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影响大学生就业观的因素及优化路径 |
范文 | 张宗芳 摘? 要: 当前大学生就业观的主流是好的,符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但由于大学生就业观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着诸多误区。构建大学生就业观是一项基础性与系统性兼具的“利国、利民”工程,必须依靠个人、家庭、高校、用人单位和政府等多方力量联动协同发力,为创造有利于大学生的就业环境和就业条件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只有相互配合、相互联系,发挥各自的优势,才能有效促使大学生就业观的问题得以标本兼治。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观; 影响因素; 优化路径 “大学生就业”一直以来是社会的焦点、热点,受到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家庭等各方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它是指大学生在高校通过系统、规范的培养,在相关专业方面习得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取得了相应的毕业资格证书,具备了基本的就业能力和条件,通过签订就业协议进入工作领域的过程。大学生就业观对我国发展战略的实施、社会的稳定运行、家庭及個人的幸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研究影响大学生就业观的因素及优化路径,可以客观、有效的了解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真实问题,并为构建大学生科学、多元、理性的就业观提出系统化的方案。 大学生就业观一般是指大学生在毕业时通过什么方式就业、在哪里就业、就什么业的认知和心理价值趋向。大学生就业观受到多重因素影响,既有内因,也有外因,是主客观两方面共同力化的结果。 一、影响大学生就业观的因素分析 “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1]大学生就业观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受到主客观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主观因素 学历层次水平、就业信息掌握度、心理成熟度、认知水平高低、能力素质强弱等都对大学生就业观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心理成熟度、认知水平高低、能力素质强弱是影响就业观形成的主要因素。 1. 个人心理 心理学认为:一个成熟稳定的心态有助于个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在毕业季就业期间往往会产生心理问题,这势必会对其就业观产生负面影响。在就业过程中,大学生由于缺乏理性的思维和成熟的眼光,导致他们屡屡受挫,出现不同程度的浮躁、焦虑和恐惧等心理障碍。尤其是在就业中经过多次碰壁之后,使一部分大学生变得失去信心、意志消沉、不敢面对现实,由此变得一蹶不振。就业期间还会出现心理矛盾的状态,主要表现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期望与能力的矛盾、社会与自我的矛盾等,表现在现实就业时往往摇摆不定,拿不定主意左右为难。 2. 个人认知水平 自我认知理论认为:个人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就会产生自卑或骄傲,从而导致决策失误。大学生在就业中准确定位自己的过程也是将自身就业意向与就业实际的可行性结合起来的过程。同时,这个过程也是实现知、情、意、行统一的过程。一般情况而言大学生受过良好的教育,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能够对自我进行较好的认知。但实际情况是大学生受到诸多外界因素的干扰,尤其是进入纷繁复杂的社会以后导致大学生对自我认知不足。除此之外,大学生对社会认知的过程也是自我认知、评价、定位的过程;社会实践是社会认知的主要来源。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2]一些大学生置身在学校的象牙塔中,所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较少,缺乏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对社会的认知停留在表象层面,没有深入到内部实质。 3. 个人能力素质 随着普通高等院校办学规模和招生规模的扩大,学校教学任务负担加重,普遍偏重理论知识教学,而实践培训相对弱化,由此导致大学生个人综合能力素质普遍走低。同时,一些大学生步入大学校园以后,不注重个人能力素质的锻炼和塑造,把学校当做“休闲娱乐”的场所,因而步入社会以后发现个人能力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差距较大。 (二)客观因素 大学生就业观不仅受个体影响,而且受到整个社会内部运行因素的影响,具体分析主要包括家庭、高校、用人单位、政府等四个方面。 1. 家庭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C.H.库利认为:家庭是社会的“初级群体”,家庭在个体社会性和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形成具有基础性和初始性作用。父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在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中有着特殊的影响。父母以及家庭其他成员对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不同的家庭背景、价值观念以及对社会的认知,在对大学生选择就业上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对于大学生而言,就业是人生中的大事,它不仅仅取决于个人的意愿,家庭尤其是父母对于大学生就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一是就业的选择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为人父母最真实的心里期盼。对于大学生人生的第一份工作,父母必然给予了较高的期望。一些家长受旧思想、旧文化的影响,认为工作职业有高低贵贱之分,尤其是困难家庭的家长,更希望子女能出人头地,改变家庭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父母将过高的期望值灌输给自己的子女,反对他们去农村基层普通一线工作,由此导致了把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作为子女就业的不二选择。二是地域的选择上:从父母的思维惯性来看,在大学生就业地域的选择上,一些父母想让子女去沿海发达地区或是大城市,而不愿让子女去欠发达的边远苦寒之地;另一些父母则想让子女留在身边,不愿让子女远走他乡。对城市的大学生而言,他们一般有较好的家庭环境,父母不愿他们去欠发达地区工作;对于农村的大学生而言,父母让其留在大城市,认为可以改变家庭的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并且认为这是有“面子”、有“出息”的象征,如果去边远苦寒地区或是回到农村就会被认为是平庸无能的表现。 2. 