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关于药物联合心理干预对焦虑症失眠患者的疗效观察 |
范文 | 房心翠 李玉焕 王立涛 【摘 要】目的:对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治疗焦虑症失眠患者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70例焦虑抑郁失眠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5例,对照组只采用药物进行治疗,以此为基础对试验组患者辅助心理干预,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睡眠质量等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和睡眠质量评分无差别,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各方面评分明显较低(P<0.05)。结论:采用药物联合心理干预对焦虑症失眠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情绪,使其睡眠质量提升,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药物治疗;心理干预;虑症失眠患者;疗效 相关研究指出,患有焦虑症的患者会同时伴随易惊醒、做噩梦、入睡较难等睡眠障碍,睡眠质量较低会加重患者的焦虑情况,进而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本文分析了药物联合心理干预对焦虑症失眠患者的效果,具体报道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70例焦虑抑郁失眠患者,按照其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男女患者比例为23:12;年龄从23岁至60岁不等,均龄为(41.75±4.23)岁。试验组男女患者比例为22:13;年龄从22岁至59岁不等,均龄为(41.36±4.02)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单一的药物进行治疗,患者在常规服用帕罗西汀或西酞普兰的过程中,每晚需服用规格为0.4mg的阿普唑仑0.4-1.2mg、规格为1mg的劳拉西泮1-3mg、规格为2mg的氯硝西泮2-4mg,在此过程中需注意三种药物单药联用不能超过2周,避免出现依赖性,交替服用三种药物,一疗程为8周。 1.2.2 试验组 以对照组的治疗为基础增加心理干预,连续进行8周的治疗。 (1)支持性心理干预治疗:可以充分的利用医疗查房的时间,在此过程中为患者采取支持性心理干预,对患者的问题耐心倾听并及时做出解答,并适时给予患者鼓励,使其自身情感得到表达和宣泄,并综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其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促使其心理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改善,进一步提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2)健康宣教:焦虑症患者一般都存在缺乏自信心、犹豫不决、性格敏感、固执、完美主义等问题,会经常对自身失眠问题担心过度。对该类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宣教主要是使患者明确焦虑症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和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失眠情况等,指导患者对自身的失眠问题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对待,如果患者能有效的控制自己的思维和情绪,便能做到轻松入睡;(3)设置生活任务: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设置与其兴趣相符的生活任务,使患者对自身焦虑抑郁状况关注的情绪得到转移,提升患者的配合康复治疗的过程中的信心,如进行书写训练可在书写的过程中使患者的焦虑情绪得到宣泄,患者可以通過笔端对自身心情进行倾诉,使其逐渐得到放松,防止患者在直接和人交流沟通的过程中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使患者的情绪得到更好的表达;进行家居训练可有效的培养患者料理家务的能力,促使其家庭观念和意识得到增强,使其在该训练过程中感受到成就感。另外医护人员需注意在为患者设置生活任务的过程中应该联合家属,在日常对对患者加以关注、关心,使其体会到医院和家庭的关怀。可在日常生活中对指导患者适时参加体育锻炼,通过其疲劳感的增加和注意力的分散,提升其晚间的睡眠质量。 (4)音乐放松疗法:在患者入睡前医护人员可为其播放催眠指导语和音乐,使患者在逐步放松的催眠环境下能做到轻松入睡。并注意尽可能使患者的合理要求得到满足,指导患者掌握对焦虑有效应对和缓解的方法。 1.3 观察判断标准 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进行评估,焦虑抑郁程度和分数呈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分析处理本研究涉及到的数据,采用()表示计量资料,并采用t进行检验,两组数据对比统计学差异表示为P<0.05。 2 结果 如表1所示,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睡眠质量评分无较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评分都比对照组明显较优(P<0.05)。 3 讨论 焦虑情绪作为一种造成情绪痛苦的体验,一般患有焦虑症的患者都伴随睡眠问题,临床表现为较难入睡,而患儿还会因失眠而加重其恐惧、焦虑等的问题,从而导致其陷入恶性循环,进一步加重患者的临床症状。所以只有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使这种恶性循环中断,才能使焦虑症患者的失眠情况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本文通过研究可知,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和睡眠情况没有较大差异,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各方面评分都比对照组明显较低(P<0.05)。说明相比较于单纯的采用药物治疗,联合心理干预治疗焦虑症失眠患者可较大程度的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情绪,实施支持性心理干预可使患者消极心态得到转变,提升其治疗的依从性。 综上所述,对于焦虑症失眠患者采用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效果,可较大程度的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促使其睡眠质量不断提升,可在临床治疗中加强应用。 参考文献 廖波.李彦.高镕等.药物联合心理干预对焦虑症失眠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9(08):165-168. 王蓉.心理治疗联合黛力新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观察[J].2017(05):10. 李晶.李秋媛.心理干预对焦虑症失眠患者的疗效观察[J].健康之路,2017(08):4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