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微课在技师院校电气教学中应用的误区及优化策略
范文

    李英豪

    摘 要:众所周知,微课虽然是一种较为简单的新教学方式,但是高质量内容的制作却并不简单。当前微课已经在技师院校电气专业教学中得到了应用,不过在对微课的应用效果了解后发现,并没有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主要是一些教师在应用微课的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本文将对这些误区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微课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微课 ?技师院校 ?电气教学 ?误区 ?优化

    所谓的微课,简而言之就是针对某一个知识点的精简讲授,寄托于丰富的互联网资源,为学生带来了更加丰富的学习内容,以及便捷的学习方式。但一些教师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对微课产生了一些错误的理解,导致微课被错误地应用到了电气教学中,影响了学生最终的学习质量。只有弄清楚当前电气教学中微课应用的误区,教师才能更好地运用好微课,为学生制作更为精良的微课。一、技师院校电气教学中微课应用的误区1.认为微课程适合所有课堂的教学

    一些技师院校电气专业的教师认为微课形式简单,正适合将课本中的各种知识点进行总结,因此在运用中忽略了微课的本质是针对某一知识点展开的教学,错误地认为微课适用于任何知识点的教学。比如高数的教学中,数学教师为了让学生能一次学会多个知识点,会将几个比较简单的公式同时放到一个微课中去,认为这样学生就能同时学习好这几个公式。还有一些教师会将一些分散的理论知识也做成微课的形式,认为微课解决了他们总结分散知识点的难题。因此一些电气专业的教师,会在教学中乱用微课,将所有自己认为可以采用微课教学的内容,都做成微课上传到网络上。2.认为微课是课堂的分解

    很多电气专业的教师,都会将微课当做是对课堂的分解。认为微课就是将自己平时的讲课内容,分成不同的段落进行教学,因此在教学中依旧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比如,一些教师制作的微课,就是自己站在讲台前,或者电子屏幕前讲课,没有其他的辅助道具,没有装饰,也没有设置字幕。微课从開始到结束,就一直保持着一个画面,这很容易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另外,教师在讲授中也主要是理论的讲述,很少会加入一些案例,听起来就像是看着剧本在念台词。在缺乏案例教学、多元化素材、丰富教学资源的同时,教师又用枯燥而呆板的语言“激励”,学生对微课的学习失去了兴趣。3.缺乏对知识点的延伸

    在微课内容的制作上,一些技师院校电气专业的教师主要是以课本上的知识点为主,很少会为学生加入网络资源,也很少会针对某一知识点做出一些延伸。微课是针对某一知识点的教学,但加入一些与整个知识点相关的课外延伸,会更利于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以及激发学生自己的课下进行延伸学习。比如针对某一个电气自动化设备制作的微课,教师只是将一些基础知识点进行了讲解,对于在操作中会遇到的问题却没有进行解释或扩展。但实际上,这台电气自动化设备操作中的问题,也包括在其自身的知识点之内,因为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的确有可能会因为自己的操作不当出现问题。教师不能为了体现微课的针对性,而删减与这一知识点相关的关键内容。4.华而不实

    对于微课来说,自然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化,才更容易吸引学生。但这并不是说,教师需要过多的重视微课的形式,而忽略了微课的内容。一些教师为了让自己的微课看起来很震撼,往往会加入很多没有实际用处的元素,不仅占据了微课的时间,还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并不是说教师不能加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元素,或对微课进行良好的设计。而是不能让形式大于内容,因为微课的主要功能还是教授知识,教师可以用良好的设计衬托微课的内容,却不能将其作为主要内容。另外,一些教师会奉行“拿来主义”,将其他教师制作的微课直接拿来用,而不是在参考这些微课的基础上,基于本班级教学的实际情况再进行创新。如此一来,学生所看到的微课内容,很有可能和自己所学的知识存在一定出入。且不同学校、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同,照搬而来的微课虽然内容大同小异,但却可能不适合本班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二、微课在技师院校电气教学中的优化策略1.合理的创新微课

