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下表现与病理诊断对照分析
范文

    何艳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镜下具体表现并就病理诊断结果展开对比分析。方法:将我院2016年07月~2019年05月收治的1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临床分别采用病理检查以及胃镜检查方法完成胃炎疾病诊断,最终就胃炎诊断结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病理诊断准确率(100.00%)高于胃镜检查准确率(83.33%)明显(P<0.05);对所有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完成胃镜检查后,表现出肠上皮化生以及异常增生患者分别为45例以及55例。就患者胃镜下表现进行分析,27例患者呈现出胃黏膜皱裂消失、黏膜红白相间、黏膜变薄以及血管透见的现象;37例患者呈现出颗粒状改变以及黏膜结节状的现象;36例患者呈现出黏膜褶皱消失、黏膜红白相间的现象,主要表现出黏膜白相的现象,患者血管表现出黏膜颗粒状以及结节状的现象。结论:同病理诊断结果比较,胃镜检查的实施,表现出相对较低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疾病诊断准确率,对此临床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在进行疾病诊断期间,需要将病理检查以及胃镜检查二者进行充分结合,以使得慢性萎缩性胃炎疾病确诊率获得显著性提升。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表现;病理诊断;准确率

    【中图分类号】R3.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2-250-01

    慢性萎缩性胃炎作为慢性胃部疾病之一,其诱因集中于饮食、遗传因素、年龄与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对于此类患者实施胃炎疾病早期诊治,以将癌变风险降低意义显著[1-2]。本次研究将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探析胃镜检查方式运用可行性,以实现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早期診治以及有效预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6年07月~2019年05月收治的1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通过病理检查胃炎疾病获得有效确诊;女50例,男70例;年龄分布范围为35岁~69岁,平均年龄为(48.79±1.29)岁;纳入标准:①患者表现出呕吐、上腹痛、腹泻以及食欲下降等系列症状;②表现出较好主观沟通能力以及清楚意识;排除标准:①患者肝肾功能不全较为严重;②呈现出先天性胃部不足的现象;③呈现出消化道溃疡以及消化道肿瘤的现象。

    1.2 方法

    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实施胃镜检查前,需要就胃镜检查过程与系列方法等同患者展开一对一沟通,以使其针对胃镜检查了解程度显著提升,将恐惧与紧张心理充分减少,将抵触情绪充分减少,使得胃镜检查配合度显著提升,对胃镜检查顺利进行做出保证。具体检查前8h,于禁食禁饮方面提出严格要求,并且进行具体检查前30min,准备利多卡因凝胶,以获得食管润滑效果,将胃内泡沫减少。在对患者实施胃镜检查期间,安排护理人员进行全程陪伴,对其情绪进行安抚,将检查不良反应减少。具体胃镜检查期间,就患者胃镜下系列表现进行认真观察;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合理展开病理检查操作,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部病变位置完成样本(2~5块)选取,合理完成取样后,在甲醛溶液(4%)中进行放置固定,合理展开石蜡切片后,针对样本合理展开HE染色处理,认真完成检测阅片操作。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胃炎诊断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诊断结果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9.0展开处理,计数资料(胃炎检查准确率)行X2检验,以n(%)表示,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病理诊断准确率(100.00%)高于胃镜检查准确率(83.33%)明显(P<0.05);对所有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完成胃镜检查后,表现出肠上皮化生以及异常增生患者分别为45例以及55例。就患者胃镜下表现进行分析,27例患者呈现出胃黏膜皱裂消失、黏膜红白相间、黏膜变薄以及血管透见的现象;37例患者呈现出颗粒状改变以及黏膜结节状的现象;36例患者呈现出黏膜褶皱消失、黏膜红白相间的现象,主要表现出黏膜白相的现象,患者血管表现出黏膜颗粒状以及结节状的现象,见表1。

    3 讨论

    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而言,其特征主要集中于肠腺化生、胃黏膜以及胃腺体上皮萎缩、黏膜肌层变厚以及胃黏膜变薄等方面,患病后症状主要集中于上腹部疼痛、食欲下降、嗳气、胀满、贫血以及消瘦等方面,在疾病特异性以及典型性方面较为缺乏,如果呈现出诊治延误情况后,最终存在概率表现出胃癌现象[3-4]。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在实施疾病检查期间,胃镜检查方法获得广泛运用,但同胃炎病理检查结果仍表现出差异性特点[5]。所以具体诊断期间,就胃黏膜表现利用胃镜进行观察,通过胃黏膜活检切片对下层腺体变化进行认真观察,最终通过胃黏膜病理检查而将慢性萎缩性胃炎疾病确诊率显著提升。

    本次研究发现,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病理诊断准确率(100.00%)高于胃镜检查准确率(83.33%)明显,所以提倡具体诊断期间,需要将病理检查以及胃镜检查二者进行充分结合,以获得确切慢性萎缩性胃炎疾病诊断效果。

    综上所述,同病理诊断结果比较,胃镜检查的实施,表现出相对较低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疾病诊断准确率,对此临床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在进行疾病诊断期间,需要将病理检查以及胃镜检查二者进行充分结合,以使得慢性萎缩性胃炎疾病确诊率获得显著性提升。

    参考文献

    [1]阳仕雄,沈婷,刘语新,等.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和幽门螺杆菌对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14):1957-1960.

    [2]梅莉,潘淑波.自拟柴龙逆萎汤联合多潘立酮片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黏膜病理组织学的效果及对血清中IL-32、CGRP、EGF水平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9,27(06):420-425.

    [3]刘芸,皇甫云,王蔚虹,等.健康体检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胃镜及病理分析[J].疾病监测,2018,33(04):289-293.

    [4]刘欢,冯燕,郭新文,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胃镜诊断慢性胃炎的多中心调查研究[J]. 中华消化杂志,2019,39(2):117-119.

    [5]徐育红,李艳丽,张雁. 血清胃蛋白酶原与CA724联合检测在胃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国际免疫学杂志,2017,40(04):401-40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