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天麻素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临床分析 |
范文 | 李玲 【摘要】目的:探讨天麻素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68例眩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天麻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倍他司汀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LDL-C、TG、T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麻素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临床疗效较显著,可及时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水平,且用药不良反应少,在眩晕症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眩晕症;天麻素;倍他司汀;疗效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5-035-01 眩晕症是指患者机体对空间定位障碍而产生的运动性或者位置性错觉的一类临床疾病,是急诊内科的常见疾病,起病突然,以视物旋转、恶心、呕吐等为主要表现,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及生活质量。目前,眩晕症的治疗方案多样,但疗效不一[1]。本研究中采用天麻素联合倍他司汀对眩晕症患者实施治疗,临床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68例眩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纳入标准:就诊时临床资料、治疗经过完整;眩晕症的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神经内科学分会关于眩晕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能配合护理人员,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总分≥27分。排除指标:入院时生命体征不平稳的患者;入院有各种急性、慢性感染,或通过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内毒素、体液培养)以及腹部B型超声、CT等检查诊断为感染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者,哺乳期妇女、妊娠期妇女、药物有过敏、恶性心律失常者。其中对照组中,男14例,女性20例,年龄35-87岁,平均年龄(63.8±2.1)岁;观察组中,男性13例,女性21例,年龄34-86岁,平均年龄(64.1±1.7)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需进行常规治疗,即提供维生素B6、维生素C、低分子右旋糖酐氨基酸注射液等。对照组予以天麻素治疗:天麻素0.6mg+5%葡萄糖250ml中静脉滴注(如为糖尿病患者加0.9%氯化钠250ml静脉滴注)1次/d,7d持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给予患者倍他司汀片(生产厂家:中国卫材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202006557),每天口服2-3次/d,4-8mg/次,连续治疗14d。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血液流变学指标(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粘度)。疗效判定标准[2]: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显著改善为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改善为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较治疗前无变化,且病情甚至在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对所得数据资料全部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析观察组显效20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97.06%;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82.35%。两组比较差異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分析观察组血细胞聚集指数、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分别为(0.59±0.15)、(4.41±0.98)mPa/s、(0.31±0.04)V/V;对照组分别为(0.73±0.19)、(5.08±0.99)mPa/s、(0.43±0.04)V/V。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情况分析观察组LDL-C、TG、TC分别为(2.61±0.39)mmol/L、(1.48±0.43)mmol/L、(4.19±0.84)mmol/L;对照组分别为(2.83±0.49)mmol/L、(1.81±0.89)mmol/L、(4.79±0.73)m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眩晕是一种运动幻觉,是患者机体的平衡感觉障碍或对于空间关系的定向障碍,主要的临床表现有患者感觉到自身或周围环境旋转以及晃动、摇摆不稳和头重脚轻的感觉。眩晕症不仅有较高的发生率,且还伴有多样的体征形式和较为复杂的伴随症状,病因较多,临床上许多学科基本上都涵盖在内。临床上,引发眩晕的病因很多,有小脑、大脑等器官病变所引起的中枢性眩晕,也有眼部疾患、神经官能症、心血管病变等躯体疾病引发的眩晕。引起眩晕症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椎基底动脉循环量不足,造成机体脑干、小脑和大脑灌流区发生供血障碍,以此引发一过性缺血而致眩晕。 天麻素注射液属于人工合成的单药制剂,由天麻中提取的天麻素制成。天麻即定风草,是一种传统的名贵中药。具有扩张血管、增加脑部的血流量、改善椎基底动脉的供血不足、抑制前庭反射、治疗神经衰弱、镇静、降低血压、改善内耳眩晕症及其他类型眩晕症等作用。盐酸倍他司汀是一种组胺药物,也是临床常用的受体激动剂药物,具有促进机体血液循环、扩张血管的作用;同时盐酸倍他司汀不仅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改善前庭系统的供血功能,还可以有效缓解内耳淋巴细胞的水肿程度,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经过临床研究表明,盐酸倍他司汀在治疗眩晕症时,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较少,可作为治疗眩晕症的主要方法[3]。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血液流变学指标、LDL-C、TG、TC均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天麻素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临床疗效较显著,可及时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水平,且用药不良反应少,在眩晕症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热娜·依马木阿瓦古力·艾尼.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急诊眩晕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7,4(54):10636-10637. [2]王丽萍.盐酸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19):96-98. [3]陈旭辉.分析天麻素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临床疗效[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13):2018-202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