分工合作,不能打压他人,亦不可闭口不谈。每位学生都要发言,不可打压、阻止别人的观点,积极营造公开、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素质。 三、总结与反思 (一)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融入需要找准切入口 基于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首先要深化教学内容。教师必须从整体性和结构性上理解教学内容,明确一个知识点或者一个单元的内容与思政的有机融合。明确课程思政的切入点,本课程中有哪些思政教育可挖掘、可融入。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并非无处不在,进行思政教育必须找好切入口,避免简单说教,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尽量通过活动的方式来达到育人的目的。做到合情合理,有机融合,不生搬硬套,不无病呻吟。 (二)构建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 要注重实践教学目标的制订和内容的选择,使其与思政教育总目标保持一致。专业课程有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在技能知识传授的同时,部分知识涉及思政教育,就要适当地融入,同时配合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注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相辅相成,显示教育与隐性教育相互补充。让学生参与、理解、掌握,并进行积极思考、执行,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 (三)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思政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课程之间相互配合,才能下好整盘棋。这也是全过程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现。高职院校专业课的课程思政,不是一个教师、一门课的事情,而是整个专业,乃至整个学校的整体考量。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不应该是阶段性的、片面的,甚至是矛盾的。专业课与思政课之间、专业课与专业课之间,相互配合,由浅入深,层层深入,主线不能变。因此,它需要一个连续性、系统性的布局,让学生方方面面,每一个阶段都有思政的教学内容,建立全面思政教育有效运行的长效机制。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是可以有机融入思政教育的。如何更好地发挥课堂这一主渠道,教师之间、课程之间需要密切配合,共同打造思政教育系统平台。 参考文献: 高德义.从“思政课程”转向“课程思政“上海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体系[J].上海教育,2017(1):8-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