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将客家文化融入中职院校舞蹈教学中的作用 |
范文 | 李静 [摘? ? ? ? ? ?要]? 随着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中职院校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一直在进行教育教学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前教育专业作为中职院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很多学生的喜爱。中职院校在进行学前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仅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还要注重学生唱、跳、写、画等多种技能的培养,其中舞蹈教学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其教学质量的提升对学生工作、学校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关? ? 键? ?词]? 客家文化;中职院校;学前舞蹈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3-0258-02 近几年来,国家教育部门对中职院校的重视推动了学前舞蹈教学的发展,与学前舞蹈教学相关的研究越来越多,其目的就是促进学前舞蹈教学的效果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将学前舞蹈教学与客家文化相融合是其中一种创新手段,能够将舞蹈教学与地域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推动教学改革的同时还能够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 一、客家文化的基本介绍 客家文化是地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客家人共同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既能够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传统汉族文化,又融合了南方的土著文化,在丘陵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客家人在历史中也被称为“丘陵上的民族”。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客家人的生存环境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不同支系的客家人其文化特征也不尽相同,具有不同的文化特点。但是,从本质上来看,客家文化依然是建立在儒家文化的基础之上的。目前,客家人遍布于中国的各个城市,以广东、福建、台湾等省份为主,甚至在马来西亚、老挝、新加坡等地也能够发现客家人的影子。由此可见,客家文化对全世界的影响都是非常深远的。本文将主要针对广东惠州的客家文化进行分析。广东惠州客家人是客家先民,是客家民系中一个影响深远的群体,在海外的惠州籍华人华侨中,多为客家籍贯人士。虽然客家人从粤东、闽西、赣南迁到惠州不过四百多年历史。但惠州客家人立足传统,博采众长,创造出富有地域特色的客家文化。主要有客家地方剧——汉剧、客家山歌、客家歇后语等各种文化形式。 二、中职院校学前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过于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 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不仅要掌握全面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优秀的教育意识。目前,中职院校在进行学前舞蹈教学的过程中,过于重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提高学生的教育意识,学生无法在日后的工作中很好地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幼儿,虽然掌握了很多舞蹈上的技巧,但是却不了解舞蹈文化相关的知识,失去了教育的意义。比如,中职教师在进行客家舞蹈的教学过程中,只是单纯地将一些舞蹈动作传授给学生,没有给学生介绍详细的客家文化,每一个动作所代表的含义学生都不是非常了解,这样的舞蹈只会停留在表面,是没有感情与内涵的[1]。 (二)学前舞蹈教学目标不明确 目前,很多幼儿教师在进行舞蹈教学的时候,都采用“为了跳舞而跳舞”的教学方法,幼儿也只是机械地模仿教师的动作,丝毫没有体会到舞蹈中的乐趣。在舞蹈课堂上,幼儿教师会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基本原则,使舞蹈教学失去了生命力,充满了呆板、枯燥的感情,幼儿始终处于舞蹈教学中被动的位置,无法感受到舞蹈的意境和精神。另外,还有一些幼儿教师已经完全走上了与教学目标相反的道路,为了迎合家长而鼓励孩子参加考级、演出、比赛等活动,使充满艺术气息的舞蹈失去了生机,成为一种功利性极强、用于炫耀的工具[2]。 (三)学前舞蹈教学内容缺乏创新性 中职院校的学前舞蹈教学与专业的舞蹈教学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理解学前舞蹈教学的独特性,根据学前舞蹈教学的实际需求去制定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满足学前舞蹈教学在学前教育中的真正意义。目前,我国中职院校的学前舞蹈教学状况不是非常乐观,学前舞蹈教学内容基本变化不大,缺乏新意,甚至有些教学内容已经被新型幼儿教育所取缔,但是学前舞蹈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与其相关的内容,学生无法在学前舞蹈教学中学到更多的知識。另外,学前舞蹈教学中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无法向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学生对舞蹈文化的理解也是一知半解,给他们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阻碍[3]。 三、客家文化与中职院校学前舞蹈教学的融合 (一)将客家文化融入舞蹈教学课堂中 舞蹈源于生活,最终也应该回归到生活。传统社会中的舞蹈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人们会通过舞蹈来传递自己的情绪,每一个动作都带有一定的色彩,既是人们生活习俗的体现,又能够反映出该地区的地域特色。每一个地区都有独特的地域文化,这种地域文化贯穿于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是该地域人们生活、生产的重要表现。客家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地域文化,在学前舞蹈教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每一个民族都有不同的舞蹈形式,彝族有“烟盒舞”、傣族有“孔雀舞”等,都是代表了一个民族的鲜明特征。客家文化也有其自己的鲜明特征,将客家文化融入学前舞蹈教学课堂中,利用学生对客家文化的陌生性来刺激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课堂气氛[4]。 (二)请专业的民间艺人到教学课堂中讲解 客家人有属于自己的客家文化,那么自然就会存在客家文化的传承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民间艺人。教师可以将这些专业的民间艺人请到课堂中来,让这种客家文化的艺术形式走进课堂,通过民间艺人的讲解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客家文化的了解更加深入。而且,还可以请民间艺人进行当地舞蹈的表演,让学生在现场感受着浓厚客家文化氛围,并深深地被客家文化所吸引。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对中华传统客家文化的了解,更好地将客家文化与学前舞蹈教学融合在一起。另一方面还能够提升学前舞蹈教学的质量与效率,让学生真正接受并理解学前舞蹈教学,而不是机械地模仿教师的动作。 (三)组织学生到有关地区参观客家文化 除了将客家文化的民间艺人请到学前舞蹈教学的课堂之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到有关地区参观客家文化。对很多学生来说,客家文化是非常陌生的、新鲜的,就像是一个她们从未接触过的世界,他们不断地想要通过各种方式对客家文化有更深层次的了解,而教师就是要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组织他们去周围的地区参观客家文化,使学生身处于客家文化氛围当中,切身实际地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通过与客家人的沟通与交流收集与舞蹈相关的文化信息,了解客家人口中真实的客家文化,这样才能更好地融入舞蹈中[5]。 (四)对客家文化进行传承与保护 每一个地区的地域文化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需要被传承和接受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人都逐渐忘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更不用说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了。客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该被人们所熟知。中职院校的教师应该积极地将客家文化与学前舞蹈教学相融合,选择客家文化中的精华部分进行应用,让学生自己去搜集与客家文化相关的资料,在交流的过程中真正接受客家文化,利用客家文化进行学前舞蹈教学的创新,在丰富学前舞蹈教学内容的同时,对客家文化进行传承与发展[6]。 综上分析可知,每一个地区都有属于自己的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客家文化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国际上也是广为流传。将客家文化与学前舞蹈教学相融合对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提升中职院校的教学成果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教师也不能够完全照搬客家文化,还是应该深入地对客家文化进行分析,将客家文化中的精华融入学前舞蹈教学中,让客家文化走出地域、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曹秀秀.地域文化与中职学前舞蹈教学融合对教学产生的作用分析[J].明日风尚,2016(6):218. [2]袁茵.试论地域文化与学前舞蹈教学的融合[J].山东社会科学,2015(S1):131-133. [3]鞠小萌.试论地域文化与学前舞蹈教学的融合[J].文教资料,2014(25):58-59. [4]金欢.地域特色文化与高校学前教育舞蹈教学融合策略分析[J].青春岁月,2015(11):118. [5]王瑛.中职学校学前教育舞蹈教學之我见[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S2):151-152. [6]陈岩,李洁.地域文化融入高校学前教育舞蹈教学的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8):194-195. 编辑 陈鲜艳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