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预见性护理对CT检查患者造影剂外渗的干预作用 |
范文 | 王桂华 陈秀梅 陈波 【摘要】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对CT检查患者造影剂外渗的干预作用分析。方法:在2017年5月至2019年7月期间,选取48例于我院收治的CT检查患者造影剂外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24例。研究组采取预见性护理,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造影剂外渗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率。结果:经护理,研究组的造影剂外渗发生率明显高于参照组,数据对比有差异,P<0.05;另外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进行对比,研究组优于参照组,数据有差异,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对CT检查患者造影剂外渗患者的发生率有明显控制作用,另外相比于常规护理方式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率,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CT检查;造影剂外渗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5-158-01 在临床医学中,CT检查在诸多疾病诊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应用价值。CT扫描以平扫为主,通过造影器密度差,实现对病变组织的判定[1]。而造影剂需要通过高压注射器对人体静脉进行注射,在此期间由于操作手法不當,或者患者身体特征等因素干扰,会发生造影剂外渗情况,从而导致疼痛肿胀等发生,严重時会导致患者组织坏死,甚至肢体功能出现障碍,因此需要采取合理的护理模式加以干预,降低外渗发生。本文正是以此为研究目的,探索预见性护理对防止造影剂外渗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7年5月至2019年7月期间,选取48例于我院收治的CT检查患者造影剂外渗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24例。研究组男性12例,女性12例,年龄23~62岁,平均(48.5±2.47)岁;参照组男性11例,女性13例,年龄24~64岁,平均(49.1±2.44)岁。一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具体内容为碘过敏试验,健康教育,CT检查时的注意事项普及等。 研究组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具体为:(1)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种类划分,对容易发生外渗的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2)在进行造影剂注射前,需要对患者详细普及造影剂外渗等相关知识[2]。重点从外渗的不良反应进行宣教,加重患者的注意力,保证他们在后续的护理过程中提高配合度。同时在注射期间,帮助患者摆正体位,对其进行固定后二次检查,必须确认管道通畅,连接可以连接完毕,方可进行注射[3]。(3)在注射前需要对患者的心理情绪加以干预。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进行对比,评价等级分为满意、良好、一般、不满意。满意:对此次护理无任何异议。良好:基本满意此次护理,无负面评价。一般:对此次护理提出较多意见。不满意:提出负面评价。护理满意率=满意+良好+一般/24*100%。 对两组患者的造影剂外渗发生率进行对比,按照外渗量程度划分为轻、中、重三个程度。外渗量小于20ml为轻度;外渗量大于20ml小于50ml为中度;外渗量大于50ml为重度。 1.4统计学分析 上述数据以SPSS2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x2检验、百分数表示。若P<0.05,表示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满意率对比 经护理,研究组满意17例(70.83%),良好4例(16.66%),一般2例(8.33%),不满意1例(4.16%),护理满意率为87.50%;参照组满意12例(50.00%),良好3例(12.50%),一般1例(4.16%),不满意8例(33.33%),护理满意率为58.33%。对比数据具有差异性,P<0.05。 2.2造影剂外渗率对比 研究组造影剂外渗轻度1例(4.16%),中度1例(4.16%),重度0例(0.00%),造影剂外渗率为8.33%;参照组造影剂外渗轻度5例(20.83%),中度3例(12.50%),重度2例(8.33%),造影剂外渗率为41.66%。对比数据具有差异性,P<0.05。 3讨论 在此次研究中,研究组的造影剂外渗发生率明显高于参照组,数据对比有差异,P<0.05;另外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进行对比,研究组优于参照组,数据有差异,P<0.05。具体分析为,对造影剂注射人群种类进行划分,划分的目的是为了区分外渗正常人群与高危人群,划分的依据主要根据患者年龄,穿刺次数,血管情况等[4]。由于少部分对造影剂外渗的危害不知情,因此注射期间配合度较差;因此在注射前,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造影剂外渗危害普及,另外还需要普及注射时的注意事项,由护理人员监督[5]。 综上,相比于常规护理方式,采取预见性护理对CT检查患者造影剂外渗发生率可以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另外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段玉桃.预见性护理干预对CT增强扫描造影剂外渗的预防作用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21):2922-2924. [2]肖奕.对行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8,v.16(12):46-47. [3]郭会敏,朱彦涛,杨银川,等.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老年肝病住院病人跌倒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9):1266-1268. [4]蒋旭,邹雪霞.预见性护理结合循证护理对经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患者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12):78-80. [5]李海燕,邹莉.CT增强扫描中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减少造影剂不良反应的作用观察[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15):98-10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