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
范文 | 于贵霞
[摘 ? ? ? ? ? 要] ?为深入贯彻落实制造强国战略,大力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加快培养和选拔高素质技能人才,各级各类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每年开展得如火如荼。结合近几年的参赛经历,对我校工程算量竞赛项目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找出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精准施策,有针对性地提出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 ? ?键 ? 词]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工程算量;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2 ? ? ?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7-0190-02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职业技能竞赛[1,2]。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紧扣岗位核心技能,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契合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是检阅职业院校教育质量、办学水平和展示职业院校师生专业技能水平的重要平台[3]。工程造价职业技能大赛是根据工程造价专业的岗位技能特点,参照行业和企业的最新标准对职业教育进行的重要赛项。全国工程造价专业类技能大赛种类繁多、形式多样[4-6],其中工程算量(BIM技术)竞赛项目是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之一。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我校隶属于江苏省交通运输厅,立足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我校交通工程学院开设的中高职专业主要有建设工程管理、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等。通过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以我院所有教职工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专题访谈调查研究。 (二)研究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和相关理论研究的成果梳理,根据本次调查研究的目的,结合多年来我校技能大赛发展的情况,自行设计调查问卷“我校工程算量竞赛项目的发展现状”,主要内容包括发展历程、竞赛设备和条件、竞赛内容与常规教学的关系、竞赛态度四部分,共20个项目。调查问卷采用无记名形式的网络调查。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教师调查问卷“我校工程算量竞赛项目的发展现状”,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调查,结合访谈专题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与研究。 (一)发展历程 调查结果显示,我校工程算量竞赛项目的发展历程在时间上不连续,没有清晰的标记,没有成绩突出和影响深远的大事件,参与该项目竞赛的教师不多,参赛教师仍是单独带队、孤军奋战,也没有太多比赛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和学习。与高技能竞赛水平职业院校相比,我校工程算量竞赛项目的发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二)竞赛设备和条件 目前,我校已建立一个工程造价实训室,具有基本的竞赛设备和条件。但是,还没有这个专业的校企合作单位,需要进一步地开发和拓展,如比赛所用电脑和软件的更新,需要与行业最新标准相对应。为了充分地与造价咨询行业零距离接轨,满足企业工作岗位对学生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的要求,技能大赛对职业院校师生专业能力的考核要求越来越高,对学校的相关竞赛设备和条件的建设和更新速度也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三)竞赛内容与常规教学的关系 对于“该项比赛与我院常规教学是否有关”,72%的教师认为工程算量竞赛与我院常规教学有关。一方面,将競赛和常规教学相融合,对我院现有的课程改革、专业发展、实训基地建设和师资队伍竞赛水平提高等方面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经过魔鬼训练和大赛洗礼的学生,自信心和好胜心增强,专注度高,专业学习热情高涨,有利于促进学生在常规教学中的理论学习和技能掌握。近几年,在学校和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经过多位参赛老师长期的不断探索和辛勤努力,我校工程算量竞赛项目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与竞赛内容相关的课程和实训。 (四)竞赛态度 问卷调查表明,我院教师都清晰地认识到各级各类技能大赛的重要性,但对于参加技能大赛的必要性上各持己见。其中,4%的教师认为不适合参加技能大赛,24%的教师认为必须参加比赛,而72%的教师认为要参赛、想参赛,但水平有限。对于是否需要停课集中训练的问题,68%的教师积极地认为:为了提高竞赛水平,参赛教师和学生有必要停课集中训练,需要长时间的系统学习和训练。28%的教师比较实际,认为技能大赛以参与为主,不要影响正常的工作和学习;4%的教师比较悲观,认为取得技能大赛好成绩很难。 问卷“未来我校工程算量竞赛如何发展”调查结果表明,除了一位教师认为不再参加工程算量竞赛项目,该项目不适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大多数教师仍持积极乐观的态度,相信通过一段时间各方面的努力,不断积累比赛经验,培养优质参赛师生,能够取得更好的比赛成绩。 三、对策研究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校工程算量竞赛的发展,结合近几年的参赛经历,提出我校工程算量竞赛项目未来不断推进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融合竞赛于课程中,促进工程造价专业发展 通过对工程算量(BIM技术)竞赛项目进行技能分析,结合社会岗位需求,按照工程算量竞赛项目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要求,调整现有专业课程体系,并在其中融入竞赛内容和竞赛标准,通过专业课程培养的学生技能与竞赛所需专业技能相匹配,其对应关系见下表。 