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对“加强职业培训,助推精准扶贫”工作的几点思考
范文

    王灿

    [摘 ? ? ? ? ? 要] ?以当地职业教育的现状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判断、走访、查阅数据等方法,对目前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存在的问题、解决的办法以及对策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是社会各界思想认识不到位;就业导向不明确,导致培训愿望不强烈;职教师资薄弱,培训方式单一,导致培训质量不高。解决的办法是多管齐下,解决思想认识不到位的问题;多方联动,解决职业教育就业难的问题;加大投入,解决职业教育质量不高的问题。

    [关 ? ?键 ? 词] ?职业培训;精准扶贫;困难;办法

    [中图分类号] ?G710 ? ?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8-0144-02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一样,都是我国全日制教育双轨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特别是职业教育,它与发展地方经济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加强职业教育,重视劳动力培训,对助推精准扶贫,帮助贫困家庭脱贫致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点举措,是实现贫困群众精准脱贫的有效抓手,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稳定就业和有效转移,从而达到“培训一人,脱贫一家,带动一片”的目标。特别是随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步伐的不断加快,劳动力培训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将日益凸显。目前,从中央到各省市都做出了“以就业为导向,大规模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职业教育”的战略部署。近期通过对精准扶贫和劳动力培训进行调研,现就目前职业培训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和建议。

    一、当前精准扶贫职业技能培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1.社会各界认识有偏差

    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在贫困家庭劳动力培训,增加农民收入,实现脱贫致富的认识还不够,普遍存在重普教、轻职教的思想;不少人的心目中只认可普通教育,对职业教育还不认可。

    2.普高教育的负面影响

    我国高考制度恢复40年来,不断扩大高等学校招生规模,1977年高考报考人数570万人,录取27万,录取比例为21:1,约4.7%;以后报考人数和招生规模逐年扩大,2013年高考报名人数是912万人,录取人数已近700万,录取比例大幅度上升,2017年全国平均录取率已达80%。普高教育过热,导致了家长对职业教育不认可,想尽一切办法要让孩子初中毕业上高中,千军万马过普高独木桥。随着初中升高中、高中考大学的升学率不断上升,未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逐年减少,导致中等职业院校生源下降,招生难度越来越大。

    3.未全面实施劳动就业准入制度造成的误区

    如果在全社会全面实施劳动就业准入制度,所有用工单位坚持“先培训、后就业、再上岗”制度,或者优先录用职业技能培训人员并提高他们的待遇,那么,职业技能教育就有了发展动力。而当前的现实是,我国没有全面实施劳动就业准入制度,用人单位招工时不考虑专业技能培训,而一味地强调普高学历,这就使职业技能教育失去了吸引力,使人们步入“职业教育不重要”的误区。

    4.大多数家长让孩子读书考学做“白领”思想心切

    长期以来,人们受“光宗耀祖”“出人头地”“读书做官”等不良思想的影响,都想让孩子成为管理人才当“白领”,而不愿作技能人才当“蓝领”,这就造成一方面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多数只想做“白领”,而“白领”阶层毕竟不占社会就业的主体,需求有限,导致高校毕业生“过剩”;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培养的“蓝领”逐年减少,大多數企业招不到技工,出现用工荒,而没有掌握技能的普通工人又找不到工作,劳动力过剩,这种现象已对职业教育政策敲响了警钟。

    (二)就业导向不明确,培训愿望不强烈

    通过培训提高技能素质、解决就业问题、实现精准脱贫是职业技能培训政策的初衷。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家通过一系列再就业培训扶持政策,使下岗职工提高技能水平或者掌握了新的技能,解决了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当时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之所以能发挥很大的作用,今天回想起来我们明确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要搞好职业教育,就必须要明确就业技能培训的两个首要条件:一是要有就业要求,二是要有培训愿望。职业技能培训没有以就业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培训内容与市场需求和劳动者的就业愿望衔接不够,导致培训的劳动力在劳务市场上竞争力不强,即使参加培训拿到了证书,也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甚至找不到工作,靠自己创业,又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因此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动力不足。尽管学校在就业方面做了些努力,与企业之间达成了一些协议,但没有政府的政策保障其可靠性和稳定性也是很有限的。

