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产业发展对职教名师成长与培养的作用研究
范文

    王迪

    [摘? ? ? ? ?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产业的发展也在同步进行。产业发展形式的多样化对职教名师的成长与培养也有很大的影响。首先对职教名师培养和成长的概念及意义进行全方位的描述,然后对职教名师培养和成长的主要内容进行阐述,最后详细研究产业发展对职教名师成长与培养的作用,并总结两者之间的关系。

    [关? ? 键? ?词]? 产业发展;职教名师;成长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5? ? ? ? ? ? ?[文獻标志码]? A?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1-0048-02

    一、中等职业教育名师培养和名师成长的意义

    职教名师,即在职业教育当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又在培养技术型人才的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真正的名师能够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同时能够通过各种方法解决问题,在名师的带动下职业教育的发展将会越来越快。

    职教名师的培养往往与职教名师的成长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能够促进职教名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并且带动一般教师的发展与进步。所有的教师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才能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职教名师需要不断进行反思,从而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其次,职教名师有利于在团队合作过程中不断提高创造力以及凝聚力。在名师成长工作室,职教名师需要通过不断接受教育培训、研究或者比赛增强自身素质。教师的培训对学校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培训有利于增强学校的师资力量,促进学校的发展。最后,有利于促进人才的培养,中等职业教育名师培养和名师成长对整个学校和职业教育来说具有引导作用,有利于激发和带动整个职业教育教师提高自身能力,增强自身素养,促进职业学校各类人才的培养。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师都应接受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尽快转变自身的角色,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成为一名出色的教育工作者。21世纪的教育工作者面对新环境、新角色、新情况,要具备更强的驾驭能力,消除这些新挑战带来的消极影响,勇于探索,提高自身素养,同时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

    二、中等职业教育名师培养和名师成长的内容

    通过研究职业教师的教学特点以及发展规律,中等职业教育名师的培养首先应注重以专业优势为基点,从课堂教学入手,不断创新和优化教学模式,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主要目标在于提高职业学校所有教师的专业水平,具体的内容如下。

    (一)职业教育理论学习

    职业教育理论学习在提高教师自身专业能力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可以根据职业教学和职业发展需要学习相关的职业教育理论课程,通过相关职业教育理论课程的学习,了解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学习新的教学模式,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进而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例如,可以阅读不同类型的职业教育类期刊以及书籍,在理论学习之后,要求教师记录自己的阅读感想以及心得体会,在观看各职业学校名师的讲授视频之后获得一定的提高,吸取优良的经验以及做法。

    (二)向其他优秀教师学习

    教师应该注意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与自己的同事进行交流,加强互动,通过集体研讨会、观摩学习,吸收和借鉴其他教师的长处,并将这些优点融入自己的教育过程当中,使自己的教学工作不断完善。在这个过程当中要注重以下几点:(1)要加强与其他教师的心灵沟通,坦诚交流;(2)要注意营造良好的交流氛围;(3)在与其他人交流时,多倾听并尊重他人的想法,学会换位思考:(4)在产生矛盾和误解时要妥善处理,注重自己检讨,加强反思,以此促进自身的成长。

    (三)注重课程的多样化

    产业发展使知识不断细化,就拿计算机专业来说,我们都知道与计算机相关的小专业就有十几个,相近的还有电子工程、软件工程等专业,这也是计算机专业的子产业。我们需要将自己的专业进行细分,使自己的专业更加具体化,这就需要教师的专研方向更加明确和一致。这种课程的多样化使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也使职业教育的名师有了更多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一些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诞生的新兴产业和领域,需要教师开展符合其要求的教育。对职业教育的名师来讲,这就需要他们不但成为职业教育的学习者,而且成为职业教育的传授者,知识和技术的传授要同步进行。

    (四)更好地对学生的受教育权利进行保障

    现在的教育学讲究以人为本,学生才是当前教育的主体,所有的教学都要围绕学生来进行。学习是学生的权利,同时也是他们的义务。随着产业的发展,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就使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利有了更好的保障。九年义务教育免去了所有的学费和杂费,这是产业发展带来的福利。现在,职业教育也免去了学生的部分学费和书费,还不断地落实奖学金和助学金等各种助学政策,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非常大。在这样的情况下,职业教育名师更应该注重以学生为本,加强人才培养,不辜负国家的政策扶持。