高校 在为社会输送人才上,高校取得了实效性成果,但高校自身存在的一些现实性问题也实际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观。一是实习和实践环节教学和学生在课堂中参与度不够。“2013年、2014年、2015年分别有70%、68%、68%的学生认为:高校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3]高校本身偏重理论化教学,对于学生的实习和实践环节教学重视程度偏低。从教学时长上看,理论化教学所占的比重明显高于实习和实践环节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上,课前学生没有必要的准备;课中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较少,甚至出现了上课老师与学生互不理睬的尴尬局面;课后学生实质性和有效性的任务也相对较少。学生课余时间,学校组织相关的学习活动。实践上,学校安排的见习、实习成了学生游玩的好机会;见习、实习过程浮于表面敷衍了事达不到见习、实习的目标效果,真正有价值具有塑造性和锻炼性的实践活动少之又少。二是课程内容与专业设置不合理。一些高校为了扩大招生规模,开设的基础研究性专业质量不高;同时,高校的课程内容设置和讲授方式已经明显落后,致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造成部分毕业生很难满足招聘单位的要求,就职碰壁。提升高校的课程质量和优化专业设置已是高校不可回避的问题。三是高校就业指导体系不完善。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内容陈旧单一,从质量结构和数量体系上都不能有效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就业班级会议只是“动动嘴皮子”走形式,会议实质性的内容没有落到实处;就业指导人员配备有限、专业性不强,对于大学生就业指导缺乏明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这些都从客观上给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建构积极的就业观带来了负面影响。 3. 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的用人需要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坚定的指向性,用人单位的选人、用人“尺度”对大学生就业观形成起引导作用。近年来,受不良风气影响,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选用存在一定的偏见。一是看重学历。用人单位对于初入社会的大学生了解还不够深入,在用人标准上“唯学历论”,认为学历越高能力就越强,毕业院校名气越大素质就越高,这对大学生就业观产生了负面影响。二是性别歧视。部分用人单位考虑到用人成本和风险,歧视女大学生,在招聘广告上堂而皇之地写着“只限男生”。这些导致女大学生在毕业时承受着比男大学生更大的心理压力。三是地区限制。部分用人单位考虑到工作的便利性和防止刚培养起来的新人跳转工作,便采取地区限制,在招用大学生时,只限本地户籍,这严重损害了外地大学生的利益。 4. 政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制度先后经历了“统包统分”、“双向选择”、“自主就业”三个阶段。”[4]国家的制度政策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平台。但一系列就业政策难以落实到位,配套措施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群体就业。我国在人事制度上总体较好,但企事业单位的劳动人事关系、档案管理、户籍管理等,与大学生就业市场化机制不协调。例如:一些大学生找好就业单位以后再办理报到手续时,档案关系、户口迁移等环节不能得到有效的支持。除此之外,媒体舆论的负作用。 当前大众传媒对于社会就业信息正能量的传播更加广泛,但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也不乏有一些“弱能量”的东西将大学生引入就业的误区。 二、当代大学生就业观优化路径 构建大学生就业观是一项基础性与系统性兼具的“利国、利民”工程。当前,大学生就业观正处于新旧转折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在我国进入了新时代以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多变。大学生就业观的重构,在个人做出相应努力和调整的同时,也需要家庭、学校、用人单位、政府等社会客观方面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因此,对于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的重构,必须注意主观与客观方面相互配合,相互联系,共同努力,才能有效构建起大学生科学、理性、多元的就业观。 (一)个人 1. 转变就业观念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就业心态。“所谓自我教育就是教育对象自己教育自己,自觉接受积极的影响,完善自己的思想品德和个性特点的自主构建活动。”[5]一方面,面对就业压力,要敢于竞争,不怕挫折,勇于展现新时代新人的新风貌;同时,也应调适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根据自己的实际,找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另一方面,要树立自信心。大学生应当树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心,不应过分计较一时的得失;自信的人在用人单位招聘时,能够从容应对,从而更容易被录用。大学生在择业时,应体现自我与社会的双重价值,树立高尚的社会责任感。革命导师马克思对青年就业指明了方向:“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6]因此大学生心理对就业的认识不应停留在表面,只考虑如何实现自我目标,而是应当树立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回报祖国的就业心态。其次,应降低就业期望值,从就业向创业转变。现在的高等教育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当前的就业环境也与以往大为不同,大学生对就业的期望值应符合就业市场的发展态势和客观现实;同时,要变就业为创业,开拓新的就业空间,大学生不能将期望完全寄托在“求职上”,也要有勇气自己“创立事业”,变通就业方式,实现就业途径的多样化。 2. 全面提高能力素质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大学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多样的就业环境,要想赢得就业先机,就必须注重自身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提前做好就业准备。首先,应培养健全的人格品质。未成才,先成人,成人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品质决定一个人的能力。一个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应具备自强、自信、忠诚、敬业、好学、团队精神和大局观念等基本品质。品质上不过关的人,即使专业素养再高,用人单位也不敢委以重任;而品质健全的人走到哪里都受到人们的欢迎。因此,大学生应严格要求自己,培养健全的人格品质。