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
范文

    张庚申 汪权

    [摘? ? ? ? ? ?要]? 伴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高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国家来说,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是加快国家人力资源开发、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大举措,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高职教育是我国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必须努力适应经济发展要求,在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上做出调整。但我国目前的高职教育,特别是工业类高职教育中普遍存在着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问题。因此,以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基点,从高职学生就业现状出发,对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展开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 ? 键? ?词]? 就业能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5? ? ?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9-0020-02

    一、高职学生就业现状

    我国经济进入经济转型的新常态,产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高技能专业型人才,但伴随着我国高职人才的培养规模和社会需求不断扩大,学生的就业与创业问题也伴随着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大学生自身定位与知识结构等问题日趋凸显。面临机遇与挑战,政府、高校和学生本人都应从各自角度出发转变观念,积极参与到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中,推动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更好、更快地展开。

    (一)高校扩招,就业压力增加

    近年来,高职类院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伴随而来的是毕业生逐年增加,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与此同时,我国经济转型逐渐深化,学生综合能力素质与社会需求匹配度不足的问题愈加凸显。因此,学校必须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加以转变,加强校企合作,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提高就業能力和水平。

    (二)学生能力欠缺,就业创业困难

    研究统计表明,我国高职类学生在就业求职过程中,普遍面临着学历限制和工作经验不足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对口专业就业比例较低,这与职业教育对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初衷背道而驰。此外,选择自主创业的学生创业过程也并不乐观,常常由于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和资金、经验限制进展困难。

    (三)学生能力不足以满足社会要求

    高职教育是我国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阵地,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应该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流力量。但目前来看,高职院校学生往往在教育阶段没有掌握足够的专业技术和核心能力,在今天企业对人才挑选更加严格,社会对专业人才要求更高的背景下,高职类院校毕业生普遍难以达标。因此,一方面,学生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学校的专业技能培养也应紧紧跟随专业技术更新换代的步伐。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随着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而高职类学生在技术水平和综合能力上仍然有着较大差距。

    二、影响高职学生就业与创业的因素

    (一)就业指导缺失

    高职教育的最主要目标是培养专业性、职业化人才,应该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适应岗位需求的就业能力。如何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引导学生提高就业能力,培养更契合岗位要求的综合能力,必须依靠高校的就业指导。但当前的高职院校在就业指导上存在着很多问题,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就业指导作用缺失或形同虚设。部分高校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过程中没有认识到就业指导的本质要求,将工作重心放在就业管理和就业服务工作中而忽略了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与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是相悖的,严重制约了高职教育水平的提高。

    (二)教学模式单一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在教学模式上很大程度地带有其固有特色,特别是理论教学部分,但这样的教学方法并不适合高职类院校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更适合于理论学习。到企业就业是普通大学生的毕业去向,特别是高职学生的主要毕业流向,高职教育应以培养就业人才作为最核心的培养目标,并以此为中心开展教学工作。在具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实践教学是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缺失最为严重的部分,很多高职类院校仍然以传统理论教学为主线,以课堂和教材为脚本,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专业水平的提高。因此,加强校企合作是我国未来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教学内容更新滞后

    高职教育培养学生不同于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其目标是培养更符合企业实际操作人才需求的毕业生。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宏观背景下,企业生产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操作技能要求与日俱增。但通过统计调查发现,高校教材编写更新的速度远远落后于现实中生产技术的更新速度,教学案例已经不适用于生产实际,这直接导致学生就业能力不足,难以满足市场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这也是企业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但学生仍然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因此,高校应该从多方面着手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案例。

    三、加强校企合作的相关建议

    (一)加强教学合作,签订就业协议

    高职教育多为三年制学制,学生学习时间有限,如果能够在入学之初就签订就业协议,有方向有目标地培养,既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对接企业需求的契合度,也能够减轻学生的就业压力,创造企业放心、学校放心、家长放心的多赢局面。校企双方合作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专业教学计划,使学校的专业教学计划能够与市场需求良好对接;注意把企业人力资源开发计划与学校的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对接,使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学校教学环节紧密结合,教学针对性更强。

    (二)联合合作企业,搭建实践基地

    企业作为实践活动的第一线,企业工作人员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是最为清晰的,如果能由企业派出工作人员对学生实践进行指导,能够快速提高学生的就业技能,弥补学校教学中的不足。校企双方可以通过搭建实践基地的方式,共同培养能够解决企业生产实际问题的高技能人才。校企双方还应共同研发教材,并围绕实际操作中总结的经典案例展开案例教学,将校企合作深入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一方面实现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另一方面让教师和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产业发展的要求和趋势。

    (三)分阶段教学,逐步强化实践技能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论背景,伴随学生的只是体系的不断搭建,逐步深入地展开教学。

    大一阶段培养企业认知,学生到企业实地参观,了解企业文化;系部邀请企业工程师、老总到系部讲座,让学生了解行业现状、专业前沿知识,并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指导学生就业、创业。

    大二和大三上学期阶段进行技能强化,大二开始每学期都会邀请企业工程师到学校对学生进行为期两周左右的专项培训和课程设计指导,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短期实训。

    大三下学期阶段顶岗实习就业,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通过各种渠道推动学生高质量就业,并邀请企业工程师参与指导学生毕业设计,邀请企业人力总监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

    (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教育离不开师资队伍的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在师资队伍建设中,一方面,可以引进企业高技能人才加入教学队伍中,由校企双方共同商议选拔适合实践教学的优秀人才;另一方面,学校应积极引导在校就业指导教师、各专业青年教师走进企业,深入生产一线学习体会,更深入地体会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方向,围绕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方向和企业人才需求方向展开教学研究,对实践教学成果较好的教师,应从评价体系和薪资待遇上给予鼓励,以鼓励更多的在校教师参与到校企合作教学中。

    (五)培养校企合作文化氛围

    良好的校企合作氛围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企业需求,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就业能力;有利于教师更合理地开展实践教学,提高教学方向性和科学性;有利于企业减少人力资源成本,吸收更多高技能型人才,将企业文化与理念传输给教师和学生。每年请企业有关部门主管为学生做名为“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员工”讲座。企业还参与对学生的评价、学生管理模式的定制,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四、结语

    近年来,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当代高职学生的就业环境和职业发展路径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引导学生提高就业能力,契合企业发展需求,获得目标工作,发挥专业特长是目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方向。高校应进一步提高校企合作水平,挖掘校企合作潜力,进一步促进学生就业、专业发展、产业结果优化升级和新常态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明.高职人才链对接区域产业链的校企新型合作模式探索[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6):1-3.

    [2]孔巧丽.校企合作、工匠精神培育和院校治理的理论与实践:首届(2018)“大国高职教育”博士论坛会议综述[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8(6):77-80.

    [3]瞿林艳.基于就业导向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模式下提升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索与思考[J].品牌研究,2018(6):162,173.

    [4]郭彤,关文怡,张凡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高职教育内涵发展[J].山东畜牧兽医,2018,39(5):56-57.

    [5]霍东亮.探析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体系[J].南方农机,2018,49(21):155.

    [6]李新艳.基于岗位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高職院校学生管理探究[J].广东蚕业,2018,52(11):34-35.

    [7]谢癸亮,郭忠,廖禹东.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职院校药学专业产教融合途径研究[J].职业,2018(32):90-9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7: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