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反流性食管炎复发率的影响
范文

    周思吟 王振伟

    

    【摘要】目的:探究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反流性食管炎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72例反流食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将采用质子泵抑制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将采用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以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进行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并进行9个月的随机访问,对比两组患者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5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9个月的随机访问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36.11%,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为69.44%,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中,常规的治疗,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反流食食管炎患者效果较为一般,且复发率较高,而使用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反流食管炎患者,能有效的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率,并且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复发率;反流食食管炎

    【中图分类号】R5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5-004-01

    反流性食管炎是指胃和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所引起的食管炎病变,在内镜中的表现为食管溃疡和食管黏膜破损。发病人群主要是中老年人群,肥胖人群,吸烟人群等,反流性食管炎的病因有抗反流屏障遭受破坏,食管酸廓清功能障碍,食管黏膜抗反流屏障功能损害,胃十二指肠功能异常等原因。在临床中食管炎的严重程度和反流情况呈现相关性,临床症状有胸口有烧灼感、反流及胸痛,疾病后期的表现为食管变狭窄,胸口灼烧感会减轻,但患者会出现永久性的下咽困难,严重者会出现食管黏膜糜烂所导致出血,长期如此会导致缺铁性贫血。通过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导致多种消化道发病的主要原因。所有我院通過抗幽门螺旋杆菌对反流食食管炎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72例反流食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6例。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对照组中男19例,女17例,年龄41~68岁,平均年龄(57.29±7.21)岁,情况一般患者23例,严重患者13例;观察组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42~67岁,平均年龄(57.66±7.53)岁,情况一般患者24例,严重患者1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将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方法如下:给予患者口服埃索美拉唑,每次20mg,每天2次,连续服用8个疗程,每个疗程为1周。观察组患者将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抗幽门螺旋杆菌进行治疗,方法如下:给予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口服克拉霉素,每次0.5g,每天2次,口服阿莫西林,每次1.0g,每天2次。

    1.3统计学方法

    通过对患者的研究和临床资料统计,统一将数据归入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运用x的平方比较进行计数资料比较,以(%)表示,如P<0.05则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将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复发率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3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55%(29),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36.11%(13),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为69.44%(2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一。

    3讨论

    以往对反流食食管炎治疗通常采用质子泵进行治疗,但疗效并不理想,且复发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使用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反流食食管炎,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并且对患者后期的并发症复发率也有效的降低。

    综上所述,在临床中,常规的治疗,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反流食食管炎患者效果较为一般,且复发率较高,而使用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反流食管炎患者,能有效的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率,并且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高艳.根除幽门螺杆菌对反流性食管炎疗效及复发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4):79-79.

    [2]刘贞[1],许军英[1].序贯疗法与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及对反流性食管炎愈合率的影响[J].临床内科杂志,2011,28(10):678-680.

    [3]陈晖,陈建勇.序贯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疗效比较[J].福建医药杂志,2013,35(3):94-96.

    [4]李菁.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关系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3):82-84.

    [5]许凤龙.幽门杆菌感染与胃食管反流病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4):145-14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3:3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