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先天性唇裂早期手术修复后继发鼻畸形的Ⅱ期整形临床研究 |
范文 | 王冲 【摘 要】 目的:探讨先天性唇裂早期手术修复后继发鼻畸形的Ⅱ期整形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先天性唇裂早期手术修复后继发鼻畸形患者62例,分为II期组和III期组,均使用综合方式手术修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满意概率。结果:II期组的有效概率高于III期组(P<0.05);II期组的满意概率高于III期组(P<0.05)。结论:在先天性唇裂早期手术修复后继发鼻畸形的患者中,通过实施Ⅱ期整形帮助患者纠正自身,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 先天性唇裂;早期手术修复;鼻畸形;Ⅱ期整形 先天性唇裂畸形属于唇裂的一种,有较多患者在患病期间出现不同程度的鼻畸形,临床中整形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先天性唇裂早期手术修复后继发鼻畸形的发病率会比较高,为了帮助患者更加自信的生活,唇裂修复术后鼻畸形会使用美容的方法和观点进行[1]。在本次研究过程中,选取2017年6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先天性唇裂早期手术修复后继发鼻畸形患者62例,均使用综合方式手术修复,帮助鼻外形恢复,同时也可以帮助患者提高满意度,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先天性唇裂早期手术修复后继发鼻畸形患者62例,II期组31例,男18例,女13例,年龄12-23岁,平均年龄(16.8±3.3)岁,其中双侧唇裂鼻畸形的患者有11例,单侧唇裂鼻畸形的患者20例。III期组31例,男14例,女17例,年龄13-22岁,平均年龄(18.1±3.0)岁,其中双侧唇裂鼻畸形的患者有12例,单侧唇裂鼻畸形的患者19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综合方式手术修复。 (1)实施麻醉:患者长线仰卧位,将头部后仰,经过口腔进行插管实施全麻,或者使用术区局部浸润麻醉和双侧眶下神经阻滞麻醉。(2)矫正鼻小柱、鼻尖、鼻翼,在鼻尖和鼻翼的的边缘连接成为一个弧形的切口,并将大翼软骨分离,手术中将相关位置显露清楚,并将患侧大翼软骨内侧脚切断,之后将大翼软骨间隙和弓背部组织充分的游离,两侧大翼软骨在中线贯穿中缝合,将软骨上提并矫正到和健侧位置并固定,帮助鼻尖和畸形的鼻翼矫正,如果是鼻小柱较短的患者,可以实施V-Y成形术进行纠正,如果此方式对患者没有效果,可以置入多孔高密度材料聚乙烯材料或者自体软骨在鼻翼、鼻小柱中,可以起到支撑的作用,增加治疗的效果。(3)对鼻中隔歪曲进行矫正。将双侧的鼻中隔软骨以及鼻翼软骨进行分离,并直观的面对患处,鼻中隔软骨下端中将鼻中隔软骨离断,并将下端一部分软骨剪去,并固定到鼻中隔软骨中间。(4) 如果患者为鼻底、鼻孔畸形,鼻翼有较为严重的坍塌,矫正方式为:如果是鼻翼坍塌严重,大翼软骨的外部会向下移位,并且鼻基底也会发生宽大的畸形,需要将患侧的大翼软骨内侧脚后矫正,同时还需要将大翼软骨外侧脚松解,根据患者的情况设计V-Y,实施皮瓣进行塑形改造,促使没有张力的情况下上侧矫正、复位靠拢等。如果患者患有齿槽裂,并且鼻基底存在宽大畸形,鼻翼会坍塌的较为严重,在推进皮瓣过程中,将鼻肌束起始处将患侧的鼻肌离断,移位到正常状态后缝合、固定在前鼻棘处骨膜,帮助塌陷畸形得到改善。还有部分患者会发生鼻孔宽大,所以需要在鼻底处切除合适的菱形组织,之后缝合,鼻小柱如果发生歪斜,并且鼻孔大小不对称时,可以使用对偶三角形皮瓣转移术进行调整。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显效:对患者的面部进行观察,手术后没有较为明显的瘢痕,口裂和鼻基底线一致,鼻尖居中形态圆;对患者的鼻底进行观察,两侧的鼻孔、鼻翼对称,鼻形态呈现直角三角形。有效:患者脸部有较小的疤痕,可以恢复;鼻尖和鼻底观察,均在恢复。无效:效果没有预期的理想[2]。 (2)比较两组满意概率。满意:患者的鼻尖、面部均处于对称状态,根据随访矫正的形态保持较为持久;基本满意:基本对称,矫正的形态良好;不满意:以上条件均未达到[3]。 1.4 統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18.0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进行X2(%)检验,计量进行t检测(x±s)检验, P<0.05提示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2.1 II期组的有效概率高于III期组(P<0.05),具体见表1。 2.2 II期组的满意概率高于III期组(P<0.05),具体见表2。 3 讨论 在临床中,单侧唇裂鼻畸形的表现分为:鼻中隔歪偏、鼻尖不正、鼻孔形态大小异常、鼻小柱短歪、患侧鼻底宽大、患侧鼻翼下陷偏位等。如果是完全性的双侧唇裂鼻畸形,病情会更加复杂,鼻基底部会发生缺失,上颌骨也会发育不良,鼻尖坍塌,鼻小柱歪斜等,也有的患者发生鼻翼下陷,形成较为严重的水平外展形状。这种疾病呈现多样性,并且治疗过程中呈现困难性、必要性,所以在目前临床中矫正鼻畸形也是整形外科中较为困难的课题,需要更多的研究去证实。 有偏斜的鼻中隔复位纠正。手术后人工生物材料支架或者软骨的形状、位置会保持的较为稳定、持久,这对于手术后维持正常的状态有一定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在先天性唇裂早期手术修复后继发鼻畸形的患者中,通过实施Ⅱ期整形帮助患者纠正自身,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姜婵媛, 麻恒源, 郑益略等. 唇鼻肌肉第一副张力线组重建技术修复唇裂术后继发鼻槛畸形[J].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18, 34(11):918-923. [2] 刘启宇, 李养群, 唐勇等. 尿道下裂术后继发畸形及修复[J].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18, 34(8):593-597. [3] 林琳, 蒋海越, 杨庆华等. 先天性耳廓畸形的早期非手术治疗[J].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18, 34(3):197-20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