    (五)教育内容的多样化和教学设备的改善

    现代教育的学科和门类日趋细化,教育内容也不再局限于课本。在课余时间,很多中等职业学校不仅要求对所学专业进行学习,还要求对第二专业进行学习,极大地满足了想要学习其他专业领域知识的学生的需求,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这也是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给教育带来的变化。

    其实,不仅是教育内容越来越多样化,为了提高教育质量,教学设备也得到相应的完善。现在的课堂上基本都会采用多媒体的形式来进行授课,这种方式不但使课堂的氛围更加活跃、轻松、自由,也使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学习,并且能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情。

    三、职业教育名师在培养过程中产生的困难

    (一)不能适当处理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教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学生进行了解,面对班级里新入学的几十名学生,多数名师都会运用往常的方式与其进行交流,但是现在的学生与以往的学生不同,他们的思想观念和学习方式都有各自的特点。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转变传统观念,以学生为主體,积极地去引导他们,并且寻找与他们特点相符的交流方式和教学方式。比如,在班级里要与爱出风头的学生拉近距离,主要原因是这类学生爱出风头,但并不代表他不好好学习,他们在班级里往往有很大的影响力,可以帮助教师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如果教师不注意处理好和学生的关系,在以后的教学中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

    (二)不能妥善处理与其他教师的关系

    职业教育名师需要构建较好的人际关系,教育名师的培养和成长与其他的教师有密切的联系。在日常教学当中,职业教育名师要积极地向其他教师学习,汲取经验,沟通交流,吸收其他教师的优点和长处,反思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且探究问题的根源,听取其他教师对自己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教育名师应该积极发掘其他教师的闪光点,并且将这些优点和长处融入自己的教学中,进而形成属于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

    (三)职业教育名师与学校其他工作人员的关系

    职业教育名师想要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教育方式,就不能一味地墨守成规,也不能照本宣科地模仿别人,应该与学校的其他工作人员进行交流,学习借鉴他们的经验,从而改善自身的教学观念,创新自身的教学方式。学校是教师工作的重要场所,也是促进教师发展的沃土,教师应该与学校发展同步,时刻关注学校的政策,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各项建设中。在学校课程改革当中敢于创新,大胆尝试,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做出成绩,增强自信心,还要与其他工作人员密切合作,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促进学校的发展,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也带动其他教师的发展,增强各个岗位的骨干教师力量。

    综上所述,产业发展在改善职业教育条件的同时,也极大地改变着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观念,普及职业教育已经成为国家的重要目标,职业教育水平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对职业教育名师来说,他们既面对一些机遇,又遭遇不可忽视的挑战。广大职业教育名师应该注重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注重与其他教师加强交流合作,学习先进的教育设备,共同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中等职业教育水平的提高,为我国输送更多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职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唐晓林.用雷锋精神塑造班级文化[J].江西教育科研,1990.

    [2]李德忠.教师威信与人格魅力塑造:以高校艰苦专业为例[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3]邹开煌,张贤金.搭建名师成长服务平台打造优秀教师群体品牌:福建省设区市名师工作室建设现状与思考[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1.

    [4]黄惠运,张长厚.论文天祥爱国精神形成的历史渊源[J].沧桑,2006.

    [5]朱水平.何以成为名师:名师的三种专业基本功与强化策略[J].江苏教育,2019.

    [6]韩爽.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指向的名师工作室运行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2006.

    [7]阙新建.我的教学风格类型:来自“草根教师”的观察与实践:五位名师教学风格修炼之启示[J].今日教育,2015.

    [8]苏全有,阎盛国.地方高校如何弱化师资流失中的负面影响[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

    [9]赵连稳,王春福.什刹海地区名校名师的教育思想:以辅仁大学及其名师教育思想为中心[A].北京学研究文集[C],2010.

    ◎编辑 赵瑞峰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