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双师型”教师服务行业产业实践路径探析
范文

    刘正华

    [摘 ? ? ? ? ? 要] ?以山东旅游职业学院校地合作实践经验为蓝本,通过文献梳理和归纳总结,得出“双师型”教师在校地合作过程中服务行业产业的三种实践路径类型。然后,通过例证阐述三种不同类型在实践中的典型形式及其效果。最后,提出“双师型”教师服务行业产业实践路径的几点思考与启示。

    [关 ? ?键 ? 词] ?校地合作;“双师型”教师;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5 ? ? ?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7-0108-02

    《國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6〕16号)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的道路为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明确高职教育的办学宗旨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服务社会、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并称为现代高校的三大职能,服务行业产业亦是高等职业院校的重要使命。旅游职业教育肩负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责任。服务行业产业不仅有应尽的职责,也是旅游职业院校锤炼师资队伍、提升办学实力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双师型”教师作为高职院校的骨干力量,无疑是服务行业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目前,在国家及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的支持下,旅游职业院校纷纷积极地开展与地方政府、行业部门的合作,本文将以山东旅游职业学院校地合作实践为案例,剖析“双师型”教师服务行业产业的实践路径。

    一、文献研究综述

    (一)文献总体分析

    笔者通过中国知网文献检索,以“校地合作”为主题,共获得文献2646篇。2011年以来,论文数量每年都超过100篇,其中2017年及2018年均突破300篇。以“双师型教师”为主题进行检索,共获得文献4153篇。2016年至今共发表论文1104篇。由此可见,“校地合作”及“双师型教师”为主题的研究近年来已经成为研究热点。目前,这些文献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发展模式研究、学科建设研究、协同育人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角色定位与责任研究等方面。关于“双师型”教师在校地合作中服务行业产业路径的研究很少,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易红燕(2018)关于校地合作背景下旅游类“双师型”教师服务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杨志国(2018)关于“双师型”教师服务行业产业研究综述的梳理等,但研究的总体数量和广度均有不足。

    (二)核心概念剖析

    1.校地合作

    关于校地合作的内涵、外延,目前尚无准确的界定。陈·巴特尔、陈益林(2011)认为校地合作是指院校与院校地理位置所处区域或其他区域范围内的地方政府、企业等部门的合作。杨志国(2018)将校地合作解释为:校地合作是指高校以文化、思想、人才、技术等为支撑,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等组织进行合作,进而实现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的共同发展。笔者认为,校地合作的外延应更宽泛,校地合作中的“校”并不单一指高校,“地”也并不单一指地方政府或学校所在区域内的地方政府,合作的领域也较为广泛。因此,笔者认为更为恰当的解释是:校地合作是指学校与地方(包括地方政府、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等)在平等互利前提下,通过具体的合作项目,在技术、智力、资源、人才、政策等多方面达成合作模式。这个概念一是突出了校地双方的平等互利,并非单向输出或单向获利;二是强调了校地合作需要有具体的合作项目,缺乏合作项目,校地合作就无法落地,而变成一纸空谈;三是拓展合作领域,认为校地合作的领域可以是技术合作、智力支持,也可以是政策指导或包括实物、资金、人才等方面的资源共享。另外,笔者认为校地合作与校企合作的区别首先在于合作主体的不同,其次在于校企合作的最终目标是合作育人,而校地合作的最终目标是共同发展。

    2.“双师型”教师

    对“双师型”教师的概念理解,学界存在争议。1990年12月5日《中国教育报》刊载了王义澄先生的《建设“双师型”专科教师队伍》一文,率先提出了“双师型”教师概念。后来,学界针对什么是“双师型”教师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双证书论”,认为具有工程师、工艺师等技术职务的人员,取得教师资格并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即为“双师型”教师;二是“双能力论”,认为既要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实践的教师,就可看作是“双师型”教师;三是“双融合论”,即既强调教师持有“双证”,又强调教师“双能力”。2008年4月,教育部下发了《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教高〔2008〕5号),方案中对“双师型”教师的界定成为高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要标准。目前,学界一般认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是一类既具有专业知识又拥有实践能力,既具有教育教学能力又能适应专业实践工作、服务行业产业的复合型教师。

    二、实践路径的类型

    山东旅游职业学院是山东省省属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方向包括以酒店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航空服务、烹饪工艺、旅游电子商务、旅游英语、环境艺术设计为核心的七大专业群,共32个专业。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先后与济南市、泰安市等8个市,济南章丘区、沂水县等12个县区以及大批旅游景区和乡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围绕旅游业发展进行深度合作,助力区域产业发展。

