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职院校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路径研究
范文

    昝丽

    [摘? ? ? ? ? ?要]? 课程体系建设是高职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灵魂和核心,精品资源共享课对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日益发挥重要作用。以中国法律思想史课程为例分析研究高职院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路径,积极推进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在教学中的科学应用。

    [关? ? 键? ?词]? 高职院校;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2? ? ?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2-0092-02

    一、课程建设基础概况

    法律事务专业为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专业、省级特色专业,建设了省级教学团队和以法律事务专业为龙头的省品牌专业群。制定了国家《法律事务专业顶岗实习标准》、省《法律事务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与19所院校联建国家级专业资源库、建8门省部级精品课,现有在校生2200余名。“凸显‘法字特色、实现专业行业无缝对接”的专业建设经验曾被上报教育部、财政部。目前本专业探索深化“校局院所合作”与行业无缝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良好的专业建设为本课程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将中国法律思想史課程定位于专业基础课,已有10年之久。课程旨在发挥专业基础性作用,在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批判地继承我国传统法律思想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同时,该课程也是自考本科的专业核心课,尤其受益于学历提升的学生。

    课程组全体教师不断学习,接受最新的职业教育理念。通过撰写教学研究论文、申报课题以及说课、课件制作、教学设计、微课比赛等形式,深入研究、总结教学规律,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取得了一系列教学成果。建立的资源项目有基本资源:课程简介、学习指南、课程标准、整体设计、实训大纲、教学日历、教案、课件、习题、微课视频、视频素材、图片资源、考试方式和评价标准等内容。拓展资源:教学案例、延伸资源、名家论坛等。

    二、课程建设具体路径

    (一)明确课程建设目标

    教学团队整合、序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探究“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力争将本课程打造成满足实际教学需要、特色鲜明、在全省乃至全国司法系统高职高专层次具有示范性精品资源共享的课程,发挥该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基础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根据职业需求和个人发展需求以及社会实际需求,重点整合、序化教学内容,使其具有职业性、开放性、针对性。探究“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确保教学模式实施的有效性、操作性。开发和完善课程资源,实现课程资源的实用性、丰富性、趣味性、科学性。

    (二)明晰课程建设思路

    以“颗粒化资源、系统性设计、结构化体系”的课程建设理念为先导,以满足“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为出发点,以碎片化的素材资源为基础,以整合、序化的教学内容为核心,以满足教师灵活搭建平台和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为根本,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课内与课外互动的教学方法。

    课程负责人制定中国法律思想史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方案,并组织论证。组建结构合理的课程资源建设教学团队,组织教师学习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相关文件,并参加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培训班。对团队成员合理分工,明确每位成员应承担的课程资源建设任务。根据高职教改精神,组织教学团队到法院、司法所、法律服务所等深入调研,发放问卷调查,充分论证课程性质及课程内容,重新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时数,选取教学模式,制订教学计划。优化课程结构,划分课程模块,确定每一模块包含的教学单元,明确每个教学单元的知识点和技能点。确定课程模块、教学单元、知识点(技能点)各层级应建设的资源内容、技术要求,统一形式与格式。教学团队根据分工建设各项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汇总、审核、上传,课程资源补充、更新、丰富、完善。

    (三)准确把握课程定位

    中国法律思想史是一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法律紧密结合的课程,是课程体系中的专业基础课,是必修课。本课程以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礼治—法治—礼法合治”的沿革顺序为线索确定课程体系,使学生在学习与实训中掌握中国历史上各种法律学派、法学思潮及其代表人物的法律观点与思维方法,具备从事基层法律实务和中小企业法务工作所必须的法律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提升法律人文精神和法律职业素养,为将来从事法律职业奠定扎实基础。与本课同步课程有政治理论、法律基础与宪法、刑法原理与实务等,后续课程有民法原理与实务、婚姻法原理与实务、民事诉讼原理与实务等专业核心课,内容上为后续课程学习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将立德树人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重点强调,民为邦本、政得其民、礼法合治、德主刑辅等主张,给人们以重要启示,十九大报告特别指出坚定文化自信,这些讲话精神均为本课程重点讲授内容。课程中蕴含的“民贵君轻”“令顺民心”的民本思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大明法度”“革故鼎新”的工作作风以及法律至上、秉公执法的职业素养都使学生终身受益。

