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网络交互工具对大学生学习影响及策略的研究 |
范文 | 王云志 [摘? ? ? ? ? ?要]? 随着当今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网络交互工具开始走进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这些网络交互工具的应用为大学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就某种意义而言,网络交互工具的应用也对大学生的学习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这也是很多大学生知道却又不知如何应对的问题。基于这一情况,对网络交互工具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进行分析,希望通过分析可以有效降低网络交互工具对大学生学习的不良影响。 [关? ? 键? ?词]? 网络交互工具;大学生学习;不良影响;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5? ?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2-0192-02 在当今的大数据时代,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的普及和各种网络交互工具的应用,大学生有了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但是这些网络交互工具带给大学生的不仅有积极影响,在很多的情况下这些网络交互工具也对大学生的学习产生了很多不良影响。因此,在网络交互工具的应用过程中,大学生一定要对其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做到全面认识,这样才可以找出合理的应对策略,有效降低网络交互工具对学习的不良影响。 一、网络交互工具对大学生学习的积极影响 网络交互工具是当今大学生学习的一项重要辅助工具,借助网络交互工具,大学生可以实现在线学习、资料查阅、学术交流等很多学习活动,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习变得更加便利。加之这些网络交互工具的界面设计简洁美观,操作起来十分方便,所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喜欢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学习[1]。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当代大学生中,有接近半数的人每天使用网络交互工具时间超过两小时。 首先,借助QQ、微信、微博、知乎等网络交互工具,大学生可以和专业人士进行学术讨论,这对于大学生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学习都十分有利。其次,很多教师也会通过QQ、微信等网络交互工具为学生布置作业,学生也通过这些网络交互工具来提交作业。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每一名学生都清楚作业任务,避免因走神而忘记教师曾经布置过作业,或者是对相关的要求一知半解,这对于大学生作业质量的提升有着极大的帮助作用。再次,借助网络交互工具,大学生提出的很多问题都可以得到线上解答,这样就可以打破课堂的时间限制,让大学生在学术方面遇到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从而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高效性。另外,很多大学生都会通过微信关注很多学术方面的公众号,或者是通过微博关注一些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博主,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可以接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以此来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这对于大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也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最后,大学生也可以将自己的一些学术见解等通过网络交互工具上传到公众号、微博、知乎等平台,与更多的专业人士展开学术探讨。 由此可以看出,通过网络交互工具的应用,大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空间都实现了进一步的开阔,摆脱了传统学习模式中的课上学习、课后复习的被动学习状态,提升了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可以帮助大学生结识更多的专业人士,进而实现学术知识与学术见解的进一步提升,这对于大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而言都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网络交互工具对大学生学习的消极影响 通过网络交互工具的应用,虽然可以打破大学生学习的时间限制与空间限制,让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术交流,进而提升大學生的专业知识与学习积极性,但是由于网络交互工具的应用十分广泛,而且在言论方面也没有严格的审核要求,因此在网络交互工具的应用过程中,大学生的学习也将受到一些消极影响。 (一)不良信息误导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对于大学生而言,良好的学习动机可以维持其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更有动力为自己正确的目标而不断努力。如果对学习动机进行划分,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两种:一种是正确、高尚的学习动机,另一种是错误、低级的学习动机。在正确高尚的学习动机之中,利他主义占据着核心地位,因此这种学习动机可以让大学生将自己的学习与国家和社会的良好发展之间建立起紧密的联系,这对于大学生自身的发展以及国家、社会的进步都十分有利。但是由于网络交互工具的使用者鱼龙混杂,价值网络本身就具有虚拟性,现实之中的很多道德规范并不能对其起到有效的约束作用,所以在当今网络交互环境的影响之下,一部分大学生由于接收到太多的不良言论,所以其正确高尚的学习动机就转变成错误低级的学习动机,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学习动机将会对其发展造成很大程度的不良影响,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造成危害[2]。 (二)过度使用网络交互工具浪费大学生的学习时间 对于大学生而言,学习的时间十分有限,他们除了吃饭、休息、交际、锻炼所必需的时间之外,留给自己的学习时间原本就已经很少,而在应用网络交互工具的过程中,由于一些与学习无关的内容更具有吸引力,所以大学生的很多学习时间都浪费在浏览与学习无关的消息之中。