在职业教育课程发展改革中以技能大赛为驱动,以赛促教,在常规教学中融合竞赛内容于专业课程教学中,以技能竞赛项目为教学案例,推动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以赛促训,以技能大赛的形式和要求进行实验实训教学,增强学生的操作水平和动手能力;以赛促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掌握岗位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在技能大赛中收获更多成功的体验。结合工程造价行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以技能大赛为契机,加快课程改革,进一步促进工程造价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二)加强对参赛教师专业能力培训,优化高素质技能型师资队伍 开展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不仅是对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检阅,也是对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考核,更是对教师教学能力和竞赛水平提出的巨大挑战。高素质技能型师资队伍的优化和提升,除了考虑有计划地安排教师下企业参加实践锻炼外,指导职业技能大赛也是一个很好的途径。职业院校的专业老师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仅要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而且应在竞赛实操训练中不断提升自身专业实践能力。 为了打破我校“参赛教师单核带队、孤军奋战”的发展现状,实施“走出去、请进来、长出来”的发展策略,提高我校各项技能竞赛对外开放的水平。首先,建立一条获取校外各级各类比赛信息的沟通渠道,有针对性地对竞赛教师进行辅导和培训,帮助教师掌握和了解竞赛的各种信息。其次,“走出去,到校外去”,有计划地安排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到其他院校参观学习,搭建教师校内校外长期交流互动平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再次,“请进来,到校内来”,聘请企业技术人员进校园,传授企业工作经验和先进的技术理念;邀请高水平院校的参赛教师到校指导,分享比赛经验。最后,分层分批培训和学习,重点培养竞赛水平高的教师,加强高水平教师的骨干辐射作用,以点带面,带动本专业的其他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让工程算量竞赛项目在我校健康、有序地“长出来,扎根下去”。 (三)深化校企合作,提高企业参与技能竞赛的积极性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为了适应我国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的实际岗位需求,检验职业院校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成果而举办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竞赛项目的设计充分考虑行业最新标准和企业先进技术,国家发展和企业生存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是职业教育的方向标,也是职业技能大赛项目设计的根源。 加强推进“现代学徒制”和“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改革发展,企业高技能人才进校园、上课堂,教师进企业挂职锻炼,学生在企业实习,不断深化校企合作,提高师生专业技能水平,增加技能大赛的比赛经验和专业能力锻炼。同时,校企合作是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实践操作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学校实验实训条件改善和技能竞赛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力量。 通过多种途径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将技能大赛作为校企合作的一个合作模式,与企业协同举办,为企业培养专门人才。重实践、强技能、促就业,联合校企合作单位开展各种技能竞赛活动,让企业专家參与技能竞赛的全过程,精确定位技能评价标准,指导和评价学校师生的竞赛水平,为我校工程算量竞赛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专业技术支持。 四、结语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职业院校办学实力的核心衡量标准之一,是职业院校改革和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指挥棒”,每个学校技能大赛项目的发展情况参差不齐。通过对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我校工程算量竞赛项目为例,融合竞赛于课程中,促进工程造价专业发展;加强教师培训,优化技能型师资队伍;深化校企合作,提高企业参与竞赛的积极性,并在比赛实践中尝试和创新各项对策和建议,探索出一条适合本校技能大赛项目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肖林.职业院校技能竞赛选手心理技能训练策略研究:以世赛汽车喷漆项目为例[J].职业,2019(12):34-35. [2]李琳.职业技能竞赛与常规教学有机结合的研究:以测量竞赛为例[J].福建建材,2017(9):115-117. [3]韩乐.中职学校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6(6). [4]曾瑜,沈坚.基于课赛融合模式的工程造价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8(4):102-106. [5]周红燕,罗伟兵.基于职业技能竞赛的高职造价专业核心课程改革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5):404,406. [6]仲江民.基于BIM的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研究与应用[D].贵阳:贵州财经大学,2017(6). 编辑 陈鲜艳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