    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中国历史上各种法律学派、法学思潮及其代表人物的法律观点与思维方法,学会分析“礼治”“法治”“礼法合治”思想下的重要法律观点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及学生未来职业素养的现实借鉴意义,在知识学习和实训操练中使学生具备完成法律咨询、调解纠纷、代理诉讼与仲裁、合同管理等工作任务必备的良好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分析和判明法律关系的能力,夯实专业基础。

    (四)合理选取课程内容

    以知识传授为基础、能力培养为目标、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为特色、典型任务分析为前提,科学合理地整合、序化教学内容。通过行业调研、回访毕业生以及走访行业专家等活动,提炼基层法律事务工作人员职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以确定本课程的学习内容。

    法律事务专业学生的初次就业岗位是基层法律事务(服务)或中小企业的助理工作,二次晋升是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或中小企业法务人员,未来的发展是从事法官、检察官、律师或企业法务部门主管等,这些岗位都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法律文化积淀作支撑。

    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批判地继承“礼治”“法治”“礼法合治”思想,培养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依法治国、“法与时转”的法治理念,秉公执法、趋势更新的职业责任感,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紧扣专业培养目标和岗位任务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将教学内容整合为“礼治”思想—“法治”思想—“礼法合治”思想—“西学东渐”思想四大模块。每个模块下设若干单元。

    (五)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课程组设计教学模式。课前,学生线上浏览“学習任务书”、教案、课件等课程资源,提前预习,完成课前作业,自测预习效果,并填写“自学反思”一项,将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反馈给教师,教师归纳总结学生的疑难问题。课内,教师首先复习提问,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总结学生的疑难问题,借助于课件、视频等资源讲授教学内容,重点针对学生反馈的疑难问题解惑释疑,教师总结评价、拓展提升,最后归纳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提出课前准备要求。课后,一方面,学生线上通过作业自测,检查学习效果,并根据“学习任务书”预习新课程;另一方面,借助网络平台互动交流,同时组织学生课外教学实践活动,“课前(线上)、课内(线下)、课后(线上)”三个学习环节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三、课程建设中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更新突出能力教学理念

    课程团队深入实践调研,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理顺中国法律思想史与专业人才培养的关系,准确定位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树立“知识传授为基础,能力培养为目标,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渗透为特色”的教学理念。

    (二)探索“一主三辅”教学模式

    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实际,设计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以导学、助学和促学为辅的“一主三辅”教学模式。

    (三)构建“6+1”课程体系

    “6”指的是职业岗位导向、能力突出目标、项目任务载体、能力强化实训、学生主体本位、理论实践一体化,“1”指的是课程融合中国优秀传统法律文化。

    (四)整合能力兼素养教学内容

    紧扣专业培养目标和岗位任务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将教学内容整合为“礼治”思想—“法治”思想—“礼法合治”思想—“西学东渐”思想四大模块。

    (五)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

    一是打破传统的单一讲授法,以历史上的经典案例教学法为主组织课内教学;二是以单项实训和综合实训组织实践教学;三是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春华秋实历史群”等多种媒体手段开展互动式教学。

    (六)实施“五维”考核方式

    在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中,教学团队坚持“三结合”原则: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知识、能力、素质考核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从“平时成绩、实训项目、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自我评价”五个维度综合评价学习效果。

    四、结语

    教师转变信息化教学理念,不断提升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创新传统教学、改善教学效果的能力,提高教学信息化水平。积极推进网络课程建设在教学中的科学应用,提高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中的学习能力,促进泛在、移动、个性化学习方式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邱福明.高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思考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3(34).

    [2]吴宁,冯博琴.对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与资源共享建设的认识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2(11):6-9.

    编辑 冯永霞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6: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