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用课堂细节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
范文

    陈焕

    摘 要:工匠精神是指工匠以极致的态度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是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理念。本文提出要从教师自身行为细节、学生理念培养、学生行为细节三方面入手,通过课堂细节来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

    关键词:工匠精神 课堂细节 学生行为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曾多次提到“工匠精神”,并对“工匠精神”进行了阐述,指出“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完善激励机制,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一份由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联合完成的调研报告显示,中国的高级技工缺口很大,技能劳动者只占中国就业人口总量约19%,高技能人才则占5%。而在日本整个产业工人队伍中,高级技工占比40%,德国则达50%。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兴起,企业向价值链上游转移,对技能型人才的能力结构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情况下,劳动力供给质量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已成为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突出问题,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短板。职业教育是培养能工巧匠的主阵地,而教师作为职业教育的践行者,如何通过课堂教育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何为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以极致的态度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是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理念。笔者认为,“工匠精神”包含了以下几方面。

    第一,热爱工作,享受工作成果所带来的快乐。《论语》中有一句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热爱工作,把工作当做一种乐趣,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出色。乔布斯曾说:“工作将占据你生命中相当大的一部分,从事你认为具有非凡意义的工作方能给你带来真正的满足感。而从事一份伟大工作的唯一方法,就是去热爱这份工作。” 热情是维护对工作持续钻研及全身心投入的基石,一个人如果厌烦工作甚至逃避工作,就不可能很好地完成工作,更别说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了。

    第二,尽职尽责、精益求精,对技能、技术的提升有着痴迷的专业追求。工匠做事细致且务实,对工作有着严格的要求,能够摒除杂念,将简单的事情做好、做精,把简单务实的“笨功夫”练到炉火纯青、登峰造極。有了工匠精神,就会为突破某一个技术瓶颈、解决某一个专业问题而锲而不舍、刻苦钻研,对个人专业发展追求有着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劲头。

    第三,具备坚定的职业操守、良好职业素养,能把自己的精神追求寄托在对工作的奉献上。职业操守是人在职业活动中所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它既是对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要求,又是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职业操守和职业素养是一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因素。有一哲人曾经说过“智力比知识重要,素质比智力重要,觉悟比素质重要。”可见,坚守职业操守是工匠的立身之本,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则是工匠成长的必由之路。工匠的职业操守和职业素养在日常工作中展露出来,工匠把工作作为一种精神的追求、心理的满足,通过出色地完成工作而获得心理上的自我成就感。

    所以,“工匠精神”确切地说是工作态度、专业追求、职业素养三者的综合体现,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也应从这三方面切入。

    二、如何利用课堂细节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

    第一,要从教师自身工作行为细节入手,为学生树立行为标杆,改变学生学习、做事的态度。教师是学生的学习榜样,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学生日常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学生的生活体验较少,阅历单纯,大部分来自于与教师的日常交往,因此教师的言行举止、思想品德、工作态度等多方面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会在学生身上留下深刻的烙印。教育家加里宁说过:“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全体学生。”如果教师总是对工作抱怨、表达不满,那么他的学生就可能会心浮气躁、充满牢骚;如果教师做事散漫、马马虎虎,那么他的学生就可能会纪律松散、大大咧咧;如果教师热爱工作、做事严谨,勇于承担责任,那么他的学生就可能会做事认真、一丝不苟、有责任心和担当。

    因此,教师要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首先自己要热爱本职工作,其次通过工作态度、言行举止、师生交流等各方面的细节表现来感染、熏陶学生,潜移默化地将影响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进而融入观念中并改变学生的做事态度。

    第二,要以知识技能追求作为载体、以工匠精神认知作为突破点,培育学生的工匠意识,提升学生的专业追求。人的行为习惯是思想的外在反映,要改变人的行为,最重要的是要转变人的思想认识,进而才能改变人的行为习惯。教师要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则应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以知识技能追求作为载体,注重学生的工匠精神认知教育。要充分挖掘学生周边的人和事,来对“工匠精神”进行具体化。通过体验教育、实践教育,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例如,可以邀请已工作的优秀学长、企业工匠,甚至是学生自己的家长等人进行讲座,使学生认识到工匠精神不是虚无缥缈的、空洞的,而是切实存在的。还可以通过课程改革等手段提升学生的专业兴趣,激发学生的专业追求以增强学生的实践教育,从而培育学生的工匠意识,为学生在成人成才的过程中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职业观。

    第三、要从学生课堂行为细节切入,培育学生“工匠”素养。细节决定成败,要培养学生的“工匠”素养,就要注重学生的行为细节养成教育。工匠精神所倡导的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理念,蕴含着对工作细节的极致追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仅要从思想认识着手,更要从学生学习的行为细节入手。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细节,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细化对学生学习行为要求,并坚持按高标准、严要求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要将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落到实处,从而使“工匠精神”与专业知识、技能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最终为使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工匠”打下坚实的基础。

    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要从行为导向、思想认识、细节要求三方面着眼,要“三位一体”始终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要加强“工匠精神”的体验教育、思想教育和养成教育,从而使“工匠精神”与技术活动、技能培育、职业素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学生在“工匠之路”上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刘景忠.工匠精神为职业教育指明方向树立标杆[EB/OL].http://www.sdjys.org/index.php/News/view/id/22001.html.(2016-07-08).

    [2]刘志国.职业教育是培育“中国工匠”的摇篮[J].教育:周刊,2017(12).

    [3]李小鲁.“工匠精神”,职业教育的灵魂[J].航海教育研究,2016(2).

    (作者单位:柳州市交通学校)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7:2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