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课余生活的调查与思考
范文

    杨梅

    

    [摘? ? ? ? ? ?要]? 随着高职扩招政策的出台,越来越多的人群进入了高职校园。新人群的加入,让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成分复杂起来,大学生课余生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呈现出多元化、目的性、盲目性等特点。根据问卷调查,以鄂尔多斯职业学院为例,提出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课余生活的对策建议。

    [关? ? 键? ?词]? 大学生;课余生活;调查;思考

    [中图分类号]? G717? ?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9-0222-02

    随着高职扩招政策的出台,越来越多的人群进入了高职校园。为进一步了解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课余生活情况,提高大学生课余生活的质量,笔者对鄂尔多斯职业学院三个年级学生的课余生活进行了调查。这次调查,采取了微信問卷调查方式,共528人接受了调查,其中男生163人,女生365,大一学生227人,大二学生191人,大三学生110人。现在结合调查结果,对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课余活动情况进行分析。

    一、调查数据及分析

    (一)大学生课余生活现状

    本文所指的课余生活是指大学生在课余时间里所做的各种活动。而课余时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周一至周五除上课时间外所剩余的时间;另一部分是周末的全天时间。根据问卷调查显示,鄂尔多斯职业学院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有以下现象。

    1.学生的课余时间比较适中,丰富程度一般

    根据调查,发现62.50%的大学生认为学院分配的课余时间适中,不多不少,17.80%的大学生认为时间少,19.70%的大学生认为时间多。57.20%的大学生认为课余生活一般,28.79%的大学生认为课余生活丰富,14.02%的大学生认为课余生活少。调查显示,学校留给大学生的课余时间是适中的,但学生自己的课余生活质量不高,没有合理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

    2.大学生课余生活单调,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根据调查,学校开展的课余活动主要以学习为主,学生感兴趣的少,有一半的学生课余时间是在宿舍、街上玩,一部分学生会去勤工俭学或参加社团活动,还有一部分学生会学习和参加其他活动。说明学生对学校安排的课余活动不感兴趣,自己也不会主动去参加自己感兴趣的社会活动。

    3.大学生课余活动没规律,很多学生喜欢去校外兼职

    调查显示,学校54.73%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课余生活不规律,

    66.29%的大学生不主动去参加公益活动,74.05%的大学生喜欢去校外兼职,理由是自由,外面工资高,会接触各类人,可以提高沟通能力,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历练自己等。说明新时代高职院校的学生把更多的视线放到了校外,更关注成长的历练,更注重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和积累社会经验。

    (二)大学生课余生活特点

    高职扩招之后,更多的人群走入了校园,不同的人群让原本书卷气的校园加入了社会的气息,改变了大学生的思想和心态,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发生了变化,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1.大学生课余生活有主次之分和多元化的特点

    根据调查,发现大学生课余活动取向表现出有主次之分和多元化的特点。虽然大学生还把学习作为他们的主业,但也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了课余生活。他们有在课余时间学习看书的,也有打工赚钱的,还有吃喝玩乐及参加社团活动和学生组织的。总之,大学生的课余活动不再是传统的“三点一线”模式,呈现出多元化的取向,更注重生活的质量和品位。

    2.大学生课余生活具有目的性的特点

    与以往的调查结论相比,学生使用电脑进行学习的时间逐步增多,做作业、找资料成为他们上网的主要目的,此外“用电脑玩游戏”成为大学生课余活动取向的第二位。这表明,大学生已经把使用电脑学习作为一种普遍的手段,网络资源的丰富为学习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方便、快捷的查询也成为大学生选择网络学习的主因。此外,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技术领域,当代大学生察觉到自身知识的薄弱,看到了网络资源的益处,认识到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已经为走入职场作充分的准备。

    3.大学生课余生活具有盲目性的特点

    从整体看,大学生在课余时间虽然十分重视学习,但他们对自己的课余生活没有什么安排,基本是学校让做什么就做什么,自己想起做什么就去干什么,没有计划和规划。而且存在盲目跟风的现象,要去服务行业打工,大家就都去,要参加这个社团,大家就都参加,个人基本不会有自己的想法,大都是随大流。

    (三)产生这些现象和特点的原因

    1.主观因素

    当大学生进入大学时间久了,和同学熟悉了后,某些活动及行为便会受到与之生活在一起的同辈群体的影响,别人干什么,自己就干什么,这就导致大学生课余生活的多元性和盲目性。

    2.家庭因素

    现在的高职院校学生大都是低分段学生,且农村的孩子多,生活和学习没有规律,很少能够和社会有所接触,也习惯了父母在各方面的关心与照顾,所以他们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没有什么规划,只是走一步看一步。此外,他们喜欢打工挣钱,以此减轻家庭的负担,更想向父母证明自己的能力。更有甚者,一些大学生羡慕那些从社会进入校园的年长的同学,羡慕他们的经济条件,于是也急切地走入了社会。这就导致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课余生活目的性强的特点。

    3.学校因素

    首先,高职院校、系、班及各种社团虽然组织了一些课余活动,但主要是以教育或者考核指标中的活动为内容,忽视了学生的真实想法及要求,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造成了学生参与率的下降。其次,高职院校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没有对学生参加社团等活动进行约束,因此学生只凭跟风参加,时间长了,激情淡了,参加的积极性就没了,更热衷于打工、和同学闲聊、看电影、吃美食、玩游戏等事情。最后,高职院校提供给学生接触社会、学习社会经验及技能的机会较少,基本停留在志愿服务、社会实践、顶岗实习等阶段,学生与社会真正接触的时间较少,不利于学生的社会化。

    二、调查思考与建议

    (一)調查思考

    通过对鄂尔多斯职业学院大学生课余生活的调查,从总体上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及课余活动状况等有了初步的了解,并通过分析找到了存在一些诸如课余生活安排盲目、课余生活单调、质量不高等现象的原因。此外,我们还应看到存在的隐患,如学生喜欢去校外打工,如何进行管理这都是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二)对策建议

    1.从学生自身入手,加强课余生活指导

    利用班团会、职业生涯规划等契机,加强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课余生活的指导,使他们从思想上有所转变,并合理安排好自己的课余生活,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课余生活方式,提高课余生活的质量。

    2.从学生实际入手,开展丰富的课余活动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希望自己的课余生活有意义。因此,各高职院校、系部、班级和社团要多组织一些丰富的活动,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既要包括思政教育、职业素养教育、各种专业知识的学习,又要包括各类文体性与社会性的活动。此外,高职院校还应多组织一些校外的活动,让学生多与企业、社区、行业等接触,学习必要的社会经验,为今后走向社会和职场奠定坚实的基础。

    3.从学校入手,提高管理水平

    高职院校要建立有关大学生打工、学生课余生活评价等制度,尽可能为学生营造广阔的活动和娱乐空间,做好安全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活动,将学生参加校内活动纳入学生综合评价指标,并加大校内勤工俭学的力度,增强学生参加课余生活的积极性,提升管理能力。

    4.从方式入手,提高课余生活的质量

    改变以往高职院校大学生课余生活参加方式,通过云参加、实地体验、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展演、制作等方式,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他们通过参与,确实有所得、有所获,以此提高课余生活的质量。

    总之,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课余生活已经逐渐演变成大学生活的中心内容。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课余生活对于高职院校大学生发展的积极意义,要采取多种方式丰富高职院校大学生课余生活的内容,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课余生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洁,张如勇.高职院校大学生课余生活的调查与思考[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8).

    [2]张宏,涂玮,郝玲,等.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基本现状调查及策略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3(35).

    ◎编辑 司 楠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3:2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