其次,注重学习专业知识和锻炼创新能力。专业知识是大学生个人能力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比较看重的一面。如果没有好的专业知识素养,将来在工作中面对复杂的情况将难以应付,所以大学生应将提高自身专业知识能力摆在突出位置。同样,创新能力也是个人能力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能力的提高需要深厚而广阔的知识做支撑,需要科学的思维方法。然而,创新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大学生应当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创新性的活动,慢慢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再次,培养实践动手能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古训告诉我们,实践动手能力是大学生应当必备的一个能力。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成绩优良,到了社会上却举步维艰,这就是因为严重缺乏社会实践动手能力;而恰恰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实践动手能力。最后,培养职场能力和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俗话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大学生提高能力时,应为职场上的长远发展打好基础。对职场规则有深入了解的人,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职场能力不可或缺的部分。 3.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理想。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可从三方面入手:首先,正确认识和分析自我。大学生对自我正确认识需要一个过程,因缺乏社会阅历,所以不能客观地认识自我。大学生应当同父母、老师、同学进行深入交谈,以全面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从而发挥优势弥补短板。其次,设定职业生涯目标。在目标设定上,应从客观实际出发,确定的目标不能“高不可攀”和“触手可及”,要讲求适中原则,要提高近期、中期、长期目标的融合度和协调度。最后,要掌握市场信息,修订职业生涯规划。信息不对称理论认为:掌握更多信息源的人往往比信息贫乏的人更处于有利的地位。因此,大学生要关注社会的发展动态,主动收集就业信息。社会的就业形势与就业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因而职业生涯规划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不断审视内外环境的变化,不断地修订,以调整自己前进的步伐。 (二)家庭 家庭是人生发展道路上的力量之源,当子女从学校毕业,进入社会寻找人生真正第一份工作时,家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做好大学生就业观重构工作,家庭因素必不可少。 1. 加强对子女的就业教育 家庭作为社会最基本的单元,是学生启蒙教育的地方,家庭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地位特殊,作用突出。家庭文化教育和生活方式是构建学生就业观的基石,关系到学生的终生成长。尤其在大学生受高等教育期间,家庭仍对大学生就业观的教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原因在于,一是大学生虽已成年,但心理、三观仍不成熟,需要有丰富人生阅历的成熟三观作指导;二是家庭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新时代出现新情况的客观要求,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教育不再是学校单方面的独奏曲,而是需要多方配合的交响乐,特别是家庭的作用。所以,家长应当在子女未成年时期就开展就业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帮助其树立科学的就业观。 2. 提高就业、创业支持力度 受传统观念影响,一些家长会将职业划分为三六九等,认为子女读了大学,就应留在大城市、大单位,并且工作要体面、待遇好。家长要摒弃旧的思想观念,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跟上时代的步伐,了解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与子女的就业能力,设置合理的期望值,对子女的就业采取理性支持的态度。同时,自主创业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家庭对大学生的创业起着最基础的作用,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要充分利用家庭的优势条件支持子女的创业活动。 (三)高校 “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向社会成员传授系统的价值观、社会规范、生活技能、科学知识的制度化机构。”[7]学校是学生的知识、能力以及对社会认知的主要来源。而在高校的学习生活是学生就业观形成的最重要时期,因此必须加强高等教育改革,以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 1.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要加强学习和实践环节教学。推进教学方式和手段的改革,高校教师讲授内容要有新度、宽度、深度,吸引学生听课,并且改变以往灌输式教学,要与学生互动讨论,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强化实践教学,高校应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就业能力出发,提高校园活动举办的数量和质量。完善大学生专业见习、就业实习制度,强化见习、实习过程管理,实现见习、实习目标。其次,优化课程内容设置。高校在课程结构的设置上要突出多元化,与市场需求和时代发展特征相结合。“面对毕业生就业的不确定性,大多数高校的对策是增加学生的选修课,并试图以此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克服专业教育的片面性和行业定位的僵化性。”[8]要协调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的比例。同时,要开发网络课程,利用“互联网+”发展的契机,打造和构建一批精品课程,实现线上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融合。最后,深化专业改革。高校专业改革应当把握时代的脉搏,要以极大地勇气和创新精神为专业设置铺就一条新的道路。更新专业设置理念,放宽学生对专业的选择权,强化专业设置的科学性、预见性、灵活性和社会适应性,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要符合当下的要求,还要满足未来的发展。 2. 完善校园就业招聘方式体系 完善的就业方式体系,可以为大学生创造可靠和良好的就业氛围,使大学生的就业更加顺畅。