在网络交互软件之中,不仅只有学术方面的内容,同时也有网友们分享的趣事、热点新闻、娱乐八卦、影视资讯等很多内容,由于这些内容在文字、音乐、图片、影响等方面更具有吸引力,所以很多大学生只要一点击进去就会“流连忘返”,一些大学生在看了很长时间的娱乐视频之后才想起自己打开网络交互工具的目的,但是他们依然会本着“再看一会儿”“再看最后一个”的想法,浪费自己的学习时间。因此,当今很多大学生在网络交互工具的应用过程中,几乎将大部分的闲暇时间都用在浏览资讯、闲聊等事情上,借助网络交互工具学习的时间很少,甚至有一些大学生在上课期间也通过网络交互工具来浏览娱乐信息和闲聊。由此可见,网络交互工具的过度使用将会大量浪费大学生的学习时间,进而对大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三)沉迷网络交互工具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习惯 对于大学生而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其提升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关键,只有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才可以有计划地进行学习,并在学习之中始终保持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此来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这对于大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都十分关键。但是当今大学生在应用网络交互工具的过程中,其学习习惯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首先是大学生的阅读习惯,由于网络交互工具之中的很多文字内容都以简单、有趣为主,所以大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通常不需要投入太多的注意力,仅仅了解大致的意思即可,加之交互平台之中的内容很多,所以大学生会用“刷”的形式来阅读,久而久之,这种阅读习惯就会逐渐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之中,使其在学习过程中也仅仅是粗略进行资料的阅读,并不能对专业知识做到用心思考,这样的阅读习惯将会对大学生的学习质量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其次是文字习惯,因为网络交互工具的使用之中会接触到很多的新鲜词汇,比如微博之中的“饭圈”用语,这些词汇原本仅仅应用在虚拟的网络之中,但是很多的大学生会将其与现实生活或学习之中的词汇混淆,进而造成词汇滥用的情况,对大学生的学习也十分不利。最后是对大学生上课习惯的不良影响,在当今,大学生上课玩手机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现象,这对于听课效率和学习质量也将造成比较严重的不良影响。 三、大学生应如何应对网络交互工具的不良影响 (一)拒绝不良信息 大学生已经具备较强的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控能力。因此在借助网络交互工具进行学习或交流的过程中,应该注意避开不良信息,尤其是一些色情、暴力、低俗、消极、不良、对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不良影响的网络信息,大学生应该学会“屏蔽”,不浏览这些信息。同时,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阅读正能量的书籍、积极参加社团活动、积极参与网络公益宣传等活动来实现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3]。这样才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正确高尚的学习动机,杜绝网络社交工具中不良信息对自己学习动机的消极影响。 在此过程中,大学生应该多参加学术知识的讨论,或者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择“朋友圈”,培养高雅的情操,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品位,并注重良好道德意识的培养,让自己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积极贡献的人才。 (二)合理规划网络交互工具的使用时间 因为大学生的学习时间有限,所以在网络交互工具的应用之中,大学生一定要对时间进行合理规划,养成良好的自我控制习惯,培养自己的时间观念。在应用网络交互工具进行学习时,大学生应该将注意力放在与学习有关的内容上,少浏览或不浏览与学习无关的内容,尤其是应该改掉一边学习一边浏览其他信息的习惯,这样才可以提升学习效率,保证学习质量。 大学生可以给自己制订一個网络交互工具使用计划,在规定的时间之内仅仅浏览与学习有关的知识,在真正的闲暇时间才可以借助网络交互软件来浏览一些热点资讯或者和网友交流。通过这样的方式,大学生的时间才可以得到合理规划,学习时间得到合理利用,避免过度使用网络交互软件而浪费学习时间。 (三)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大学生在应用网络交互工具的过程中,也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可通过网络交互工具多阅读一些与自己学术相关的内容,或者阅读一些文学性比较强的内容,以此培养自己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大学生还应该明确区分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对于网络交互工具中所应用的一些网络用语和新词汇,应做到谨慎使用,不可将其随意应用到现实的学习之中[2]。 通过这样的方式,才可以有效避免网络交互工具应用对大学生学习习惯的不良影响,让网络交互工具成为大学生学习之中的一种良好辅助工具。 综上,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而基于网络的网络交互工具同样如此。因此,在大学生应用网络交互工具的过程中,应该全面明确其利弊,并通过合理化的策略来避免网络交互工具对自己学习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张徐昕.网络新媒体对大学生学习行为影响的研究[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18. [2]张平,张卫良.大学生新媒体使用行为及信息选择特点的实证分析:兼论对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启示[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62-69. [3]陈前,唐莹.基于互联网思维下的大学生思想行为引导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4):73-75. 编辑 司 楠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