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对高职应用写作课程教学实效性不足的思考与对策
范文

    郭筱筠 林武

    [摘? ? ? ? ? ?要]? 一直以来,高职学生对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重视程度不如专业课程,学习的实效性不高。从长期教学实践体会出发,针对用人单位实际需求与学生对课程认知差距的现实,探源求因,寻找增强高职应用写作课程教学实效性之对策。

    [关? ? 键? ?词]? 高职;应用写作;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 G712? ?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9-0172-02

    一、高职院校应用写作课程教学的现实矛盾窘境

    众所周知,在现代商业活动中,项目的运作过程需要诸多文案文本,如可研报告、立项报告、策划书等,项目的推进和实施各环节,也需要借助于诸多的文件文书,如请示、报告、通知、函、计划、纪要、合同、日志等,企业与各方的联络和沟通,也需要文字材料的写作。因此,高职院校中,以各式应用文种写作训练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应用写作课程,实际上承载着企业非常重视的“沟通与表达”能力的培养,对绝大多数用人单位如企业来说,这是一项基本却又非常重要的职业技能。据南京大学孙志凤老师的一项调查(《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期望和评价》)显示,所有类型的企业对毕业生有待提升的能力中,“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表达能力”这两项排在首位。这也与笔者走访企业所得到的信息反馈基本一致。因此,不少大学生就业指导方面的专家,都呼吁在校大学生学好应用写作这门课程。

    而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对诸如应用写作等公共基础课的学习重视程度和能力水平,往往低于用人单位的期待。笔者所在的高职院校就曾经在一定范围内对在校生就“最有用”“最无用”的课程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公共基础课程除体育、法律外,其余全部入选“最无用的课程”,应用写作课程也榜上有名。在与兄弟院校的教师同行交流所获取的信息中,也了解到类似情况在工科类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学生对该门课程学习重要性有失偏颇的认识,导致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积极性不高,甚至态度消极,严重影响了课程学习的应有效果,大大减弱了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二、对高职院校应用写作课程教学实效性不足原因的反思

    原因之一:从学生自身方面来看:(1)普遍认为来学校就是为了学习专业知识的,认为专业课远比公共基础课重要,且专业课学习任务重,占用时间多,必须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主观上对诸多的公共课程包括应用写作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有一种“无用论”的偏颇认识。(2)大多数学生在校期间,对行业岗位从业人员应该具备的职业能力素质要求,尚缺乏真正全面的了解,基本上是毕业到企业工作若干年后,才会有深切认识。在笔者对毕业后工作多年的学生的跟踪了解中,他们普遍都谈及和强调了动笔写作能力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3)对于工科学生来说,写作等文科知识方面,本来就不是长项和强项,由于基础较差以及兴趣等原因,也导致了不少学生对写作课程学不上劲,感到吃力,容易放弃。

    原因之二:从教学内容方面来看,教材建设水平尚有待进一步提高。

    1.应用写作课的教学内容与专业课程的结合度不高。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所使用的应用写作课程教材,通用类居多,专用类较少。通用类教材,教学内容主要涉及日常工作中常见的应用文体的写作,强调通用,但局限性也较为明显,如笔者所在院校是一所培养建设行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建设类高职院校,通用类教材明显不能满足学校建筑类人才培养的要求,主要原因就是通用类教材与专业结合程度不高,专业职业性特点不突出,致使学生普遍认为与专业岗位工作关系不大。另外,学生对未来的工作岗位素质能力构成尚不够清楚,学习兴趣不高。高职院校的教学现实正呼唤新的、能与不同专业深度融合的应用写作教材的出现。

    2.教学内容未注意针对专业差异设计,缺乏针对性,学与用脱节。学以致用可以说是高职院校的教学准绳。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尚且“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可以想见,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参与程度就更加不够了。如应用写作课程中的“计划”文种,虽说各行各业都用得上,但建筑规划专业侧重“规划”,施工专业侧重“方案”,若不分也不管专业应用特点,笼统教学,课程目标就很难实现。这与教材有关,但更关键的是教师应针对专业差异,结合学生未来岗位能力所需,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案,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如上,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与专业实际需要脱节,学與用剥离,这也是学生学习缺乏动力的原因之一。

    原因之三:从教师方面来看,教师自身要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反省和加强。

    1.教学方法及手段的改革改进不够,教与学脱节,教学有效性降低。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主要是技能教学,强调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训练。因此,在高职院校,尤其强调有效的教学,有效的教学是一种实训化教学,提倡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并以实践化活动为主,这是高职教育本质要求和属性决定的。遵循教学规律、合目的性、教与学的统一,是有效教学的关键。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也不例外,同样强调教与学的实践性和针对性。但由于多数教师教学理念上没有与时俱进,教学方式方法没有创新,甚至还停留在传统的理论教学方式方法上,丰富性不足,再加上相关社会实践不够,因此,往往就出现了教师在课堂上一个人“独白”,造成学生课后对所学知识“不明不白”的现象,使课程教学有效性大大减弱。