首先,应完善校园招聘机制,在校园招聘会前要做好用人单位的宣传工作,使毕业生全面深入地了解用人单位的性质、需求以及其他基本信息;在校园招聘会中高校要积极地促进毕业生与用人單位的衔接,做好信息沟通保障工作和后勤服务工作;在校园招聘会后应及时准确地做好就业信息反馈工作,为下次校园招聘会的开展总结经验。其次,应全力打造网络化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在现实的招聘中因为毕业生个人心理障碍等种种原因,不能实现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有效沟通;高校应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校园招聘方式,利用网络信息服务平台为大学生创造便利化的就业途径;通过对用人单位的资格审查和大学生个人资料的审核,以实现用人单位招聘和毕业生就业信息的有效对接,达到双赢的局面。总之,高校要构建网络招聘与现实招聘一体化新格局,不断完善校园就业招聘的方式体系。 (四)用人单位 1. 转变用人观念,实行有效招聘 大学生就业观的问题与用人单位的影响有一定的关联,因而要解决现存问题,促进大学生就业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用人单位应转变用人观念,实行有效招聘。现实情况是,大学生就业叫苦连天,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甚至难以就业;同时,用人单位叫苦不迭,难以招到合适的人才,存在严重的岗位空缺和人才与岗位不对称的现象。这其中与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不无关联。因此,一方面,用人单位应着手改变“高消费”的人才使用模式,针对自己所提供的岗位的职能挑选合适的人才,将人才安排在正确的位置。另一方面,要建立科学的人才竞争机制,剔除相应岗位上不合适的员工,以腾出更大的人才聘用空间。用人单位应给予大学生就业的机会,共同打造一个锻炼平台,让大学生能有机会在工作中成长、成熟,打造一个社会型的有效就业保障平台。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人才的真正用处,才能真正留住人才,提高人才招聘的成功率,消除岗位空缺的现象。 2. 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公平的竞争环境能够使大学生真正发挥才能,实现其就业的价值。用人单位要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首先,在招聘前明确聘用的条件和规则,不对女大学生以及外地大学生设置聘用障碍;其次,在招聘中要考察大学生个人的综合能力,不为学历和名校至上,坚决杜绝各种“关系网”;最后,在录用后要给予刚刚进入单位的大学生同等的锻炼机会和福利待遇,避免出现冷落新人的现象。总之,用人单位应构建大学生聘用公平竞争机制,在招聘的过程中实现招聘制度、信息的公开化、公正化和透明化,切实为大学生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五)政府 大学生就业不仅涉及个人发展,而且牵涉社会各方面的利益。政府应通过政策制定、机制保障、舆论导向等手段,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切要害,促进大学生形成科学、多元、理性的就业观。 1. 完善国家就业政策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9]这说明了就业政策、就业培训、就业服务在大学生就业观形成过程中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政府要在加强宏观调控、促进就业需求和规范市场秩序等方面发挥政策引导和积极调控作用,充分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功效,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解决。首先,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形成合理的市场就业机制。其次,通过政策扶持,吸引人才到相关地区、领域、行业建功立业。例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百万人才進海南行动计划”等。 2. 建立健全就业保障机制 “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使我国法律制度大踏步向前发展。但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还稍显不足。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党要关心和爱护青年,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9]因此必须促进就业法律保障机制的完善,制定专门性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制度。除此之外,要完善社会就业保障制度,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建立“安全网”。同时,现有的人事档案制度在人才流动方面有许多弊端,需要进一步健全人事档案制度,切实解决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制度性问题。 3. 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 主流媒体是党和政府对外发声的工具,是宣传国家政策的排头兵。主流媒体的宣传具有示范性、时代性、导向性的特征。要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主流媒体的声音,深入宣传党和政府有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使大学生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等契机,到基层重点地区、关键急缺领域、现代基础行业就业创业。同时,要唱响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民族精神为核心、以时代精神为重点的主旋律,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1. [2] 本书编写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62. [3] 麦可思研究院. 2016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183. [4] 文丰安. 新时期影响大学生就业观形成的因素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07):28-34. [5] 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等.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72. [6]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9. [7] 卢勤. 个人成长与社会化[M].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121. [8] 李钦奉. 从高等学校专业看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03):131-133. [9] 习近平在十九大上的报告全文发布[N]. 人民日报,2017-10-18(0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