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基于图式理论的中职英语口语课堂“疗法”
范文

    彭丹艳

    [摘? ? ? ? ? ?要]? 近年来,由于受“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论的影响,外语口语教学往往偏重于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和自主学习能力,教师主要扮演辅助、听众的角色。但对原本就语言基础薄弱、文化知识匮乏、表达陈述困难的中职学生,这种课堂模式并不符合他们的学习能力。从中职学生英语口语课堂问题诊断出发,探讨图式理论和口语输入、输出两阶段的内在联系,阐述教师在口语课堂输入阶段的重要作用,需要教师充分准备、精心组织形式多样的输入方式,以激活学生的图式知识,指导口语输出,形成符合中职学生学习能力的口语课堂“疗法”。

    [关? ? 键? ?词]? 图式理论;中职英语;口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9-0098-03

    一、中职学生英语口语课堂问题诊断

    近年来,随着全市高中的不断扩招,中職校的生源不断受到挤压,英语口语更是很多中职学生难以逾越的学习障碍,笔者就中职学生口语课堂的现状展开调查和专访。

    选取我校化工、机电、旅游、会计、冠名班的5名二年级学生,进行逐个访谈,并全程录音。学生的英语水平以一年级口语期末考试及平时表现为标准,分别选取了优秀、良好、中等、薄弱、较差为考察样本。访谈主要涉及下面的几个问题:(1)你希望学校加大力度开发英语口语课程吗?(2)你觉得自己在英语口语表达方面难点有哪些,比如语音、词汇、句型、文章体裁、背景知识还是文化差异?(3)你希望口语教师采用哪些教学方法,比如与口语相关的网络APP、微课制作、演讲、情景模拟等?

    对第一个问题,所有接受访问的学生答案都是肯定的,不同专业的学生虽然学习基础也各不相同,但他们都能从本专业今后就业的角度出发,坦言英语口语的重要性。其中化工专业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就业前景基本是外资及合资企业为主,流畅的口语表达是今后履职过程中绝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能。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学生观点不一,主要分为两类。对能在笔试中取得优秀、良好的学生来说,他们主要的困惑是对语料题材感到陌生,口语表达方式简单、重复,对语料相关的背景知识知之甚少。来自旅游专业的学生谈道:在他们班的口语课堂上,如果谈旅游,学生都说the Great Wall;谈节日,大家不是说the Spring Festival就是聊Christmas Day;如果老师的题目高大上一点,让大家说说新科技、文化、时尚等,全班便是一片鸦雀无声。但是有一次老师让大家给短片配音,效果确实很不错。那么对英语笔试水平已经比较低的学生来讲,他们的困难更多更大,首先是语音不准,离开了教师的带读和音标,有些学生连完整的句子也难以说清。再则是词汇的欠缺,难为无米之炊,不管老师怎么启发,还是说不出。最后一个问题,学生表示很有兴趣,他们希望教师能在要求表达前给予更多的提示和知识储备。机电专业的学生认为中职类的学生虽然属于高中阶段,但由于整体的英语学习基础一般,有的学生甚至比较差,希望老师在要求学生表达前给予更多的提示和帮助。冠名班的学生表示他对笔者提问中的方法——使用与口语相关的网络APP、微课制作、演讲、情景模拟都非常感兴趣。

    根据上述访谈,笔者以为目前中职校学生在英语口语课堂上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有:

    (一)薄弱的语言基础使学生怯于表达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自身储备的英语词量少偏、发音不准、语法不通的问题直接成为口语表达的第一道障碍,学生没有底气去开口表达,使学生怯于开口、怠于表达。口语课往往容易变成教师的“独角戏”或“一言堂”。

    (二)缺乏文化背景知识致使学生无话可说

    基于题材的文化背景知识是学生进行口语表达的基础,也是实现语言交流和跨文化交际的必要条件。然而我们在日常的课程教学中,并未重视对东西方文化内容的传播与讲述。对生活常识的缺乏和对东西文化差异的不解严重阻碍了学生根据设定的语境表词达意,课堂中学生往往不断复述,教师只能不断启发,教学推进缓慢。

    (三)表达能力差导致学生词不达意

    长久以来,我们过分看重学生的考试分数,对口语的组织、表达没有给予太多关心,而且由于考试要求,更重视学生的笔试成绩,疏忽了口语教学。学生由于缺少语言组织的基本思路,对话题概念模糊,或是不了解在不同场合下表达方式的差异性,不断出现的“Chinglish”,使口语表达成了“尬聊”。

    基于对我校学生口语课堂的诊断分析,笔者以为,图式理论能有效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语言、内容和形式,能帮助学生在口语课堂上畅“聊”。

    二、图式理论对中职口语教学的启示

    (一)图式理论概念

    世界上最先提出“图式”(Schema)这一概念的是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康德(Kant)(1781)。他认为图式就像桥梁,可以帮助我们将本身并无意义的概念与已知的事物联系起来。而概念间的相互联系则构成了反映现实中事物的认识结构图式。20世纪70年代后期,经过人工智能专家的努力,图式理论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广泛地运用于第二语言习得的教学领域。

