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1+X”证书制度下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构建 |
范文 | 江鸿丰 邓剑锋 [摘? ? ? ? ? ?要]? 中高职衔接是构建职业教育现代化体系的重要部分,课程是其关键的落脚点。以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为例进行调研,分析存在的问题,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融入课程体系,提出在“1+X”证书制度框架下,重新建构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 [关? ? 键? ?词]? 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1+X”证书 [中图分类号]? G712?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1-0054-02 中高职衔接已经成为民族职业教育的发展战略,也是职业教育升级的引擎之一,形成中国标准的职业教育体系,关键是课程体系的构建。推进中高职顺畅对接形成中高职系统培养技术人才的“立交桥”,是构建职业教育现代化体系的重要保证。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到要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1]。我校作为第一批“1+X”证书试点院校,“1+X”证书制度与课程体系的融合,如何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导入课程体系,并就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衔接体系进行探究。 一、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问题探讨 (一)课程目标层次不清 在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面,当前各职业院校都在推進“2+3”合作办学模式,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中高职的衔接更关键的是课程体系的衔接。由于中高职属于不同的主体,各自具有相对的独立性,难以保证课程目标的衔接统一。在教育部的中高职专业目录中,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属于制造装配大类,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属于交通运输大类,其所属大类不一致,难以形成有效衔接。中高职开设的课程虽然都有各自的侧重,但是共同开设的汽车文化、汽车机械基础、汽车构造、汽车底盘检测与维修等课程,在授课的内容上没有明显的递进与层次上的划分,更无法体现在能力上的提升,导致中高职的课程目标往往是割裂的。 (二)课程内容层叠重复 笔者通过调研相关中高职汽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发现,由于当前在国家政策上未形成统一的标准,中职开设的汽车维护与保养、汽车构造检修、汽车电气设备与检修、汽车自动变速器维修等课程与高职开设的课程几乎无差别。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形成中高职课程的衔接标准,专业教材层次比较混乱,过多的教学内容出现重复等,特别是部分专业课程,因为内容有重叠现象,教学中不太好处理,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下降,不利于人才的培养。 (三)课程开发缺乏特色 职业教育不仅是地方产业发展的“支持者”,毫无疑问,更应与产业深度融合。笔者调研发现,在与产教融合方面,很多职业院校仅仅局限于形式上的校企合作,而没有真正与企业进行课程的深度开发与共建。在人才培养方面,有必要实现生产与教育的真正“融合”,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合作”。为促进职业教育的升级与特色发展,我们应该探索与企业共同开发特色课程,研究岗位的需求,为职业教育的转型升级提供可适应的人才。 二、“1+X”证书制度下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构建 (一)构建能力递进的课程体系,明确中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以能力本位思想为核心,从职业岗位的需求出发,确定中高职的培养目标。当前中高职的培养目标不够明确,课程重复严重,技能倒挂现象普遍,为了更好地制定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针对汽车行业及维修企业进行专题调研,了解汽车维修企业生产过程与岗位能力的需求,邀请行企业专家、职业教育专家,以企业的调研作为基础,确定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发展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通过分析汽车维修毕业生初次就业主要面向“机电技工”“售后顾问”“销售顾问”“仓库管理员”等,后期岗位为“服务经理、技术经理”等,中职主要培养的是汽车维护保养的初中级技能人才,达到升学和就业的双重目的[2],高职主要培养的是故障诊断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 (二)构建深度融合的中高职课程体系,满足学生的职业发展 根据中高职汽车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分析,“从维护保养到故障诊断专家”的职业发展路径,以“1+X”的标准,将其“初、中、高”级职业标准融入课程体系。中职阶段应该注重基础知识学习,拓宽知识广度,教学内容应该根据工作岗位,侧重汽车的维护与保养、客户接待等知识。高职阶段,应该注重学习的深度,侧重汽车总成维修与检测、故障诊断与维修。根据中高职的不同侧重,基于1+X证书,将汽车专业领域职业技能等级中的43个职业技能模块融入课程,构建模块化的课程,运用国家学分银行进行积分,作为衔接的基础,构建符合企业岗位需求、符合学生职业发展规律,推进“1”和“X”的有机衔接,促进书证融通。 (三)构建产教融合、资源共享的中高职衔接机制 职业教育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必须遵循的办学规律[3]。在课程建设与实施方面,加强校企合作交流沟通,联办教研活动,由高职院校、中职学校、合作企业共同召开课程衔接的教研活动,成立课程开发小组,共同确定课程教学内容,把职业标准、岗位任务融入课程体系,确定课程教学计划、教材选用等方面交流,构建层次鲜明、深度广度合理的课程体系,避免课程内容出现重复。在师资互融互派方面,企业可利用自身优势,为中高职院校教师的企业实践提供帮助,教师参与企业的科研攻关,同时高职院校可以联合开展对中职师资的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学能力、专业建设能力。在实训基地共享方面,加强与汽车品牌企业合作,共同开发特色职业课程,建设共享开放的生产性实训基地,以资源共享理念,服务中高职学校,最大限度发挥社会效益,实现实训基地共享运行和管理机制,有效推动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 (四)构建多方参与的评价机制,促进人才质量的提升 基于“1+X”证书的中高职汽车专业衔接,应该根据中高职不同的层次与特点,建立多方参与的评价机制。在课程评价方面,引入第三方,实行行企业评价,校内同行互评和督导评教、学生评教的全方位评价机制,通过对教学过程的监控,形成动态的课程评价体系,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式与方法,改进专业培养的质量,促进人才质量的提升。针对学生的评价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引进第三方对学生的技能进行考核,提升培养质量与技能。 三、基于“1+X”证书制度下中高职衔接的实施保障 (一)加强“1+X”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1+X”证书制度下中高职衔接的重要保证,引进来自行业企业、院校和研究机构的高素质专家队伍,优化教师团队结构,全面提升教师团队的能力。专业带头人要研习汽车领域“1+X”证书制度,按照模块化,优化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将证书培训内容及要求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引进企业共同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加强教师的企业实践,共同打造一批具有先进教学理念的教师教学团队,研究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推进分工协作的模块化教学模式,共同建设“1+X”师资融合队伍[3],提升教学能力。 (二)加強经费支持和实训设备的投入 基于“1+X”证书制度下中高职课程的有效衔接相关专业教学和实训仪器设备装备需要规范,实训设备的投入,需要院校投入相关教学经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中高职的培养目标不同,教学标准不同,需要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主要包括汽车发动机实训室、汽车底盘实训室、汽车综合性能检测实训室、汽车营销实训室、汽车美容、装饰实训室、汽车钣金实训室、汽车涂装实训室等,这些实训室的建设必须投入大量的经费,才能保证中高职的分段培养,有效衔接。 四、结语 中高职衔接对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作用,推进中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课程衔接教育教学改革,基于“1+X”证书制度下以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的研究,希望能够为中高职衔接提供一些新的研究思路。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Z],2019-01-24. [2]张志栋,韩军烈.基于“1+X”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19(22):45-46. [3]戴勇.“1+X”:现代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制度新构架[J].机械职业教育,2018(11):1-4. [4]颉方正.基于“1+X”证书制度的中高职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汽车维护与修理,2020(2):44-45. 编辑 冯永霞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