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互联网+”与基层团建工作创新研究
范文

    胡颖蔓

    [摘? ? ? ? ? ?要]? 处于网络信息环境当中,网络技术被运用到不同的行业领域当中。对于基层团建工作而言,也面临着来自新媒体、互联网技术等诸多方面的威胁,为了达到“互联网+”下基层团建工作的创新目标,应该引入全新的管理理念,借助新兴的移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制定出科学的基层团建工作的模式,获得更好的开展效果。通过阐释“互联网+”的概念,同时说明了“互联网+”的特点,并提出了基于“互联网+”下基层团建工作的有效创新对策。以分析“互联网+”与基层团建工作的合理创新对策作为主要的目的,以期有效提升基于“互联网+”下基层团建工作创新的总体水平。

    [关? ? 键? ?词]? “互联网+”;基层团建工作;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7? ? ? ? ? ? ? ? ?[文獻标志码]? A?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8-0074-02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让计算机技术、网络信息技术逐渐得以普及和应用,与此同时,也带给传统的基层团建工作很大的冲击与挑战。实际上,长期以来,基层团建工作开展的效果并不理想,主要运用了灌输型的教育模式,显然过于被动,与此同时,在具体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方面均存在着严重的老旧、滞后性,并且基层团建工作相关人员的整体能力和素质较低,难以胜任其工作,因此,导致最终的团建工作效率较低。为此,系统思考与分析“互联网+”与基层团建工作的有效创新对策显得尤为必要。

    一、“互联网+”概念的阐释

    所谓“互联网+”,主要针对的是将互联网技术当作技术支撑,将金融业、工商业等相关不同行业领域予以有效结合,让整个社会当中的全部个体均作为网络体系当中的相应节点,达到让不同行业领域进行结合的目的。换言之,可以将其看成“互联网+”社会不同行业领域,显然,主要指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信息技术,让不同的行业之间得以结合,进而构建一个具有一定开放性特征的网络体系。借助所构建的互联网平台,能够实现对从前文化、信息传播形式、社会体系的全新优化,保证不同的个体均获得应有的重视[1]。此外,“互联网+”拥有显著的开放性特点,所以,基层团建工作需要与其有效结合。

    二、“互联网+”特点的说明

    (一)显著的创新联结性特点

    作为一个拥有开放型的平台,基于“互联网+”下,能够让从前单独的创新知识产权借助各个相应的网络节点有效加以联结,降低创新流通过程当中的交易成本,以便充分发挥出一定的创新作用。基层团组织进行相关活动的过程当中,运用先进的网络平台,能够让活动形式发生相应的变化,比如,一些团组织存在“品牌项目”,利用网络联合各个团组织,由此达到基层团建一体化的效果[2]。

    (二)明显的导向性需求特点

    在社会转型之后,我国社会形成了更加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对于广大的青年人群而言,面对其表现出来的多样化需求情况,需要给予相应的服务,为创设基层团组织服务项目奠定良好的基础。依靠此种创新式的服务方式,可以实现线下与线上相结合,有效提高对相关资源的利用率[3]。

    (三)较强的融合性特点

    从根本上而言,“互联网+”属于一类平台,拥有新颖的形态,因为得到了有效推广和运用,使从前的经济流通方式得以改变,实现了虚拟化产品,发挥出电子商务平台的良好作用。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针对“互联网+”所具备的较强的融合性特点,可以将其看作一种跨界性融合。“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使很多行业相互融合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以商品经济作为有效的前提,以提高效率为目的,由此明确了公共管理发展的趋势。从共青团组织的角度来说,自身的公共性与“互联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将达到最大的社会利益当作宗旨目标。在此过程当中,可以带给广大青年积极的影响,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三观”。所以,对“互联网+”基层团建工作来说,应该科学运用网络平台与相关技术,实现线上、线下工作模式的有效融合,进一步增强服务的质量[4]。

