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针灸辅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对神经功能恢复及预后的影响
范文

    于好利 战登芹 张银萍

    

    

    【摘要】目的:探讨针灸辅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对神经功能恢复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择取本院2017.04至2018.08时期内诊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共84例,随机划分为常规组(42例)和实验组(42例)。常规组仅使用常规救治,实验组是在常规组的基础上采取针灸辅助治疗,比较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效果、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常规组神经功能恢复效果较差于实验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76%,常规组为19.04%,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以常规救治为核心,采用针灸辅助治疗模式,既可增强患者神经功能,还可降低并发症,可推广。

    【关键词】针灸;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神经功能恢复效果;并发症总发生率

    【中图分类号】R24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5-106-0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为糖尿病群体慢性并发症,具有发病率高的特点。发病期间患者多表现肢体麻木、疼痛、神经/运动功能障碍,若未及时处理则会威胁机体生命安全。现代医疗模式下,将该病定义为远端轴突病,是因神经远端变性、纤维丧失性病理疾病,可借助针灸疗法,对各神经穴位予以刺激,促进神经功能恢复[1]。择取本院2017.04至2018.08时期内诊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共84例,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择取本院2017.04至2018.08时期内诊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共84例,随机划分为常规组(42例)和实验组(42例)。常规组男女比例为22:20;年龄平均数为(48.2±6.3)岁,病程平均数为(16.5±3.9)个月。实验组男女比例为21:21;年龄平均数为(48.3±6.4)岁,病程平均数为(16.4±4.0)个月。数据比较无意义(P>0.05)。入选标准:均满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标准;年龄在25-70岁范围内;均表现为下肢病变,且于肌电图检查中可见运动神经传导异常。

    1.2方法

    常规组仅使用常规救治,即是以降糖药口服给药为主导,将血糖控制在预期范围内;针对周围神经病变问题,可施行营养神经药、扩血管药。实验组是在常规组的基础上采取针灸辅助治疗,具体为:协助患者保持仰卧位,取穴悬钟、关元、太冲和气海、昆仑、足三里等,经穴位常规消毒后直刺,得气时行平补平泻针法,直至穴位酸麻、肿胀感,行针60s;取清艾条将其点燃,再联合回旋灸法刺入穴位,使之出现温热感后施灸15min、留针0.5h。针灸辅助治疗期间,应详细探查患者躯体状况,若存在肢体麻木,可加入神阙和阳陵泉穴位;若存在肢体发亮,可于足三里针刺期间增加其强度。1日1次,持续针灸2周[2]。

    1.3观察指标

    ①比较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效果。即为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涉及右胫神经、右腓神经、左正中神经和左尺神经。②比较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涉及瘫痪、肌肉萎缩、感染[3]。

    1.4统计学处理

    本课题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汇总。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以x±s、%表示,组间数据施行t、x2检验。P<0.05时,数据间比较有意義。

    2结果

    2.1比较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效果

    常规组神经功能恢复效果较差于实验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见表1。

    2.2比较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

    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76%,常规组为19.04%,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为糖尿病常见并发症,具有严重性、医治困难的特点,特别是在机体血糖持续性增高背景下,患者会存在神经受阻、肌肉萎缩和麻木疼痛等状况,既会引起残疾、致死等风险,还会降低其生存质量。现代医学理念下,认为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症状态,必将会引起血管损伤、管壁狭窄和血液循环障碍等状况,特别为末梢微循环,极易在神经营养供给失衡的条件下,出现各类状况[4]。针灸是中医治疗中常见方式,可有效改善神经系统病症,且扶正祛邪和疏经通络效果较佳。尤其是在糖尿病患者中,针灸可刺激肢体微循环,在增强病变处血氧浓度的同时,改善神经功能,增强其传导速度,还可在调节血管缺氧状态的基础上达到神经功能、血管功能改善的目的[5]。本课题可知,常规组神经功能恢复效果较差于实验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76%,常规组为19.04%,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

    综上,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以常规救治为核心,采用针灸辅助治疗模式,既可增强患者神经功能,还可降低并发症,可推广。

    参考文献

    [1]詹海兰,汤清平,唐曦,阮丽华.补气益血针刺处方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功能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J].针刺研究,2019,44(11):832-834+839.

    [2]高志英.甲钴胺与法舒地尔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21):79-80.

    [3]王冬梅.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9,42(05):34-35.

    [4]陈秀芝.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研究概况[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9,31(09):1773-1776.

    [5]王栋才.针灸辅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对神经功能恢复及预后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17,36(12):1439-144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6:4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