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改变型混合式教学的困境与对策 |
范文 | 吴亚琴 刘世杰 孙慧敏 吴春桃 黎造邦 摘? ?要:混合式教学模式现正处于基于学生视角或以学生为中心的“互联网+”阶段,此阶段又称为改变型混合模式,要求线上学习与面授教学充分融合。文章以专业英语为例分析了实施该模式的教学准备、教学设计、交流讨论和动机激发四个方面的困境,提出了试图解决困境的建议,包括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层面。 关键词:改变型混合;困境与对策;专业英语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21)07-0078-04 一、引言 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经过20余载的发展,教育主管部门、教育机构、教师或相关研究人员已基本形成共同的认识:混合式教学是未来教育教学的基本方式。[1][2]对混合式教学比较宽泛的理解或定义是在线学习与面授教学的混合,但其定义的发展也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教学实践与认识的进步,经历了技术应用阶段(2000—2006年)、技术整合阶段(2007—2013年)和“互联网+”阶段(2014年至今),三个阶段所关注的重点分别为信息技术、交互、以学生为中心,关注的角度分别为技术视角、教师视角、學生视角。[3] 依据郑静2018年在《国内高校混合式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一文的数据,有近70%的国内高校教师在开展不同程度的混合式教学。[4]随着我国在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教师运用信息化教学的理念和能力也随之迭代更新,混合式教学正在成为现代化高效教学的风向标,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在付诸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其教学设计,使线上学习与面授教学更为有效融合,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课程教学的高阶性和挑战度,促进现代大学生充分学习与发展能力,混合式教学已成为促进学习者学习绩效提升的最优方式。[5] 二、混合式教学的范式 在出现混合式教学的起初两年,尚未对其作明确的定义,线上学习与面授教学存在模糊的关联,但彼此相独立而存在,随着其不断应用于教学且需要进行教学设计,两者的关联度越来越高,在技术应用阶段的中后期出现了较多版本的定义,混合式教学的定义也迎来了发展期,出现了有代表性的定义。Garrison等将混合式教学定义为面授教学体验与线上学习体验谨慎地融合在一起的教学;[6]美国在线学习联盟按照在线学习比例来分类学习,指出在线学习比例达到30%~79%的课程被称为混合式学习;[7]Graham没有以线上学习时间作为衡量标准,认为只要是线上和面授教学相结合的教学就是混合式教学。[8] Graham根据混合的目的将混合式教学分为三类——发生性混合、促进型混合、改变型混合。[8]发生性混合是指对课程中同样的教学内容提供线上学习资源,线上学习与面授教学未形成相互明显的促进作用;促进型混合指线上学习仅仅作为面授教学的补充,教学方法和设计未发生明显的改变;改变型混合则指线上学习与面授教学相互融合和支持,其教学理念与教学设计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更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为进一步增加教学高阶性和挑战度创造条件。混合式教学现处于“互联网+”阶段,关注的重点是以学生为中心,因此顺应时代需求的改变型混合理应是最佳选择,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三、改变型混合式教学的困境——以专业英语为例 随着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社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除关注专业能力外,与专业相关的英语能力也是关注的重点。同时,由于我国英语学习低龄化和中小学英语教学水平极大的提高,大学本科教育中,越来越多的专业开设专业英语,大学英语教学的重心将逐步转向专业英语。[9]专业英语的全称为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简称ESP),其主要特点是具有特别的专业词汇、语法和篇章结构特点,以及与特别的学科、职业和活动相结合,而专业英语教师主要是普通英语(General English,简称GE)教师转型发展产生,[9]其艰难转型是由于学科专业系统知识的缺乏,教学资料的准备在很多情况下要与专业教师合作。面对信息化教学改革,专业英语教师除克服信息技术本身的障碍外,还需在教学资料准备、内容深入与教学灵活性方面,消耗更多的精力、时间以及产生未知的恐惧等等。因此,专业英语教学采用改变型混合式教学必定面临诸多困境,换句话说就是要具备诸多能力,具备这些能力就不存在这些困境,系统分析出这些能力就能找出困境所在。