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智慧校园发展瓶颈分析与破解策略
范文

    陈云龙

    

    

    

    摘 ? 要:智慧校园是教育信息化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在现代教育技术和大数据背景下,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内涵和形态的数字化、校园环境的全面感知与智能、校园生活的个性与便捷;是技术先进、覆盖全面、应用深入、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校园信息化生态。随着各地智慧校园创建进度加速上升,智慧校园逐渐进入平台期和瓶颈期,如何破解智慧校园发展瓶颈应成为学校首要思考和探索的关键。

    关键词:智慧校园;学校管理;发展瓶颈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20)13-0081-04

    一、智慧校园热点概述

    2011年1月至2015年8月“智慧校园”关键词搜索指数值保持在400以下,持续了56个月,平均指数值为224;2015年9月至2019年12月,52个月中“智慧校园”关键词搜索指数值一直处于400以上,均值达691,可以看出2015年前后“智慧校园”的关注度的明显变化,2015年9月后,保持着持续热度。(以上数据来源于百度关键词指数)

    查阅国家、省、市、区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都能看到智慧校园的相关内容,有很多地区明确要求到2020年建成智慧校园的数量。2019年9月教育部发布了全国智慧教育八个示范区,在互联网+、区域智慧教育服务供给、智慧评价与测评、泛在学习等教育核心业务层面有了突破性的大跨越。智慧校园持续成为教育业内和全社会关注的热点。

    再从智慧校园创建的技术路线分析,《我国智慧校园建设研究热点探析》[1]以CNKI数据库作为研究的数据源,采用“共词矩阵”法对文献样本进行数据清洗,提取出高频关键词有智慧校园、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RFID、数字校园、信息化、数字化校园、智慧教育、物联网技术等,这些都与当前社會主流信息技术紧密关联。5G校园、AI学情分析、AR实验室、人脸识别等众多前沿热点技术也运用到了学校教育教学之中。

    随着智慧校园创建的不断深入,教育者与社会对智慧校园的期望值进一步升高,智慧校园建设将进入发展的瓶颈期,下面以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以下简称北小)智慧校园创建为例,分别从发展现状、瓶颈期分析和破解策略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二、智慧校园发展现状

    北小智慧校园创建是在学校“十三五”教育信息化规划顶层设计的基础上,以中央电教馆信息化规划课题为理论支撑,构建基于大数据的学生成长过程评价的信息化总体架构。创建中努力对照《南京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评估细则》,并结合了心心相印、情智共生的校园文化。学校信息化软、硬件环境全面升级,建设有师生基础数据库和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对接区教育政务平台、教学云平台、校园云盘、物联网平台等,这已经成为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师生信息化使用频次和能力有显著提高。我校智慧校园可以概括为一个平台、五大体系,即以云计算、物联网技术为依托的校园综合管理平台,智能教学、集团教研、移动管理、特色课程、智慧物联五个体系,运用大数据、云计算、智能感知与识别等技术,把学校打造成智能开放、特色创新、深度融合的校园,努力使北小智慧校园处于领先地位,成为教育创新的实践者和引领者。图1是北小智慧校园框架和架构。

    三、智慧校园发展瓶颈分析

    教育信息化2.0时代,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改变传统教育模式,让学习者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学习知识转变,把教育模式由“教为主”向“学为主”转变,实现“个性化学习、差异化教学、泛在式学习、群智化学习、协作式学习”的智慧教育模式。对照这一愿景笔者认为我们离真正的智慧校园还有很大差距,现阶段正处在一个瓶颈期。具体表现在三个层面:

    1.管理层面

    (1)管理决策科学量化意识不高。我国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并在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呼唤下,奏出时代强音。这就更需要我们教育者深度分析当前教育内外复杂的综合因素,需要有更科学的决策工具,美国新媒体联盟自2002年起就开始每年发布K12“地平线报告”,以数据分析技术方式研究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中的发展趋势和带来的挑战,并进行相应的解读,预测未来1~5年间影响教育领域教学、学习以及创造性探索的相应的新兴技术。再回顾我们当前基层的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能常态科学运用教育数据决策学校发展的还不多,学校管理层面主要还是依靠校长(或管理团队)自身教育经验和对教育形势的认识进行决策,以确定学校发展的方向和主要项目。在江苏省中小学校长决策力调查中,有29.4%的校长表示决策时是以领导班子的决定为主。只有8.7%的被调查校长表示,在进行重大教育管理决策时,会邀请第三方专家进行论证。[2]

    (2)优质教学资源建设教师参与意愿不足。大力推进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国家已经推出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2019年年度参与晒课数量达到了310万节之多,为广大师生提供了海量的优质教育资源。在学校落实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是应付行政要求而参与,比如规定市区级骨干教师必须上传等,教师的主动性,特别是对优质资源的认识度和再利用资源的意识不够。同时也暴露出了教师制作的优质资源缺乏可方便运用的平台的问题。

    (3)教育教学过程和综合质量评价缺少数据支撑。现阶段的教育中分数至上的观念还非常明显,师生面临升学、择校等多种外部环境的影响,导致学校教育评价仍然偏重于分数这个唯一标准。对学生成长全过程的综合评价机制与实施尤为薄弱,也没有能真正全面记录学生综合成长数据的平台,不能为教育评价提供全面数据支撑。

    2.教师层面

    主要表现为:在教学设备日新月异的时代,教师教育技术明显滞后,主动学习和运用新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不够;教育观念固化,特别是中老年教师基本在自己原有的教育经验与模式下开展教学;教师很少关注教学过程数据采集、跟踪、分析,不能实现对每个学生的学习全面量化科学监督。