    图式理论认为,人的知识是以图式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大脑中的知识包罗万象,小到概念、语音,大到事件、文化,这些知识都以图式的形式有条不紊地编入人类的大脑网络中。已有图式是认知的基石,在人们接受新信息时,会将新事物与自己大脑中的已有图式有机连接起来,将相互关联的知识重新构成完整的信息系统,其实质就是激活大脑中的已有图式,使大脑对信息进行判断、理解、补充和调整,从而建立新的图式链。

    在图式理论中,图式主要被分为语言图式(linguistic schemata)、内容图式(content schemata) 和形式图式(formal schemata);语言图式指原本具备的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及语法等;内容图式是指理解信息所需的相关背景知识或社会文化知识。形式图式指辨析语言材料的体裁和修辞表达手法的能力,常常被认为是语言图式的补充。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自身已有图式或借助教师提供的各类图式,来有效地掌握更多更新的语言知识和专业文化知识。

    (二)图式理论对中职口语教学的启示

    将图式理论与中职口语教学的现状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图式的三部分,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恰巧契合口语教学的三个弊端,语言基础薄弱、背景知识缺乏和逻辑表达能力差。图式的巧妙应用能够有效提高中职英语口语教学效果。

    1.语言图式能强化语言基础。语言图式所涵盖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图式好比大脑中的语言“记忆网”,通过丰富的联想能帮助学生快速有效地展开新的语言知识的学习。更为神奇的是,激活“记忆网”中的任意一点,都能激活学生的整体语言图式,从而加深记忆,巩固和拓展语言基本能力。

    2.内容图式可积累文化知识。内容图式主要是指与话题相关的背景知识和社会文化常识。补充内容图式即丰富学生的语言“素材库”——语言背后的故事、故事背后的语言——配合语言图式的应用,使学生在有口难言的窘境中,获得丰富的知识资源库,在提高学生口语水平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3.形式图式将提高表达能力。形式图式是指语言的表达方式及文体等。理解和补充形式图式,就能掌握不同语境下的表达方式及话题的常用表达结构。特别是中职类学生,他们主要学习职场英语,这要求学生能很好地掌握在不同场景下使用不同的语言表达结构,从而更快地融入职场环境,组织语言,开启对话。

    笔者尝试从图式理论出发,佐以实际教学案例,探讨如何将图式理论运用到日常口语教学中去,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构建、丰富、启动、激活学生的图式链,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希望本文能够抛砖引玉,鼓励更多中职英语教师在口语教学实践中恰当运用图式理论来提高教学效率。

    三、基于图式理论的中职英语口语课堂“疗法”

    下面通过几个小的实践案例,简述一下笔者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图式理论来开展中职生口语课堂的“疗法”。

    (一)重视语音教学,推荐美剧,激活语言图式,提高学生的发音标准程度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处于高中段的中职学生普遍不重视语音知识,有的学生对音标概念模糊,发音含混,主要的问题有:元音混淆,如[?覸]和[ai]、[i:]和[ei]、[?藓?藜]和[ai?藜];长短音不清,如[i:]和[i]、[u:]和[u]、[a:]和[Λ];辅音错读,如[s]和[θ]、[z]和[?奁]、[w]和[v]、[l]和[r]等及其他语音问题,如重音错误、无连读等。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在课堂上采用图式法,循序渐进地激活、填充学生的语言图式。每次接到一个新的班级,笔者在教学前期都会对音标、重音(次重音)、连读、清音浊化、语调、节奏进行专门训练。但是如果在课堂上以跟读、校对的形式来纠正发音必然会遭到学生的强烈抵触。笔者以学习欣赏美剧为切入点,先引起学生的广泛兴趣,递进式搭建语音知识的图式。第一步,以自然拼读字母组合发音规律为指导,总结了120组常见组合,训练学生发音。以首字母a为例,列举的组合有:a、ai、air、al、ang、ar、are、au、augh、aw、ay等,教師辅助学生操练这些组合可能存在的发音规则及音标书写,进而复习、扎实学生的音标知识。第二步,教师截取生活情景喜剧《Good Luck Charlie》的视频片段,有的放矢地教授发音技巧,如字母“t”发音的省略现象、闪音(清音浊化)、连读、语音语调传递情感、恰到好处的停顿等。第三步,推荐美剧《Good Luck Charlie》的MP3版,给学生提供剧本,听读结合、提升学习感受。

    这三步教学由浅入深,夯实、丰富了学生原有的语言图式,为他们打下扎实的语音基础,并大大提升了学习兴趣。

    (二)推荐英语学习APP,强化词汇、短语和句型的积累,构建语言图式,丰富词汇量

    相信广大的中职英语教师和笔者一样苦恼困惑,口语课上,学生在描述某个话题的时候总是反复使用简单词汇,千篇一律地运用常见短语,还时不时来几个“Chinglish”。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补充新词汇、地道短语、符合英美人说话习惯的各种句型,由点及面,触类旁通地建立自己的语言图式。