这些能力是运用改变型混合式教学模式应该具备的能力、与专业英语在这种模式下派生出的应具有的能力。King等人研究建立了改变型混合式教学的教师能力架构,由教学准备、教学设计、交流讨论和动机激发四个方面组成。[10]专业英语在这种模式下派生的能力要求包括在此能力框架内,具体分析困境时应具体考虑。 1.教学准备方面带来的困境 (1)外来网络资源获取率和可利用率不高 对于线上资源来源而言,中国大学慕课等平台上有一定的共享资源,不能否认这些资源的教学价值,但必须承认在实际应用这些资源时会遇到诸多问题,如这些资源的受众对象与本身的教学对象层次是否匹配、资源与本身课程内容是否较为对应、资源的情况是否能够满足自身改变型混合式教学设计的需求。再加上专业英语现阶段还未普及,不同院校相同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中有的未安排专业英语课程,一些小众专业在共享平台上获取资源的可能性就更小了。 (2)自主制作资源技术难度大、工作量大 改变型混合要求发挥线上学习与面授教学的优势,其中要想发挥好线上学习的优势,线上资源的吸引力是前提之一,产生这样吸引力的要点之一就是资源能够抓住学生的眼球,资源的形式主要是以具有短小精悍特征的微课为主,这样的微课制作对专业英语教师而言难度较大、工作量大、耗时长。 (3)自主制作资源专业难度大 虽然专业英语教学注重的是专业语言特点,但专业背景下的英语教学采用内容依托教学法(Content-based Instruction,简称CBI)为最佳,内容依托教学法要求教学必须采取一定程度的“沉浸”。[11]因此,专业英语教师在由普通英语教师转型过程中经历着专业系统知识学习的痛苦,并且这种痛苦随着专业的发展伴随非专业出身的专业英语教师整个教学生涯。制作线上资源时必须融入专业知识,教师对专业模糊理解的障碍造成制作过程难度系数增大。 2.教学设计方面带来的困境 教学活动贯穿课内外,且灵活性强,教学设计难度大。改变型混合式教学的特征是基于学生视角,是以学生为中心,这就需要教学具有足够的灵活性,这种灵活性使教学设计本身需要具有灵活性。传统课堂的教学设计更类似于演讲稿,更多的是教师“自导自演”,学生变成“观众”,这样的“剧本”只涉及教师的“独角戏”,教学设计相对简单。改变型混合模式中,学生皆为“演员”,且“台词”自由发挥,这显然很大程度上给教学设计这样的“剧本”编写以及教师这样的“导演”工作增添了难度。另外,教学设计需要突破原来局限的时间和空间,工作量加大了,课外的教学设计部分怎么做才能有效,之前没有经验,可借鉴的实践案例又少,难度加大了。再者,线上学习的结果直接关系面授教学的开展,针对不同的结果进行面授教学设计,使整体教学设计的难度和工作量更大。 3.交流讨论方面带来的困境 (1)面授教学中交流讨论的困境 发生型和促进型混合模式虽然添加了线上学习元素,但面授教学未作为课外线上先学的延续,面授教学的方法还未改变,而改变型混合模式需要将面授教学与线上学习有效融合,提高学生学习的深度,基于线上先学的面授课堂中应进行深入的交流讨论式学习活动,这种教学的高阶性决定了教师本身需要足够的专业知识储备和课堂的掌控能力,这对大部分普通教师而言具有很大的挑战性。而非专业出身的专业英语教师则有基础性的缺陷,内容依托教学法更是在这种模式下使专业英语教师的教学“捉襟见肘”。自我决定理论视角下,教师的能力需要得不到满足,教师尝试这种模式的内生动力和勇气也会减少。 (2)线上学习中交流讨论的困境 线上的先学质量是保证面授教学质量的前提,线上的自主学习中学生肯定会遇到自己难以理解或解决的问题,线上的交流讨论则是处理问题的有效途径。处理问题不及时势必会消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也会降低先学的质量,影响整体教学的正常运行与效果。线上学习的随时性决定了交流讨论的随机性,回复及时性的要求似乎使教师需要全时段的关注,除去专业知识的障碍外,这似乎还是很难做到的。 4.动机激发方面带来的困境 (1)学生准备的困境 国内兴起才几年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特别是改变型混合模式的应用更少,学生所经历的混合式教学大都是发生性或促进型混合,“线上先学和面授时的交流讨论深入学习”这样的模式,学生是否“理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学生的配合是关键。已有很多研究表明成人学习者对混合式教学模式持有積极的态度,[12][13]但其中仍有很多学生偏爱传统教学,[14]并且学生在改变型混合式教学中取得的学习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混合式学习的能力准备,其中包括自主学习能力,目前对这种能力的研究很少,暂时不得而知。[15]因此,学生准备方面有未知的困境。 (2)教师准备的困境 目前绝大部分大学教师从小接受的是传统课堂下的教育,根深蒂固的传统教学理念与习惯使其认为传统课堂就是常态、是教学的固有模式,对于“新常态”没有信心且缺乏勇气。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个体行为积极有效的行动取决于自主需要、能力需要和归属需要是否得到满足。[16]其中能力需要指个体对自己的行为或行动能够达到某个水平的信念,相信自己能胜任该活动,能力需要的满足受阻时内部动机就会降低;归属需要则指个体需要来自周围环境或他人的理解、支持,体验到归属感,提供一种支持性信息,个体的归属需要就会得到满足,否则内部动机就会降低。