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特殊学生不良情绪调控”个案研究
范文

    冯达容

    [关? ? 键? ?词]? 特殊学生;不良情绪;调控

    [中图分类号]? G715?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9-0120-02

    一、个案基本资料

    小悦,18岁男孩,患有自闭症且伴有中度智力缺损,有攻击性行为,是一位智障中职班的在读学生,家住禅城区。

    二、个案不良情绪阐述

    1.容易激动,发脾气。很多时候不知原因的就会激动起来,表现为即使坐着也会摇头晃脑,停不住。

    2.暴躁。这也是其不良情绪的一大特征,往往会不停地走来走去甚至横冲直撞地乱跑。

    3.易怒。毫无征兆地攻击他人。已经有过对老师和同学的多次攻击,导致被攻击者受伤。

    三、个案身心发展特点

    研究对象是一名自闭症患者,具有以下特点:

    1.注意力不集中,缺少主动,易发脾气。

    2.认知、记忆和书写能力不错,但文字理解能力较差。

    3.体能较好,能模仿多种体能和技能项目,特别是力量型方面。

    4.具有较强的攻击行为,分为两种:有选择性攻击和盲目性攻击。选择性攻击会筛选攻击对象,挑比自己弱小的来欺负;盲目性攻击多发于突发性冲动伤及身边的人。

    四、个案不良情绪原因分析

    1.自身的症状。典型的自闭症患者,小学四年级转入我校就读,课堂上很难专心听讲,喜欢神游(或者说是停留在自我的空间),具有自闭症的一切特征。

    2.家庭的原因。来自于单亲家庭,父母离婚,跟随母亲从惠州到佛山工作而在佛山定居、就读。后母亲又结婚生子,不能很好地照顾他,他一直跟外公、外婆居住,生活由两老照顾。

    3.所处的特殊时期。中职阶段的他正处于青春期的躁动期,加上自闭的原因很难正常地与人沟通交流,往往会用暴力的方式发泄内心的不良情绪。

    五、个案研究目标

    1.减少激动和发脾气的次数,降低频率。

    2.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降低频率。

    3.寻找不良情绪引发攻击行为的原因和预防机制。

    4.建立疏导或发泄不良情绪的有效途径。

    5.培养在专业实训中与同学团结协作的能力与品质。

    六、研究策略及过程

    总计划:2015年9月—2017年7月,总目标是降低攻击行为发生频率,寻找不良情绪发生的原因和预防机制,建立疏导不良情绪的有效途径,培养团结协作的劳动品质。措施是展开一对一的个案行动研究,跟踪有效记录,积极取得班主任和家长的大力配合。

    第一循环:2015年9月—2016年1月,目标是建立师生间的信任,在案主心中树立老师的威信。措施是有效的观察和关注,严厉和宽松相结合的管理方式。

    在案主分到我所任教的专业之前,已经对他的攻击行为耳闻目睹,真的感到胆战心惊。现在竟然要每周10节课的高频率接触,难免会碰到其发飙的时候。

    因此,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其他学生的安全,我决定对他展开帮教式的个案研究。首先为了建立起与他之间的相互信任,我采取了一些措施:

    1.有效的观察

    从接触案主的第一天开始,便坚持课上课下都有意识地观察他的表现,记录他不良情绪发生的次数和大致原因,希望能掌握到发脾气的规律。

    2.高度的关注

    由于对案主展开了有效的观察,因此对他课堂上情绪的变化我很快能掌握,并及时提醒、了解他,和他谈心,把不良情绪释放于萌芽期,减少了发脾气和攻击行为的次数。

    3.严宽结合

    在案主不良行为产生之后,我会严厉地批评教育他,让他认识到错误所在,但在其他学生都在上课时,却又允许他中途可以起来走走或上厕所,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重视和关爱。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我们师生间果然建立起了初步的信任,案主很多時候会主动跑到我身边汇报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虽然丈二金刚摸不到头脑,但是我还是会心地对他笑,这孩子开始信任我了。

    反思:光取得信任不够,还要在了解不良情绪发生的原因基础上,尽早摸索出规律,建立预防机制和疏导途径,不然还是徒劳。

    第二循环:2016年2月—2016年7月,目标是建立预防机制与疏导途径。措施是掌握规律,定期谈心,寻找不良情绪发生的原因。

    1.掌握规律

    前期经过大量的有效观察,基本掌握了案主不良情绪和行为产生原因和规律:

    (1)假期回校第一天通常都会情绪躁动,假期越长,情绪越不稳定。

    (2)家里观看了印象深刻的电视电影或发生了值得反复强调的事情,会影响第二天回校的情绪。

    (3)对年龄小的孩子特别反感,甚至会主动攻击或试探性攻击。

    (4)对电梯、工地等危险地带有极大的兴趣,经常课间围观,如果遭到制止会发怒。

    (5)会用试探性行为判断哪些老师或同学可以欺负,伺机攻击。

    (6)有报复心,受到欺压会伺机报复。

    2.定期谈心

    根据案主不良情绪产生的规律,我安排了与他的定期谈心:

    (1)逢周一谈心:主要了解案主周末的生活和心情,帮助他顺利过渡到学校生活环境中,减少不良情绪的产生。

    (2)逢大假期后谈心:在班级分享了假期生活之后,再单独地与案主谈心,目的是进一步了解他在假期都做了哪些事情,以便于掌握他的第一手情况,提前预知哪些因素可能会引发不良情绪,做好预防措施。如果发现高危因素的话,就告诉其他同学密切留意他课间的表现,甚至叫大家今天稍微离他远一点,以防他突然袭击。