    所谓的合理创新微课,指的是在对微课创新的过程中,不宜过度地注重创新而忽视了微课内容的制作。首先,教师可以在讲授方式上进行创新。以电力电子变流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为例,本门课程中会有一些理论知识点,教师在对这些理论知识点讲解的时候,可以参照网络上比较有名的一个考研教师张雪峰。张雪峰的讲授内容虽然也是一些干货,而且是主要针对考研的学生,但是其言语十分有趣,经常能逗笑学生。因此无论是一些想考研的学生,还是网友都很喜欢看他讲课的视频。笔者发现,张雪峰老师的讲解,不仅语言幽默,笑点十足,而且需要涵盖的考研重点也没有忽略,并清晰地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究竟适合考哪个学校的研究生,又需要做哪些准备。教师在对本课程的理论知识讲解时,就可以适当地参考张雪峰老师的讲授方式,加入一些幽默的语言,进行一些有趣的对比等。这样学生就会觉得教师的讲课风趣幽默,自然也就愿意多听几遍。第二,微课形式的创新要合理。教师应减少一些浮夸能分散学生注意力元素的加入,不能因为各种元素的加入,而使微课看起来很乱。第三,在借鉴的同时进行创新。对于网络上的资源和微课,教师可以借鉴,但应根据本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选择的借鉴。同时基于本班级学生的学习习惯,对借鉴的部分进行个性化的设计,以让微课的内容最为符合本班级学生的教学。教师要有自己独特的教学切入点,而不是一味地挪用他人的微课。2.有选择地通过微课展开教学

    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确定其是否适合采用微课的形式进行教学。一些独立且较短的知识点,并不适合采用微课;一些更多是需要学生实践的技能,也更适合采用实践教学,而不是微课教学等。因此教师对于微课的使用需要慎重,例如,对于某一台电气设备操作的讲解,教师就可以通过软件制作出这一设备,将其操作要点进行动态展示,这样学生就能一边观看微课,一边进行实践操作。另外,除了自己入境之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微课的制作中来。比如,教师制作的微课内容需要有人进行实践,教师则可以让学生帮助自己完成;教师也可以将微课的制作,作为学生的课后作业,学生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不仅能更清晰地掌握微课中的知识点,更具备了一定的精简知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选择地应用微课,还包括教师的授课方式,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和在课堂上讲课一样,不能只采用讲授式教学。总之,对微课的应用,教师不可盲目的随意运用,而是基于对教学内容的考量选择是否用微课进行教学,以及选择怎样的微课呈现形式。

    3.发挥微课的引导和延伸作用

    加强微课的引导和延伸作用,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加强微课的引导主要包括:根据不同的时间赋予微课不同的功能。比如对于课前预习的微课,教师在微课的最后要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的探索,而课后的微课则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课外知识。这是因为,课前学生探索课本上的内容,有利于其在课堂上更好听讲;而讲课结束后,学生一定大致掌握了本節课的知识点,需要通过延伸知识丰富自己对本节课的学习。教师在微课结束时进行引导,并告诉学生探究的路径,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使下,学生会主动进行探究。加强微课的延伸作用,则指的是适当地在微课中,加入一些与所讲解知识点相关的延伸知识,以起到引起学生好奇心,和满足学生求知欲的作用。比如对概率统计这一课程的学习,教师就可以加入一些概率统计在本专业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概率统计对本专业的作用。这样一来,学生在课下就会对概率统计和本专业之间的联系进行探究,并尝试通过概率统计解决本专业中的一些问题。4.提升微课制作水平

    提升微课的制作水平,是技师院校电气专业教师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因为微课制作的不够精良,已经影响了学生在微课中的学习成果。提升微课制作水平的两个方面为:一是微课的技术水平。当前很多电气专业教师都缺乏较高水平的微课制作能力,因此教师应主动参加一些微课制作培训的课程,以及一些微课制作软件、平台的使用。熟练地掌握各种微课制作软件,在制作出精良微课动画的同时,提高微课制作的效率。二是提升微课内容的制作水平。教师应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精简缩写能力、提取能力等,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比较复杂的知识点进行浓缩,将重点知识提取出来,并以较强的逻辑将知识展示出来。这样微课的时间才能最短,学生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最关键的知识点,并有逻辑、有系统的掌握。三、小结

    微课虽然短小精悍,但也正因为这一特性,更需要教师对微课的内容进行精心的筛选和规划,以确保学生能通过微课有针对性而又全面地掌握微课中的知识点。另外,在设计上也尽可能的具备趣味性,但不应为增加微课的趣味性,而忽略了微课的内容。教师可以在一些微课制作平台上下载一些微课模板,借助一些制作工具进行微课的制作。微课应用中的误区众多,教师在实际应用中应多加注意,及时改正和创新。参考文献:

    [1]王磊.微课在网络综合布线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学文摘,2015(11).

    [2]谈潘攀.将微课应用于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几点思考[J].科教文汇,2014(16).

    [3]梁少刚.微课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视界,2014(19).

    [4]陈子超,王玉龙,蒋家傅.当前微课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教育技术,2015(10).

    (作者单位:邢台技师学院)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1: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