    三、基于“互联网+”下基层团建工作的有效创新对策

    (一)构建“互联网+”下基层团建工作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工作的有效结合

    进行基层团建工作的过程当中,应该构建“互联网+”下基层团建工作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工作的有效结合。此平台的打造,可以提供给青年团体更多的服务,为其增加就业的机会,扶持其进行创业,并且开展专业知识与技术的培训活动,发挥良好的作用。比如,深圳在2018年的时候,研发构建了基层团建系统,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随后,不同地区的团组织均开始运用该网络系统。其中涵盖了PC终端、移动App以及相关配套的青年志愿者服务功能等。无论是PC端,还是移动App,在设计上均以简约为主,比如,常见的智能手机凶弹、网站系统以及软件系统等,得到了广大青年的一致喜欢。所以,为了满足广大青年群体的需要,应做到化繁为简,吸引更多青年群体的眼光。并且,借助此系统平台,能够帮助广大青年完成很多事务,让更多的青年人能够参与其中[5]。与此同时,借助该平台,能够扶持广大青年进行创业,只需开设网购功能,便能开网店。除此之外,构建相关的QQ群、微信群,使更多的志愿者能够参与其中,便于为青年群体进行线上咨询和帮助。所以,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构建“互联网+”下基层团建工作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工作的有效结合显得十分关键。

    (二)科学运用“互联网+”思维理念,发挥出团建工作主体的作用

    对基层团建工作主体而言,应该科学运用“互联网+”思维理念,以便发挥出团建工作主体的作用。对基层团建工作来说,需要适应此种全新的互动关系,显然属于一项重大的难题。处于“互联网+”环境当中,青年基层团建工作的主体包含面非常广泛。具体来说:第一,不断提高基层团建工作人员队伍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十分重要。要求其不但需要科学运用相关的网络技术,而且应该不断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网络信息时代的来临,需要为基层团建工作创建良好的网络工作环境,尽可能规避不良网络文化所造成的负面影响。第二,针对基层团建工作的主体应该加以进一步拓展,对社会相关组织参加到基层团建工作给予一定的倡导与扶持。因此,通过拓展基层团建工作的主体,能够进一步壮大基层团建工作的人员队伍[6]。

    (三)加大基层团建工作方式创新的力度,提高对青年群体的吸引程度

    众所周知,对于广大的青年群体而言,其生活已经离不开各种网络、信息化设备。青年人运用互联网的过程当中,存在着显著的取向特点,以“互联网+”的视角而言,为了达到基层团建工作方式的创新目的,应该采取科学的措施加以实现[7]。比如,青年群体运用某网站与App产品的过程当中,不仅会对产品的功能情况加以考虑,而且还会关注自身的实际体验状况。那些形式单一、较为枯燥无趣的产品对年轻人而言是没有吸引力的。因此,处于“互联网+”环境当中,基层团建工作的开展需要摒弃从前较为固定、单一化的宣传与工作模式,避免出现不良的影响。尤其进行宣传和推广的过程当中,需要注意发挥出一定的创新功效。由此可见,加大基层团建工作方式创新的力度,可以提高对青年群体的吸引程度,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与实践价值。

    四、结论

    从以上的阐述与分析当中不难看出,系统分析和思考“互联网+”与基层团建工作的有效创新对策显得尤为必要,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与实施价值。本文通过阐释“互联網+”的概念,同时说明了“互联网+”的特点,并提出了基于“互联网+”下基层团建工作的有效创新对策:构建“互联网+”下基层团建工作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工作的有效结合;科学运用“互联网+”思维理念,发挥出团建工作主体的作用;加大基层团建工作方式创新的力度,提高对青年群体的吸引程度。希望此次研究和分析的内容与结果能够得到有关基层团建工作人员的关注和重视,并且从中获取相应的借鉴与帮助,以便增强“互联网+”与基层团建工作创新的实际效果,进而促进我国基层团建工作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张炯,常凌.“互联网+”与基层团建工作创新[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6(1).

    [2]郭睿,赵红.论“互联网+”与基层团建工作创新[J].新西部,2017(30).

    [3]汪铭铠,付云翔.基于互联网+的高校团组织建设创新研究[J].同行,2016(2).

    [4]李咏梅.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创新团队建设[J].现代经济信息,2019(1).

    [5]张芳.“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团队建设问题研究:以商洛学院为例[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9,10(1):70-72.

    [6]边舫.“互联网+”对高校党员工作团队建设的影响:微信公众平台的中介效应[J].当代职业教育,2016(7):95-99.

    [7]彭忆兰,钟敏.“互联网+”时代高校基层党建管理工作创新机制分析[J].青年时代,2016(20).

    编辑 常超波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2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