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范文

    张艳春 董月奎

    

    

    

    【摘 要】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对我卫生院于2017年9月30日-2018年9月30日收治的64例糖尿病患者,采取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各组有32例。给予参照组常规降血糖药物治疗,给予实验组二甲双胍治疗,分析两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在用药前的血糖指标无统计学价值,P>0.05;用药6个月后,实验组的FBG(空腹血糖)、2hFBG(餐后2h血糖)以及HbAIc(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水平均低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胃肠道反应、低血糖、心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采取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疗效,可控制患者血糖,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二甲双胍;糖尿病;临床疗效;安全性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与机体内胰岛素缺乏存在密切联系,同时有关研究还显示,环境、遗传等因素同样与糖尿病的发生存在关系[1]。二甲双胍为治疗糖尿病的常规药物,同时也是美国糖尿病协会推荐的首选药物,该药物可减轻胰岛素抵抗,控制体重,抑制肠道以及肝臟对于葡糖糖的吸收[2]。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相关学者发现,采取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存在较多的不良反应,用药安全性受到了众多患者的质疑,为进一步明确用药疗效及安全性,本文选择我卫生院于2017年9月30日-2018年9月30日收治的64例糖尿病患者做了研究,分析二甲双胍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以下为具体内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卫生院于2017年9月30日-2018年9月30日收治的64例糖尿病患者,采取随机数字法将64例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各组有32例。参照组男女人数比为17:15,年龄上限值为68岁,下限值为46岁,均值(57.37±4.75)岁;病程均值为(2.18±0.64)年。实验组男女人数比为16:16,年龄上限值为69岁,下限值为45岁,均值(57.57±4.68)岁;病程均值为(2.25±0.59)年。两组年龄、病程等资料经统计学评估后,未发现差异,P>0.05。

    1.2 研究纳排原则

    纳入原则:(1)患者同意配合展开本次研究,并自愿与医院签订知情同意书;(2)经血糖测定均符合糖尿病血糖的标准;(3)研究从未采取二甲双胍治疗者。

    排除原则:(1)合并有肿瘤疾病者;(2)言语交流障碍情况者;(3)二甲双胍过敏者;(4)存在相关并发症者;(5)造血系统异常、慢性消化系统疾病、肝肾疾病等。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取常规降糖方法,给予参照组常规降血糖药物治疗,给予实验组二甲双胍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具体情况如下:

    参照组:采取丹麦诺和诺德公司所产的批准文号为H20171153瑞格列奈进行治疗,每日服用3次,每次1片,服用时间为餐前。

    实验组:采取齐鲁制药有限公司所产的国药准字为H20080125的二甲双胍进行治疗,每日服用3次,每次1片,服用时间为餐后[3]。

    1.4 疗效标准

    临床疗效:以患者血糖控制情况进行评价,经药物治疗,患者临床体征完全消失,血糖降低85%以上,可评定为显效;经药物治疗,患者临床体征改善明显,血糖降低50-84%,可评定为有效;经药物治疗,患者临床体征完全消失,血糖降低85%以上,可评定为显效。

    血糖情况:两组分别在用药前以及用药6个月后评定患者血糖情况,检测指标包括FBG、2hFBG以及HbAIc,检测方法为葡萄糖测定法(各种酶法)。

    不良反应发生率:糖尿病患者采取药物治疗后,可能会发生胃肠道反应、低血糖、心悸等不良反应,观察询问是否出现上述不良反应并进行统计。

    1.5 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中所获取的结果取SPSS22.0实施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结果以[n/(%)]表示,检验方式为“x2”,计量资料结果以(x±s)表示,检验方式为“t”,若统计学“P”小于0.05,可判定为本次研究数据存在价值。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情况

    经统计表1中的临床疗效数据发现,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

    2.2 血糖指标情况

    表2统计了两组血糖指标数据情况,结果发现,两组在用药前的血糖指标无统计学价值,P>0.05;用药6个月后,实验组的FBG、2hFBG以及HbAIc血糖水平均低于参照组,P<0.05。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

    经统计表3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数据发现,实验组胃肠道反应、心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P<0.05。

    3 讨论

    糖尿病为慢性疾病,主要症状为高血糖,患者可出现疲乏无力、消瘦、多食、多尿等临床症状,若未能及时控制高血糖,可导致发生视网膜病变、高渗非酮症昏迷、肾病、酮症酸中毒等糖尿病并发症,不仅会使生活质量下降,同时还可威胁生命。临床认为,糖尿病的发生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遗传、肥胖等因素存在密切关系,治疗时可从运动、药物、饮食等方面进行。二甲双胍属于常规治疗糖尿病药物,疗效已经得到了医生及患者认可,但是近年来发现该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居多,对此情况应当进一步明确[4]。

    本研究目的为评价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发现,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在用药前的血糖指标无统计学价值,P>0.05;用药6个月后,实验组的FBG、2hFBG以及HbAIc血糖水平均低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胃肠道反应、低血糖、心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P<0.05。本研究结果同张倩研究结果基本类似[5],其研究中的总有效率为94.55%,不良反应反应发生率为5.45%,本研究总有效率为93.7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7%。张倩的研究认为,二甲双胍为治疗糖尿病的常规药物,可提高血糖耐受性实现降糖目的,且该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少,具有用药安全性[6]。

    二甲双胍可用于饮食、运动等控制无效的糖尿病患者,属于双胍类的降糖药物,用药后的口服吸收率为50%,降糖效果可达8小时,经尿液排出,仅有少量可与血浆蛋白相结合[7]。二甲双胍药效发挥靶点是蛋白激酶,用药后可对胃肠蠕动产生抑制,进而抑制肠道对于葡糖糖的吸收,从而提高葡萄糖利用率,对于胰岛敏感性存在显著改善效果,进而可实现降糖目的。与瑞格列奈比较,二甲双胍的降糖效果更为显著,对于葡萄糖的吸收具有直接控制效果,可在降糖的同时改善血脂,主要经尿液排泄,此外,该药物还可减轻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压,因而可有效减少低血糖、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用药安全性较高[8]。

    综上所述,采取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疗效,可控制患者血糖,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丁庆民.二甲双胍治疗社区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的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28):55-56.

    [2] 张倩.二甲双胍治疗社区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继续医学教育,2019,33(06):148-149.

    [3] 伍志彬,黄畯,黄丽嫦.二甲双胍治疗社区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12):142-143.

    [4] 纪立农,刘静,杨静等.二甲双胍缓释片和速释片治疗中国南北方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9,27(05):369-374.

    [5] 王雅清.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估分析[J].河北医药,2019,41(03):392-395.

    [6] 周俊贤,张志平,何江江等.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30):46-47.

    [7] 张京伟.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药品评价,2018,15(14):48-50+54.

    [8] 李岗.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90):210-21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3:5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