    3.学生层面

    主要表现在:缺乏有效提升学习质量的途径,在小学高年级至初中阶段,题海战术普遍存在,学校精确评估和个性化指导学习的策略与途径较少,能满足个性化学习和辅导的资源较少;对学生学习成果评价单一;学生成长与发展没有有效预警和定向辅导。

    四、智慧校园发展瓶颈的破解策略

    基于上述三个层面的分析与思考,我们回顾反思现阶段学校在智慧校园建设的现状,提出五点破解策略:

    1.着力推进教学云端一体化

    学校已经基于私有云搭建了教学云平台,对比分析师生运用情况图,从教师应用频次和时长能看出教师对在线教学手段的使用意愿明显不够,日均最高36人次,备课459节次,上传资源400次。学科分布也不均衡,有些学科几乎无人使用。而从学生参与在线学习的频次和学科情况看,明显高于教师,自主做题数量15240道,总时长3025小时。在线学习需求很显著。(见图2)

    因此,我们从管理层面入手,提出如下要求:

    (1)建立在线教学考核激励机制。学校教学主管部门结合教学管理和教师评价细则,开展常态化在线备课与考核,每周至少有两个自建课件,鼓励教师常态化使用教学平台,并以使用频次、时长和质量为标准进行奖励,纳入教师教学评价体系中。

    (2)分管教学的职能部门以数据周报形式,每周反馈教师在线教学与资源建设详情。

    (3)成立学科信息化教研团队,在现有学科教研组的基础上,确定信息化教研组长,并重点培养年轻教师,为年轻教师搭建成长和发展平台,在各级公开教学、经验分享等方面提供鼓励与支持。

    2.进一步开展精准化学力提升应用

    在目前严格规范办学的大环境下,对学生开展精准化学力提升活动有着显著优势,通过之前一年对大数据学力分析系统的实践,我们探索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方法。比如“以学定教”的在线预习导航单、不计分不排名的质量管控、高频次错误知识点补偿学习和班级整体质量推进率评价机制等。要求各学科团队准确掌握教与学的分析数据,精准开展教学,发挥和挖掘学力分析系统的优势,帮助师生有效高质提升学力。

    3.学生评价与班级管理联动

    我校基于大数据的学生成长过程评价实验课题已经进行了三年,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不断探索信息化应用的用户粘度,并努力创造粘住用户的方法和场景。运用智慧班牌促进班级和教师共同参与就是其中一项措施。(见图3)

    在智慧班牌系统中我们设计了班级考勤、班级相册、荣誉墙、情智之星、今日我上榜、校园检查、今日课程、班级微课程等版块。班级考勤:班牌采用人脸识别技术对学生到校情况进行智能化考勤,数据直接关联到家长微信端;班级相册:由班级任课教师共同维护,以相册形式发布班级各项活动;荣誉墙:班级和学生荣誉由系统自动采集数据和动态更新;情智之星:结合德育处大队部每月评比发布;今日我上榜:由全体任课教师每节课的评价自动选择TOP6学生上榜;校园检查:由每天负责教师在线检查并自动发布;班级微课程:为学生提供课间自由学习的资源;今日课程:自动对接班级课表。以上版块都是结合日常学校管理和教学场景,自动生成每日班级数据墙。

    4.探索创新型校本课程实践

    智慧校园也是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发展的平台,我校联合东南大学、晓庄学院等高效联合成立了“人工智能研究与创新教育实践基地”。与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依托高校的人才和学科资源优势,以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为主要载体,共同开展小学人工智能校本课程和实践探索研究,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计划通过开发AI体验、 程序思维、智能创客三类课程,为学生定向配备导师,联合组织开展人工智能实践研学活动,定期开展教授(导师)进課堂,共同为学生设立促进创新与发展的活动与展示平台等五个方面,深度推进和发挥基地的教育功能。

    目前我们分四个年段具体推进创新型校本课程:三年级开设乐高创意结构课程;四年级普及图形化创意程序设计课程;五年级进行VEX机器人普及教学;六年级开设人工智能启蒙课程。

    5.全面实施学生大数据成长过程评价

    我校中央电教馆2016年度重点课题“基于大数据的学生成长过程评价实验研究” (课题立项号:162723774)着意建立指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成长过程的评价系统(以下简称为评价系统),承载着数据采集、汇总、分析和提供决策功能。现代教育决策就是要以教育数据为基础,根据相适应的分析模型,提前预测教育发展趋势并生成自适应的教育辅助方案。马超山等认为,“所谓教育决策,就是为了达到教育的某个或若干个目的,而对教育未来实践的方向、目标、原则和方法所作的决定”。[3]成长平台将为学校教育提供可视化数据支撑和决策当成最终目标。评价系统从学业水平、行为习惯、创新能力、体质健康四个维度,采集、汇总和分析学生成长与发展全过程。在以上应用的基础上全面实施学生大数据评价,并通过建立评价模型,努力实现学生成长过程数据画像。(见图4)

    智慧校园是通向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重要途径,将更聚焦教育内容和教育本质,更聚焦受教育主体生命发展。我们将在不断实践与反思中稳步前行,为孩子终身学习奠基,办人民满意教育。

    参考文献:

    [1]胡俊杰.我国智慧校园建设研究热点探析[J].软件导刊,2018(9).

    [2]王芳.现代学校决策 请用大数据[J].辽宁教育,2015(20).

    [3]马超山,温善策.教育决策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30.

    (编辑:王天鹏)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7:4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