依据郑静2018年在《国内高校混合式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一文的数据,仅有10%~20%的教师在开展基于学生视角的改变型混合式教学,[4]归属感得不到满足,开展此种模式的内部动机就会降低。教学准备、教学设计等难度大使教师的能力需要得不到很好的满足,开展此种模式的内部动机同样会降低。因此,突破心中的“坎”是开展改变型混合式教学的第一步。 四、对实施改变型混合式教学的建议——以专业英语为例 1.学校方面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办好网络教育,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教育部研究制定并发布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执行对象包括高等院校,各高校基本都从有意识地探究阶段积极转向实施阶段,为逐步大面积实施“互联网+”阶段的混合式教学(改变型混合)提供软硬件条件,从政策、硬件和培训三个方面给予足够支持。 第一,在政策方面,对于诸如混合式教学这样的信息化教学改革给予倾斜性支持,让更多的教师获得资金支持,对于结题增加实际应用方面的要求,激励与压力并举,另外创建信息化教学工作室,引入相关公司参与各类信息化教学建设,专业技术公司的参与让教师在线上资源的建设方面大大降低其技术难度;对于实施改变型混合式教学的课程,应切实增加教师课时费,让教师有经济方面的获得感;对于有效实施混合式教学的教师给予职称评定等方面更多的机会。第二,在硬件方面,提供全校范围的免费网络覆盖,保证线上教学的流畅性。第三,在培训方面,有针对性和计划性地对教师给予信息技术、教学平台使用和混合式教学方法的线上和线下培训,在营造氛围的同时,迎合教师的能力需要和归属需要,增加进行改变型混合式教学的内生动力。学校综合性的支持保障是实现大部分教师实质性开展教学改革的充分条件。 2.教师和学生方面 有了学校的政策、硬件和培训方面的支持,教师实施混合式教学的难度大大降低。此时,教师继续从信息技术学习、更新教和学的理念与方法、教学资源建设、教学评价促进体系构建四个方面进行建设与改革。 第一是信息技术学习。改变型混合式教学依赖教学平台的使用,教师参加学校组织的平台运营公司的针对性培训后,还需专门对学生进行学生端使用方法的培训,教与学双方对平台使用的熟练掌握是运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前提。第二是更新教和学的理念与方法。教师参加学校、相关公众号和平台组织的线上与线下,对混合式教学特别是改变型混合的理念与方法的培训,学习掌控讨论式课堂的能力,要特别关注运用培训中关于线上与线下融合式教学的前沿教学设计模版,适当加工改造成适合自身教学设计的模版,在固定模版的套用下,让教学设计变得易操作;教师要引导与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但也要认识到意识的改变与能力的进步非一朝一夕,还需要教师有充分的耐心,也需要评价体系的促进与约束。第三是教学资源建设。线上资源的建设在没有合适共享资源的情况下需要自主建设,在获得学校充分支持的条件下与技术公司合作制作短小精悍的微课、动画、图片等,根据教学设计和改变型混合的需求增加练习题、题库、技术资料、背景资料等,增强线上学习的效果,更为有效地与面授教学对接与融合;专业英语教师在建设线上资源时与专业教师充分合作,教改项目要与专业教师共同参与,有效缓解英语教师缺乏专业知识的问题。第四是教学评价体系构建。包括对教师和学生两个关键主体的评价体系。对教师评价体系的构建可主要关注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开展混合式教学的平台统计数据、平台的资源质量等,与教改项目结题、额外课时津贴发放、绩点、职称评定积分等挂钩,达到充分激励和约束的作用;对学生的评价要切合实际,充分运用过程评价,可主要关注线上学习与线上作业完成率、面授教学的讨论交流参与度、作品展示、限时演讲、辩论会等,也达到充分激励和约束的作用。 五、结语 改革并不能够一蹴而就,量变终会质变,教学改革也是如此。可以尝试先进行促进型混合,再逐步探索改变型混合模式,这种方式对教师发展混合式教学有一定帮助。[17]另一种常用的方法是为教师构建在线的专业发展共同体,即通过同行的交流、分享、互助,来帮助教师提升混合式教学能力。[18] 参考文献: [1]Porter W W,Graham C R, Spring K A,et al.Blended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Institutional Adoption and Implementation[J].Computers&Education,2014(3):185-195. [2]Norberg A,Dziuban C D,Moskal P D.A Time-based Blended Learning Model[J].On the Horizon, 2011(3):207-208. [3]冯晓英,王瑞雪,吴怡君.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述评——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分析框架[J].远程教育杂志,2018,36(3):13-24. [4]郑静.