    通过总结,笔者尝试将“双师型”教师服务行业产业的基本路径归纳为三种类型,即技术型路径、智力型路径和综合型路径。

    (一)技术型路径

    技术型路径,即“双师型”教师或其团队以自身技术、技能为主要资源依托,通过合作项目,为服务对象提供技术技能指导,为行业产业提供技术技能支持的实践路径。典型形式包括担任行业技能竞赛裁判、带领教师或学生团队为大型行业活动提供专业服务、指导服务对象完成技能型服务团队组建等。

    (二)智力型路径

    智力型路径,即“双师型”教师或其团队以自身智力、经验、科研成果为主要资源依托,通过合作项目为服务对象提供专业咨询,为行业产业提供智力支持的实践路径。典型形式包括规划设计、服务管理咨询、方案设计、专利成果应用等。

    (三)综合型路径

    综合型路径,即“双师型”教师或其团队以自身综合专业能力为主要资源依托,通过合作项目整合各项资源,为行业产业或具体服务对象提供综合性服务的实践路径。典型形式包括专业人才教育培训、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一对一定点帮扶等。

    三、实践探索的成效

    (一)技术型路径探索成效

    近年来,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双师型”教师多人次担纲省级、国家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行业技能大赛评委。同时,通过与合作的地方企业、政府、机构建立联系,为其提供包括翻译、导游、会场服务、VIP接待等方面的技术指导与服务。经过锤炼不仅培养了一批中青年“双师型”教师,而且带出了优秀的学生技术服务团队。2018年6月,上合峰会在青岛召开。经过层层选拨、紧张培训,学院“双师型”教师带队的学生服务团队受到大会承办方和各级部门的一致好评,获得了社会高度认可。同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首届山东儒商大会等大型会议活动也留下了山东旅院学子的风采。

    (二)智力型路径探索成效

    成为行业的智囊是“双师型”专业教师一贯的追求。多年来,山东旅游职业学院教师通过泉城旅游啄木鸟理论体系构建项目、蒙山景区争创5A级景区服务质量提升项目、青州古城争创5A景区访查报告项目、沂南县全域旅游成果研究项目、山东省旅游智库建设项目等多个高质量的校地合作项目,达到了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助力行业发展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综合性路径探索成效

    在综合性实践路径探索方面,山东旅游职业学院亦取得了理想的成效。近年来,学院对口援助培训工作顺利进行,仅2018年,就先后組织了青海海北州业务技能培训班、新疆喀什地区旅游行业培训班、日喀则市全域旅游和旅游扶贫研修班等多个培训研修班,多名“双师型”教师通过这种方式为对口援助地方的旅游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另外,学院还根据校地合作项目安排,组织教师开展了无棣县乡村旅游培训班、鄄城县全域旅游培训班、惠民县乡村旅游培训班等,推动了乡村旅游提档升级,为乡村旅游扶贫助力。

    同时,学院先后有多名教师被选派挂职乡村第一书记,仅2018年,就通过旅游扶贫规划先后协调各类资金1180万元,集中打造了富春扶贫产业基地(大棚种植)、富春乡居、扶贫超市三个产业项目。通过产业帮扶,五个帮包村每年新增产业收益94.5万。

    四、思考与启示

    综上,关于如何做好校地合作工作,“双师型”教师服务行业产业路径的实践探索,笔者得出以下几点思考与启示。

    1.理念重塑。从学校层面明确校地合作的重要意义,帮助教师认识到其服务行业产业的责任感、使命感是开展实践路径探索的先决条件。

    2.角色定位。在校地合作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稳步确立“双师型”教师在校地合作平台中的核心执行人地位是确保校地合作效能、锤炼师资队伍的保障条件。

    3.平台构建。通过具体的校地合作项目,构建多重路径可达的校地合作平台,探索“双师型”教师服务行业产业发展的实践路径是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梁永平.高校教师服务社会的主体化分析[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6(3):93-98.

    [2]易红燕.校地合作背景下旅游类“双师型”教师服务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3(6):81-86.

    [3]邓春玉,王志刚.社会服务导向下的校地合作发展途径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2):248-249.

    [4]杨志国.“双师型”教师服务行业产业研究综述[J].品牌研究,2018(S2):125-126.

    [5]陈·巴特尔,陈益林.校地合作定位与区域教育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J].成人教育,2011(4).

    编辑 李 静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2:0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