    (三)职教师资薄弱,培训方式单一,培训质量不高

    目前职业技能培训普遍存在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高,专业教师严重缺乏,大多数教师都是从普高师范毕业,从普通教育岗位与职教专业相近的教师中选拔调入的,缺乏实际的操作技能和经验,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书本理论讲得多,实际操作少;“灌输式”讲课多,现场指导少。同时,由于培训教师本身专业性不强,必然导致教学方法单一,培养的学生没有掌握基本技能,缺乏动手能力和基本操作能力,在文化理论知识上又比不过普通高中,所以职业教育动手能力强的特点无法彰显,导致培训质量不高,无法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学要求。

    二、对加强职业培训,助推精准扶贫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多管齐下,解决思想认识不到位的问题

    1.加大职业教育宣传引导,解决群众培训意识不强的问题。古人云,“有手艺者不受贫”。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通过典型引领,现身说法,算账对比,树立工匠精神等方式,大力宣传职业培训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2.严格就业准入制度,使就业准入制度法制化,解决群众培训愿望不强烈的问题。《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第6号令)》中,明确了技术工种就业准入规定。因此必须加快就业准入立法进程,把就业准入制度法制化。强化执法监察和执法手段,加大违法处罚力度,落实“双证书”制度,凡技术工种无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一律不得上岗。大力营造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从根本上改变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轻视技能就业的现状,引导群众转变观念,从“要我培训”转化为“我要培训”,真正调动起劳动者参加技能培训的积极性。

    3.提高产业工人待遇水平,使企业一线职工工资水平与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基本一致,鼓励劳动者到一线就业,增强职业教育和企业一线岗位就业的吸引力,进一步完善、规范企业工资福利制度,技术工种岗位职工工资要以技能等级工资为主,体现技术等级价值,解决群众对职业教育偏见的问题。

    (二)多方联动,解决职业教育就业难的问题

    (1)要加强专业和课程建设,形成统筹规划和布局合理的优势专业集群,使培养的人才一定要符合市场和社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要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适应,要与区域经济结构相适应。(2)要强化优势和突出特色,以服務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重点和优势产业为依托,集中优质资源办好特色专业(群),形成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紧密对接、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职业教育发展格局。(3)要立足校企合作和产教结合,持续推进校企合作“双主体”和学生双重身份(学校的学生、企业的员工)育人模式,稳步推进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开展“招生招工一体化、学生学徒双育人”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4)要建立政府主导的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和管理体系,充分调动地方职业教育与企业办学两种积极性,政府从中组织、调控和管理,指导和协调校企合作有序开展,从根本上解决职业教育就业难的问题。

    (三)加大投入,解决职业教育质量不高的问题

    (1)要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支持高职院校建立灵活的专业人才引进机制,择优聘任专业群带头人、产业导师和技能大师,培育出一批师德高尚、专业精湛、教学优秀,具有行业影响力的教学名师。(2)建好专业教学团队,引进“双师型”教师,建立健全教师管理办法和教师绩效考核办法,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质量优良,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教学团队。(3)要加强职业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目前职业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校规模小、占地面积不大、校舍陈旧、实训基地不足等,实践能力无法培养。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培训者的技能才能提高,市场竞争力才能增强。(4)要加强政府对普高和职高的政策引导。目前,普通高校培养的人才已经“过剩”,按照社会对人才数量的需求,就需要逐步压缩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规模,将技能人才培养纳入教育重点,鼓励初高中毕业生学习技能,走技能成才的道路,为社会培养大量的中高级技能人才。

    编辑 陈鲜艳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9:4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