    笔者在教学中向学生推荐了几款符合图式教学理念的智能手机APP——《沪江开心词场》《百词斩》《英语流利说》《英语趣配音》等。

    以《沪江开心词场》为例,这款APP的SLOGAN是:原来背词也可以很开心。APP设计游戏闯关的模式,让学生在好玩的活动交互中,将词汇的识记、拼写、朗读、运用与所给动态环境紧密联系起来。在变换的模式中,提高词汇的复现率,激活学生记忆中的原有语言图式,不断拼接和搭建更多的图式,使原本枯燥无味的机械记忆充满趣味性。

    无论是词汇、短语还是句型,只有量的积累才有质的飞跃,学生只有具备了丰富的语言储备,才能解决理屈词穷的难题。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可以将多种APP结合在一起,丰富学生课后作业的形式,从而帮助学生在业余时间完成语言图式的构建,丰富词汇量。相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中职校的学生也能有更多自由掌控的时间来玩转此类英语学习类APP。

    (三)利用联网资源,丰富内容图式,充实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

    口语的表达内容具有与时俱进、广泛性、时代性等特点。互联网信息包罗万象且注重时效性,是补充内容图式的一种便捷、高效途径。但是大多数中职学生并不具备玩转互联网、攫取信息为我所用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备课、精心挑选,为学生甄选出贴近其学习生活,难度贴合、健康规范的网络补充资源。使这些平台所提供的文化信息成为一个个切合话题的相关图式,可以说互联网是学生获取文化信息的最佳平台。

    (四)以脱口秀为载体,模拟、构建形式图式,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坚持设置每周“5分钟脱口秀”的固定教学环节,教师每学期提供十个主题(如校园生活、工作求职、名胜古迹、娱乐时尚、游戏电影、文化差异、历史故事、名人传记、社会热点、中国文化),学生做相关介绍,题材不限,可以是故事、新闻、笑话、演讲、辩论等。课上5分钟,课下一周功。学生必须借助书籍、互联网、APP等,先解决语音、词汇、文化背景知识。接着就是表达的反复操练,表达题材不同,表达的套路也不一样,通过反复实践和教师的及时指导,学生也会渐渐掌握介绍、说明、演讲、辩论等不同表达方式的区别,由此构建出正确的形式图式,为今后在不同语言环境下正确表达奠定基础。

    (五)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构建图式,服务教学

    笔者以为激活构建学生的语言图式、增加丰富学生的内容图式、模拟拓展学生的形式图式,并非一事一法,而是最考验教师应变能力的。谈到节日这个主题,不妨先放几首音乐,让学生猜猜这些音乐是什么节日?再谈谈这些节日的形式和意义;谈到名胜古迹这个话题,笔者制作了一个电子版的Travel Brochure,介绍我们金山的城市沙滩、金山嘴渔村、枫泾古镇、东林宝刹,再由学生分组合作完成海报版Travel Brochure,向班内其他小组介绍上海的名胜古迹;学到课文Setting the table的时候,笔者拍摄了微视频《How should we place them properly?》,笔者扮演酒店大堂经理,用一系列提问导出西餐餐具摆放的正确方法这一主题。课后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扮演酒店大堂经理和酒店新服务生,拍摄微视频,介绍西餐餐具的摆放礼仪。无论音乐、海报或小视频,这些教学手段的背后是笔者努力为学生创各类图式的良苦用心。一言以蔽之,教师要想尽一切办法借助外力帮学生构建各种图式,呈现口语话题的核心内容,使学生有底气说得出、说得明、说得好!

    四、结语

    基于图式理论的中职英语口语课堂“疗法”凸显了教师在口语课堂输入阶段的重要作用以及學生在输出阶段的实效性。教师需要充分准备、精心组织形式多样的输入方法,激发和丰富学生的图式知识,使学生在原有图式的基础上,吸收新的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各图式间交叉补充,互相渗透、彼此激活,形成更为成熟、严谨的图式链,语言知识作基础、背景知识为支撑,表达模式能掌握,学生便无需担心言之无物,口语表达有依有据,有章可循。

    参考文献:

    [1]张燕燕.基于图式理论的英语口语教学模式探析[J].求索,2015(11).

    [2]陶毅.图式理论对ESP口语教学的作用与影响[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

    [3]张冰.认知图式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策略探析[J].赤子,2016(3).

    [4]陆洲.双语图式理论下的大学英语口语课堂诊断与策略[J].武夷学院学报,2017(5).

    [5]顾艳.英语听力教学三步骤[J].大学英语,2000(5).

    [6]石向实.论皮亚杰的图式理论[J].内蒙古社会科学,1994(3).

    [7]王书一.基于图式理论的高级英语教学模式构建[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6(11).

    [8]宋燕青.图式理论对大学英语口语教材编写的启示[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1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9:0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