    (3)逢情绪不稳定时谈心:在我的课堂里,但凡发现案主情绪不稳定,经常两眼发光,口中反复念叨一两句话,不停地摇晃身体,大力地走来走去,无缘无故地大笑等,我马上为其他学生布置好学习任务后,单独跟案主进行谈心。主要是了解他今天或昨天有无特别的事情发生,看看是什么导致他如此兴奋,然后尝试跟他把这些话题聊开,不至于他自己一个人藏在心里独自高兴或者伤心,把不良情绪消灭在萌芽阶段。

    (4)逢发生打人事件后谈心:虽然已经对案主密切关注,尽量预防他的不良情绪发生,但是他还是会冲动地打同学或破坏物件。只要我知道了,会马上找他谈心,了解他冲动的原因,告诉他打人或破坏物件的后果,教育他不能用武力解决问题。

    3.建立预防机制和疏导途径

    通过掌握案主发脾气的一般规律和做到定期谈心,较好地摸索出引发他不良情绪的常见原因大致有几点:

    (1)假期回校不适应。

    (2)观看了刺激的电影或电视,不易脱离。

    (3)不喜欢年龄太小的孩子,甚至反感。

    (4)对启聪部学生有敌对情绪。

    (5)青春期精力旺盛,容易冲动。

    依据这些原因,提前做好预防和干预工作,建立有效的预防机制,也就是凡有以上情况中的一种出现,就要提防案主的情绪会变坏,加以重视,及早干预,尽快平服他的不良情绪。与此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建立疏导不良情绪的有效途径。考虑到案主精力无限,也喜欢运动,因此一旦发现他情绪异常,如果在课上,我会让他围着教室内墙走几圈,以消耗他的精力,尽快平服下来。如果是在课间,我会叫他到操场上跑几圈,直到满头大汗才停下来。这样,把他体内多余的精力和躁动宣泄出来,很好地预防冲动行为的发生,大大降低了冲动打人的频率。

    反思:降低了案主不良情绪的发生频率,减少了攻击行为,并不够,为他找到替代这些行为的良好习惯,才算是对他真正的帮助。

    第三循环:2016年9月—2017年7月,目标是培养在专业实训中与同学团结协作的能力与品质。措施是明确任务,以小组形式合作完成,反复磨合与同学间的关系。

    经过一年来的“一对一”个案跟踪,基本掌握了案主不良情绪产生的一般原因和规律,也开始建立有效的预防机制和疏导途径。考虑到案主自闭症状明显,独来独往的这一特征,非常不利于其毕业后进入社会参加集体工作。接下来的环节里我打算利用专业实训课,集中训练他团结协作的能力和劳动品质。

    1.责任到人

    每次实训课,我都把清洁任务分到每一个学生身上,案主也不例外,目的是让他清楚知道自己的责任,用心专注去完成,由此培养他对劳动的责任心。

    2.小组合作,团结协作

    每个清洁任务通常都由2~3人组成的小组共同完成,例如擦拭组,就负责擦拭全部的家具、电器等,虽然每个人擦拭不同的对象,但是全部擦拭干净才叫完成任务,这是组内合作。还有一种情况叫组间合作,就是擦拭组完成了所有擦拭任务,发现拖地组还没做完,那么鼓励擦拭组的同学去帮助拖地組共同完成拖地任务,这样就会大大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当然,最大的目的就是培养他们同学之间团结协作的能力和劳动品质。

    经过一年时间的训练,案主在每次实训课里都能很好地和同学分工合作完成小组内的任务,而且渐渐学会不抱怨、不推诿的态度。虽然他工作时还不懂自己寻找任务,但是已经学会找老师请求任务。而且从不叫苦叫累,即使是大汗淋漓也不会偷懒,确实让我对他将来的就业适应感到一丝希望。

    由于在实训课里,案主无限的精力已经得到了很好的释放,内心也由于任务的完成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因此在专业课里冲动发飙的机会已经不常见了。案主慢慢地由一个老师、同学眼里的暴力分子转变成积极能干的劳动积极分子了。

    七、研究效果

    1.不良情绪的发生率降低,情绪大致平稳,能与同专业的同学和平共处。

    2.冲动、过激和攻击行为频率大大降低,在帮教的两年时间里,由开始的隔几天-每周-每月1次到现在的一个学期有1、2次,而且过去的打人出手很重,到现在偶尔出手也是偷袭一下,并不会造成伤害的那种程度,可以说不良情绪已经控制得比较理想了。

    3.建立疏导不良情绪的有效途径,到操场跑几圈或在走廊走几个来回,都能有效地宣泄心中的压抑,舒缓不适感,获得满足。

    4.通过专业实训课培养了与同学之间团结协作的能力和劳动品质,打破自闭症独来独往的一贯作风,为将来适应就业环境打下基础。

    八、研究反思

    1.自闭症症状较为严重者容易伴有不良情绪或过激行为,自伤或者伤人,帮教者要本着“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和强大的同理心,把自己代入案主的角色分析事情,才能更好地理解案主的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和找到排解的方法。

    2.帮教过程中不能一味地苛责案主,要做到严宽结合,该严厉批评的绝不手软,但同时也要指出改正的方向,指引案主往好的方面发展,用好的宣泄方式代替过激的行为。

    3.在较长的帮教过程中,案主的不良情绪是会随时随地出现的,即使是一段时间效果明显,但也经常出现反复。因此允许反复和接受反复是打好持久战的心理基础。

    4.主动争取案主班主任的大力支持,例如获取案主的详细资料,做好家校的桥梁,都需要班主任的协助。遇到情况及时与班主任沟通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有利于快速及时地做出适当的帮教措施,使效果最大化。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3:5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