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专业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融合实践与探索
范文

    罗隆

    

    [摘 ? ? ? ? ? 要] ?在大众创新创业与机器人产业大发展的现实背景下,工业机器人专业的创新创业与专业融合显得更为重要。为做好两者的深度融合,从平台资源的四融合、能力分层进阶课程体系、课程按三个原则进行改革来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对推进工业机器人创新创业教育进行实践探索。

    [关 ? ?键 ? 词] ?机器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7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7-0176-02

    一、研究背景

    自国务院发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文件以来,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各高等学校相继出台学校内部的创新创业教育文件与人才培养方案,也做了不少有益的实践与探索,但总体来看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的紧密结合案例较少见,影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效果。

    本院工业机器人专业为解决工业机器人应用日益增长与机器人创新创意人才缺乏的矛盾,结合创新创业教育的需要与专业教育进行了多方面的相互融合,主要是从创新创业平台资源的四融合、课程体系进行能力分层进阶安排、课程按三个原则进行改革整合来实现。按照“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的原则,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创新创业平台资源的四融合

    广州市教育局高度重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给出专项创新创业资金用于各学校开展活动,工业机器人专业在“面向广州市高职院校的机器人与智能装备技术创新创业平台”项目支持下,在这个“校、政、企、联”创新创业平台上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学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主阵地,担负着提供课程、场地、校内师资等主要责任,为有意愿、有潜质的学生制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参加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建立创新创业档案和成绩单,客观记录并量化评价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情况,认定学分,企业主要负责引入企业导师、孵化基地、风险奖金等,政府以项目的形式提供大学生创业资金需求,共同推进学校的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智能制造产业技术联盟主要负责组织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人员与学校的教师定期开展相关研讨活动,搭建好平台,让高校教师与学生一起共同进行技术研发与创新活动。学校与企业共同对自主创业学生实行持续帮扶、全程指导、一站式服务。

    三、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搭建能力分层进阶课程体系

    深入工业机器人企业调研,对工业机器人工作岗位进行任务分析,编成工作任务分析表。将工作任务分析表与创新创业相关知识技能相结合,共同构建为具体各个阶段需要开设的课程,以及按能力递升需要培养的能力。该课程体系以“工业机器人基础能力”“工业机器人核心能力”“工业机器人创新创业能力”的分层进阶课程体系,见下表。

    四、遵循三个基本原则进行课程内容改革创新

    与工业机器人企业共同制定突出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素质培养的课程标准,作为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核的依据。与企业专家共同开发与技能训练配套的教材、实训指导书、活页、工作页、手册、培训包等资源。根据课程内容、基本素材、情景要求,制作单元课程多媒体课件。课程改革按三个基本原则进行。

    1.课程内容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尽早让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问题,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建构自身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能力。在工业机器人创新设计中,学生要完成“市场调查→外观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产品试制→产品调整→商品”的现实工作流程,设计作品将由企业打样制作出真实产品,学生的毕业答辩、毕业作品展览与企业现场招聘会结合,通过实战训练,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锻炼技能,积累经验,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2.注重创业管理内容融入,如果学生毕业后想创业,光有专业技术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在校期间,工业机器人专业教师从创业教育的必备理论知识中,选择性地在课程中加入一些企业管理的知识,课程内容涵盖管理学、经济学、法律学等多种学科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他们将来自主学习创业知识打下基础。

    3.以工作过程导向开发工业机器人核心能力课程提出五门核心课程内容建设的具体任务:

    (1)工业机器人基础:主要开发项目包括工业机器人安装、工业机器人调试、工业机器人维护等。

    (2)工业机器人视觉技术:主要开发项目包括机器视觉平台搭建、图像模板制作与匹配、字符识别、条形码识别、二维码识别等。

    (3)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三维建模:工业机器人零件装配、工业机器人装配工程图设计、工业机器人轴类设计等。

    (4)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工业机器人系统建模、工业机器人工作站设计、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使用等。

    (5)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业机器人现场集成设计、工业机器人现场运行调试、示教器使用等。

    五、小结

    工业机器人专业教学团队结合创新创业教育有针对性地制定实施方案,针对专业特点对课程进行改革,细化各个课程的主要工作任务、实施途径和主要建设成效,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内容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创新与探索,对于高职工业机器人创新创业课程改革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桂莲,周海波,魏天路.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下工科专业课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21):40-41.

    [2]馬青,沈灿钢.基于“机器换人”形势下的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创新[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156-157.

    [3]李卫民,柳亚输.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黑龙江教育,2017(1):63-64.

    [4]王艳梅.高职院校“三段递进”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36):17-19.

    [5]盛魁,马健.高职计算机专业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8):40-43.

    编辑 张 俐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8: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