国内高校混合式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12):44-48. [5]Arbaugh,J.B..What Might Online Delivery Teach Us About Blended Management Education?Prior Perspectives and Future Directions[J].Journal of Management Education,2014,38(6):784-817. [6]Garrison D R,&Kanuka H. Blended learning:Uncovering its transformative potential in higher education[J].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2004(2):95-105. [7]Allen I E,Seaman J,&Garrett R. Blending in:the extent and promise of blended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EB/OL].Proceedings of The Sloan Consortium,2007. http://sloanconsortium. org/sites/default/?les/Blending_In.pdf. [8]Graham C R.Blended learning systems:Definition, current trends, and future directions[C].In C.J.Bonk and C.R.Graham(Eds.),Handbook of blended learning:Global perspectives,local designs. San Francisco,CA:Pfeiffer,2006:3-21. [9]蔡基刚.从通用英语到学术英语——回归大学英语教学本位[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4(1):9-14. [10]King S E,Arnold, Cerrone K.Blended Learning Environments in Higher Education:A Case Study of How Professors Make It Happen[J].Mid-Western Educational Researcher, 2012(25):44-59. [11]蔡基刚.CBI理论框架下的分科英语教学[J].外语教学,2011(5):35-38. [12]Osgerby J.StudentsPerceptions of the Introduction of a Blended Learning Environment:An Exploratory Case Study[J].Accounting Education,2013(1):85-99. [13]Llorente A M P,Gómez M C S,García-Pealvo F J.Assess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ractive and Collaborative Resources to Improve Reading and Writing in English[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Capital&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fessionals,2016(1):66-85. [14]Wong L,Tatnall A,Burgess S.A Framework for Investigating Blended Learning Effectiveness[J].Education&Training,2014(2/3):233-251. [15]Cheon J,Lee S,Crooks S M,et al.An Investigation of Mobile Learning Readiness in Higher Education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Computers&Education, 2012(3):1054-1064. [16]刘丽虹,李爱梅.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及其在管理领域的应用[J].科技管理研究, 2010(15):115-119. [17]Balatti J,Haase M,Henderson L,et al.Developing Teacher Professional Identity Through Online Learning:A Social Capital Perspective[J].Vtls Inc,2010. [18]Mentis M,Holley-Boen W, Butler P,et al.Māwhai:Webbing a Professional Identity through Networked Interprofessional Communities of Practice[J].Teaching&Teacher Education,2016(60):66-75. (編辑:王天鹏)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