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关于新形势下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的思考 |
范文 | 张晨 倪成励 [摘 ? ? ? ? ? 要] ?高职院校口腔技术医学专业教育的关键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及丰富实践能力的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人才。产学结合教育模式是满足职业院校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式,其可以促进学生良好品质、就业能力的提升,充分发挥出学校、企业的资源优势。在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中,注重产学结合,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能显著提高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教学质量。 [关 ? ?键 ? 词] ?高职院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产学结合;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 ?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41-0074-02 新时期,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很大改变,这也造成人们龋齿增多,因龋失牙的人群也逐渐增多。同时当前我国老龄化趋势逐步加重,失牙患者逐渐增多。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更好地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随着《口腔修复体制作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20版)的正式发布,国家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行业要求越来越规范。高职院校口腔技术医学专业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人才的重任,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应该注重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调整。 一、高职口腔医学专业的特点及教学现状 (一)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特点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主要是以口腔修复为主的关键课程,涉及医学、口腔医学基础、口腔临床医学、各类义齿制作、生物力学、工程技术学、美学等多个领域,课程内容相互交叉,涉及面比较广,抽象性比较强,学生的学习难度相对比较大。同时在以往的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中,教师还会引入各种基础抽象概念,如金属应力释放、生物相容性,学生理解起来会感觉十分困难,教师尽管讲得十分卖力,但是学生却难以获得好的学习效果。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涉及很多专业概念内容,每个专有名词都与临床实践相关,如全口义齿中的无牙颌解剖标志、平衡牙合理论。学生在刚学习时会感觉很抽象,难以想象。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具体操作时,单纯地依据教材内容,难以让学生感受到操作的生动、具体性,不利于学生理解。针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特点,在实际教学中为了获取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优化调整。 (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现状 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良好的专业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要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也就是说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学生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的良好结合。从当前高职口腔医学专业教学实际看,虽然做了很多教学改革,依然是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为主,教师在课堂上会根据教材内容制作相应的课件,然后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进行课件演示,并为学生讲解相应的理论知识。在理论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实验实践课程。而在实践教学中,大多是教师做—学生看、学生练习—教师指导的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过于强调理论知识讲解,虽然确保了理论知识讲解的系统性、全面性,但是对学生岗位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力度不够,造成学生在就业以后,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进行再次学习,才能适应岗位。这也导致很多企业对高职院校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不满意,究其根源在于高职院校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学生难以做到学以致用。 二、產学结合对高职口腔医学专业教学的积极影响 新时期下,产学结合模式对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一)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在校学习中,虽然会在学校实验室进行相应的实践训练,但是这种练习是脱离实际岗位的,难以让学生了解岗位对能力的要求,不利于学生理论知识的良好应用。产学结合模式下,可以实现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的全面优化,学生可以在校期间了解专业理论知识、行业特点等内容,又可以在企业岗位中了解今后工作环境、岗位对自身能力的要求等,有助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也能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产学结合模式下,学生可以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良好结合,这对学生的综合发展有很大帮助。 (二)强化实践教学效果 在以往的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不能根据自己需求开展实践训练,只能根据教材内容,或者是根据教师安排开展实践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实践学习积极性很低,不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产学结合模式下,教师可以根据企业提供的资料,与企业共同设计实践课程模块,借助企业的优势资源开展实践活动,学生还可以深入企业岗位,感受与专业相关的内容,如义齿生产过程,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还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动手热情,促进实践教学效果得以提升。同时对高职口腔医学专业的教师来说,在产学结合模式下,教师可以了解到企业生产所需要的先进技术、理论内容,这样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结合这些内容调整教学方案,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时性、针对性,这对学生今后就业有很大帮助。 三、基于产学结合的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策略 (一)创新教学观念 在产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应该从过去的“三段式”学科人才培养转变成“产学融合、工学结合、校企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实践为关键,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产学结合主要体现在专业与行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岗位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与实践之间的相互对接上。同时产学结合下企业参与了学校教育过程,这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有很大帮助。对此,在实践中,为了确保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更好地落实产学结合模式,教师首先要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改变以往以自身为核心的教学思想,积极地学习产学结合模式内涵,结合教学实际,调整教学手段,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 (二)优化课程设置 高职教育是以能力为本、以实践为主导、以就业为宗旨,培养一线高素质实践性人才。在人才培养中,不仅要注重学生基础专业知识能力的培养,还应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高职口腔医学专业教学中,要结合产学结合的要求、义齿制作行业专家及企业的意见,充分考虑岗位能力、工作过程、职业资格等要素,以岗位核心能力为关键,建立理实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注重学生人文素质及技能操作的培养。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师应该对课程进行优化设置,打造基于行业与职业要求的产学结合、德能同步的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体系、专业基础课程体系、专业技能体系、专业拓展体系等几部分,实现学生的全面培养。 (三)创新教学方法 在产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方法也较以往发生了极大改变,所以在实际中,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师还需要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方法,以此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具体来说,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师应该针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不同,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在理论知识讲解中,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在讲解相关理论知识时,教师可以根据理论内容引入具体的案例,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让各组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借助学到的理论知识处理案例中的相关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了解,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实际问题处理能力的提升。(2)信息化教学。在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活动中,有很多内容比较抽象,尤其是一些特有名词、专业概念,很多学生在理解时会感觉十分困难,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对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师可以根据知识抽象程度,利用信息化手段,将抽象的知识内容形象化展示出来,让学生可以借助形象的视频、图片、动画模型等内容来理解抽象内容,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3)小组合作教学。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让学生围绕某个知识点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能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能让学生在交流中实现思维碰撞,有助于学生取长补短,促进学生良好发展。(4)项目教学法。在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理论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可以采取项目教学法,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设置相应的项目任务,让学生通过独立或者是小组合作完成项目任务,促使学生可以在项目完成中理解相应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效果。同时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创新能力发展。 在实践教学环节,依据口腔医学技术职业岗位核心能力的相关要求,并根据口腔修复工资格标准以及抽查标准等,在目前已有的“厂中校”“校中厂”等基础上形成将工作任务作为导向的“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目标为满足口腔修复工岗位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能力,让学生的理论知识更加扎实,并熟练掌握口腔医学技术操作技能,对口腔医学技术知识能够熟练运用,同时进行义齿制作,内容包含校内实训中心实训、实习基地专业认知实践、校内外义齿加工厂见习以及生产实习之前的技能强化训练集训,将“教学做”这一体系化实践教学体系得到显著优化,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还能对学生的积极主动学习能力起到很好的调动作用,最终让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养得到有效提高。 四、总结 总而言之,产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口腔技术医学专业教学较之以往发生了很大改变,为了更好地促进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发展,培养契合市场需求的人才,高职院校必须对当前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并结合课程教学实际,强化实践教学,落实产学结合,全面培养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江嵬,张立琴,张华坤,等.关于新形势下高职口腔医学专业教学的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8(6):201. [2]謝宏新.基于创业教育的高职口腔医学专业教学改革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5(9):20-21. [3]陈贺.高职口腔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中国高新区,2018(24):88. [4]杨洪涛,常维巍.新历史条件下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办学模式浅析[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5(Z1):105. [5]徐晶心,王智礼.基于实时反馈的中高职贯通课程教学形成性评价改革探索:以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18(17):49-51. [6]何勇.高职院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9(35):262-264. [7]何勇,李月.关于高职院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档案资料建设工作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5(3):24-25. [8]郭建康.高职院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工学结合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5(8):17-18. 编辑 冯永霞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