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 |
范文 | 蒋璐蔚 [摘? ? ? ? ? ?要]? 建筑工程是新时期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工程造价专业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好,为适应工程造价行业发展的需要,相关院校正积极建设教学资源库。简要概述高职院校工程造价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的重要意义,并从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两个方面分别提出了发展的对策。 [关? ? 键? ?词]?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教学资源库;评级机制;反馈系统 [中图分类号]? G712? ?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8-0106-02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教育领域的信息化应用程度越来越高。数据表示,当前全国已有6.4万个教学点实现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而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是近年来新兴的专业,其教学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2017年教育部以打造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为工作要点之一,推动了工程造价专业的发展。 一、高职院校工程造价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传统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相关课程教学以“填鸭式”为主,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氛围较为枯燥。高度统一的教学内容使部分学生无法消化知识内容,长此以往将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习成绩与基本技能的提升。搭建并使用工程造价教学资源库,能够针对学生个体性差异提供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促使老师能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辅导,进而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扩充教学资源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教育部规定高职院校建立特色数字化媒体资源库背景下,各院校工程造价专业纷纷顺应时代的发展,积极搭建教学资源平台,将专业课程、实训项目、教学案例、试题库等教学资源进行有机整合,这一举措的实施在大幅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的同时,也促进了专业教学资源的有效扩充,有效提高了相关院校的教学水平。 (三)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高职院校多年来为我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提供了大量的应用型人才,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得益于实践与理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然而在高职院校长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教育工作者缺乏与时俱进的教学改革意识,在实际教学中其应用的教学方法、案例解析、互动形式具有较高的滞后性,已经不再适应新时期职业教育的发展。利用教学资源库,老师可及时将最新的工程案例与造价管理规定应用于教学中,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促进其实践技能得以有效提升。[1] 二、工程造价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对策 (一)引进适应性强的先进技术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在进行教学资源库搭建时,应充分结合课程兼容性与技术标准化,确保资源库的使用兼顾持久性与规范化。相关院校在进行教学资源库搭建时,应积极依托电子信息技术、多媒体系统以及云技术,确保工程造价相关科目教学的知识与工程案例信息等能够及时自动更新,以此来提升教学资源的应用效率。 国内大多数高职院校为节省建设成本,依托学校内部现有的信息化建设基础設施搭建教学资源库,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资源库功能的实现与运行,相关院校可积极引进云终端系统中的云管理与桌面云技术,将资源库各功能模块与数据进行统一储存、计算、运行从而有效提高学校资源库应用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云终端储存能力强、功耗小、应用成本较低,应用此技术可实现工程造价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实用性与经济性。 (二)合理搭建资源库平台 学校应根据教学需要,合理规划资源库功能模块,做好教学资源库的顶层设计,为学校信息化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一般学校会将教学资源库看作完善教学管理机制的有效途径,因此会赋予资源库课程储存下载、模拟实训训练、师生互动、教学评价、重要信息公示等重要的教学功能。与此同时还兼具用户信息管理、资料检索等基础性功能,从而为老师与学生建立起完善的资源共享与交流平台,为工程造价专业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与个性化的辅导,有效提升相关学生的学习效率。 