    2.教师要克服自身的惰性。由于公共基础课程的开设和教学在不少工科类学校尚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严重的甚至还被边缘化,导致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课改的积极性不高,客观上存在一定的进取惰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知识不更新,常年吃“老本”;(2)教学内容多年不变,不管是到哪个系哪个专业开设和教学该门课程,都是一本教案“通吃”。这种现象在目前来看,应该还是比较普遍存在的。

    时代在进步,知识需要不断更新。高职教育的本质也要求高职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的教学素质水平和能力,具体来说,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就业核心能力构成,结合实际岗位(群)所需,重新整合教学内容,运用新的方法理念,积极提高课程教与学的实效性,切实增强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努力使课程教学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有利于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增强。

    三、增强应用写作课程有效性的思考和对策

    要结合新时期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新形势,紧紧抓住和把握职业院校当前正大力开展的“三教”改革(即教师、教材和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契机,围绕提升教学质量,增强教学实效性,大力推进和开展该门课程的相关改革和建设。

    (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自身建设

    教师应树立终身教育观念,加强学习,更新知识。终身教育不仅仅是一种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教育观念,也是一个职业教师养成的必经过程。《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重磅落地,开启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征程,也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双师”素质,不仅是对专业教师的要求,对公共基础课教师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教师既要不断加强对自身专业领域前沿知识的更新和学习,也要对所在院校专业课程领域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能力的途径很多,比如或鼓励、安排教师到企业和机构去挂职锻炼,或利用假期,走出去,安排教师积极参加相关培训,提升自我等,都是很有效的办法。

    (二)要加强教材建设,根据专业教学改革需要,对现行教材进行必要的修订

    笔者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课程教学内容与专业

    实际、岗位能力结合越紧,就越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如何使应用写作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实现更紧密结合?笔者的体会就是,高职院校的应用写作课程应根据本校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针对学生未来岗位(群)的能力需求,按照课程学时的安排,制定好相应的教学大纲,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和调整。具体的建议是:到行业企业中去,收集大量与本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相关的应用写作实例,从中进行筛选和整理,概括出实用的知识点,汇编成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实用教材教程,并随时更新,使教学内容既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又具有较强的实用实战性。

    1.合理增删。删减结合度不高的写作文种,补充应用度高的写作文种。如对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我们就根据学生专业实习和从事专业工作的实际需要,大幅删减了实际工作中应用不多的文种教学,补充了“实习周记(日记)”“施工日记”写作等教学内容。

    2.侧重点不同。以笔者所在建设类高职院校为例,同样是“合同”文种,对于工程施工、工程管理方向的专业,教学的侧重点是建设工程施工承包合同,而对于房地产开发与管理方向专业,教学的侧重点则是房地产买卖、租赁、物业管理方面的合同。

    因此,编撰一本结合本校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符合学以致用原则、满足学生未来专业工作综合素质能力要求的教材,这项工作不仅是需要的,而且是紧迫的。笔者所在的院校,经过担任应用写作课程教学的所有任课教师的积极参与和通力合作,借鉴兄弟院校先进教材的成果经验,编写了一套与本校专业教学结合度较高、针对性和实用性较强的《建筑应用文写作》校本教材,并使用多年至今,每年都进行更新,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教材只是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引起学生认知分析、理解、反思、批判的中介,更重要的是需要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把教师自身所需要传授的知识能力(经验)转化为学生的能力(经验)。研究学习的理论告诉我们,学习的过程中,理解与应用是交织在一起的,而非各自独立的阶段。

    职业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技能教育,因此,要促成这种转化,就需要转变传统观念,创新改进教法,加强实践教学,倡导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让学习者不仅参与其中,还要成为学习的主角。如笔者在应用写作“公文”板块的教学中,就通过让学生分组,分别代表不同部门,模拟诸如公文办文、工程项目运作的全流程过程,这种以实践应用活动为主的仿真情景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学习的责任感,实现了教学中心从教師到学生的转变,增强了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四)要加强教育引导,纠正学生对课程的认知偏颇,提高学习的重视度和积极性

    要通过增进学生对岗位能力要素构成的了解,同时,还要和学校思政辅导、教务管理、就业服务等有关部门一起,形成合力,使学生真正立足于岗位工作能力所需,并从完善自身、有利于个人成才发展出发,进一步思考和明晰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参考文献:

    [1]关文信.有效教学的内涵[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6).

    [2]陈晓端,马建华.有效教学行为的基本特征[J].教育科学研究,2006(2).

    [3]朱学荣.高职公共课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前沿,2013(1).

    [4]屈波.高职公共基础课课程改革研究[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5]罗冲.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公共基础课关系研究[J].职教论坛,2014(18):63-67.

    [6]唐开福,卢同庆,邢秀芳.四川省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现状及改革思路[J].四川职教,2017(11).

    ◎编辑 马燕萍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7:1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