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高职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
范文 | 陈甦甦 刘奕 摘 要:近年来,教育部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创新创业计划培训”等长期发展项目,目的是满足党和国家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最新要求。高职小学教育专业以培养小学教师为目标,以培养并提高高职小学教育专业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为己任,这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剖析创新创业能力在高职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价值,从培养方案、实践方案、实施方案和保障系统四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如何构建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高职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高职小学教育专业 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 小学教育是国家基础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环,而小学教育的水平取决于教师的授课能力、创造能力和互动能力。因此,真正的教育改革必须以对教师的培养为基础。高职小学教育专业是我国小学教育体系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高职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则是我国小学教育改革的重要风向标。 一、创新创业能力在高职小学教育专业中的价值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诸如全球化和劳动力市场变化等给全世界的年轻人带来巨大的压力。因此,国家需要对年轻人进行灵活的技能培训,扩大高素质人才队伍。在此过程中,创新创业能力是现代社会中每个公民都应具备的终身学习的关键能力之一。 创新创业能力是个人将思想付诸实践的能力。它不仅需要个人的创造力,还需要有敢于承担风险的勇气,以及项目规划和执行能力。它帮助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感知周围的工作环境,发展创造性思维和开展创业活动。 在高职小学教育专业中,强调对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发展高职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并促进其自发学习并实施这些想法的技能。为此,既需要培养学生一般性的、非特定性的创造性思维,也需要引导学生学习有关如何积极收集和处理信息的知识。 二、创新创业发展视野下的高职小学教育专业教育体系构建 (一)制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小学教育专业遵循开放式创新的模式,基于不同的学习方法制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体验式学习是在理论实践背景下,结合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促进研究型学习的过程;批判性学习代表着师生之间的对话形式,其特点是尊重、同理心和鼓励,重点是与他人建立欣赏性关系,从而实现更多合作和共同创造;服务式学习是社区服务与学术研究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教学方法,高职院校可以运用这一方法在实践中提供与课堂技术学习紧密结合的社会服务的可能性,这意味着“服务”和“学习”会彼此受益;辩论式学习通过处理有争议的问题,让学生参与“挑战—反馈—反思”的学习中,为学生了解小学教育的特殊地位提供了机会,并基于价值基础来增强学生的论证能力。 (二)制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教育的实践方案 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教育实践方案的制订需要强调两方面内容:一是在运用想法和机会创造价值时,发展自主能力,增强责任感;二是发展从简单、可预测的环境到复杂、不断变化的环境创造价值的能力。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国的教育模式正在发生变化。高职小学教育专业人才的创新创业教育应采取以实践为导向的教育方法,以便向学生开放尽可能多的行动领域,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三)制定能力素质的培养实施方案 变革和创新是高职教育的目标。应以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制订高职小学教育专业人才的能力素质的培养实施方案,根据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教育需要进行教学安排,从多样性、内在动力和自主性等方面培养高职小学教育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 具体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强调专业独立能力,针对学生的创新想法制订并实施;第二层次强调促进教师胜任力,即认知能力、实践行为能力、情感能力、心理社会能力(态度和价值观)、研究能力和探索能力;第三层次强调批判和创造精神的发展,通过跨学科培养学生的能力,以帮助他们尽早达到教师创新创业的技能与实践能力的要求。 (四)建立创新型教学质量保障系统 为了高职小学教育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需要制定关于创新创业教育实验班的管理办法,并建立一套保障系统。 根据“边做边学”的原则,转变教学方法,积极与学生沟通,并以培养学生创造性和灵活性为原则设计培训课程,为学生提供学习各种学科的机会,帮助学生为接下来的学习和工作做准备。这不仅有助于培养更高层次的小学教师,还能够确保高职小学教育专业的良好发展。 三、小结 综上所述,在高职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要完善高职小学教育专业教学体系,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以此实现我国小学教育质量与教师质量的共同提升。 参考文献: [1]祝艳景.“3+4”应用型人才培养中职阶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以小学教育专业为例[J].菏泽学院学报,2019(6). [2]陈晓凤.浅谈专师向本师转变中的教育类课程模式改革——新兴本科师范院校的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初探[J].教育现代化,2019(2) . [3]蔡晓华.新时代地方高校提升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与探索[J].陕西教育(高教),2019(12) . [4]杨松柠,高扬,高艳红.实践性课程“融合式”实施路径的探索与实践——以大慶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为例[J].汉字文化,2019(1) . (作者单位:柳州城市职业学院)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