学校之间课程资源实现共享,是当前各类院校扩充教学资源的主要途径,工程造价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搭建也需要具备与外网连接的功能,设计人员在进行平台设计时,应充分结合本专业发展的需要,注重资源库平台功能的延展性,促使该系统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实现高效率,为工程造价课程教学升级提供基础保障。 宁夏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管理专业在发展过程中积极搭建教学资源库平台,是同类院校学习参考的典范。2017年福建水院与其达成帮扶合作,两校秉承着“资源共享、互惠共赢、区校互动、共同发展”的合作原则,积极共享工程造价专业教学资源库,为相关学生与教师提供了大量的学习与教学的素材,推动学校有效提升教学水平。 (三)开发教学资源 工程造价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最核心的部分是教学内容,而教学内容筛选质量的高低,与资源开发团队的素质息息相关,因此学校在进行课程开发前,需要优先建立一支优质的课程开发队伍。构建队伍时,应要求参与专业课程开发的老师具有较高的现代化教学意识以及熟练掌握先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能力,从而为课程的合理开发提供保障;应确保团队成员分工明确,在教学资源收集、整理,课程制作等流程中发挥自身优势、各司其职,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以此来保障课程资源库搭建的质量与效率。 (四)制作课程内容 工程造价专业教学科目主要有经济学、管理学、土木工程三类课程,专业教学资源比较广泛,不仅涉及内容工程建设相关的知识,还有大量的管理经营类基础内容、案例,老师制作课程内容时需要将相关知识有效融合到一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这对该专业各学科老师课程制作的能力要求极高。 相关老师可根据课程基本资源、拓展性资源和视频资源三种课程制作形式,合理应用资源库中的教学素材。课程制作是资源库搭建的关键环节,需要课程建设队伍中的老师全程参与、互帮互助,在内容选取、课程展示质量、课程延展性等方面付出大量的细心与耐心。课程制作与老师授课效率、学生学习体验密切相关,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完善,以适应教学活动开展的实际需要,因此学校应积极实施激励政策,为相关老师提供课程制作的基础动力,促使其时刻保持课程开发的积极性。[2] 三、工程造价教学资源库应用的建议 (一)积极利用资源库课程资源改革教学模式 身处于一线教学中的专业课老师应积极利用资源库中的课程进行授课,使教学投资的价值实现最大化,从而促进高职学校教学模式得以有效改革。工程造价教学资源库中的课程多以微课的形式存在,主要有知识点导入、案例分析、知识延伸、课程巩固等内容,因此老师可利用这一课程特点,将学生课前、课堂、课后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即要求学生利用微课进行课前预习、课中讨论分析、课后巩固知识,从而有效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其主动利用资源库中的资料进行自主学习,拓宽自身知识面。 由于学生已经在课前大致掌握了基础理论知识,因此在课堂上老师应以互动教学为主,促进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展开交流;同时可在课堂中设计工程造价模拟实验,促使学生在模拟实验中不断完善自身,帮助其在未来工作中树立统筹全局的管理思维,增强自身竞争力。 (二)优化课程内容与系统 课程资源库平台以及课程制作是否科学合理,需要根据实际应用的情况加以判定。资源库搭建团队可针对造价工程专业课教师和学生,搭建起一个资源库质量反馈平台,引导老师及学生积极在反馈平台中留言,令其提出资源库各功能设置的反馈意见,并将系统中的应用bug明确体现出来,从而为平台技术人员提供修改的依据,使资源库的运行更加合理、高效,发挥其应用的最大价值。 (三)提升资源库应用能力 相关高职学校应积极创新学生学习评价机制与老师教学评价机制,在老师薪资构成、福利待遇、職称考评等影响其教学积极性的考核内容中,注入其对资源库教学资源使用率的考量,从而有效激励其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使用微课课程,转变自身教学观念,推动教学模式改革,进而有效促进工程造价专业教学质量得以有效提升;学生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具有较高学习惰性,在教学资源库搭建初期,不愿主动进行课程学习,使资源库中所分享的课程资源利用率普遍较低,针对这一现象,学校应在学生成绩考评方法中加入对其课程资源利用的量化考核,促使其主动吸收资源库中的精品内容,从而有效地丰富自身知识积累,为将来就业提供保障。[3]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职学校正积极顺应政府的号召,提升学校信息化教学的能力与质量,工程造价专业课程内容涉及内容较广,其教学资源库的搭建存在一定难度。相关学校应在资源库搭建过程中积极调动技术人员、教研人员、一线教师以及学生的力量,共同打造精品资源库,通过改良教学管理机制的方式提升老师与学生的重视程度,促使资源库的投资建设实现最大化价值。 参考文献: [1]葛贝德,于微微,张建华.“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网络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与探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9,16(4):35-36. [2]潘澔,崔爱国.职业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探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9(15):44-46. [3]陈晓光.谈高职教学资源库建设与网络教学应用[J].数字通信世界,2019(5):209. 编辑 王海文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