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环节设计
范文

    王俊亭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也是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该课程对于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正确操作计算机的软硬件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计算机应用基础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阐述了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方法,对提高课堂教学具有参考作用。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指在授课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一边讲授理论知识,一边进行实践操作,最大化实现理论与实践知识融为一体。理实一体化课程将抽象的课堂知识,应用在教学设备上,变成了看得见、能操作的真实课堂,有助于学生针对性操作。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应用

    在讲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时,将教材内容合理划分为“操作系统”“word”“PPT”“excel”“Internet”五个模块,根据难易程度和教学规律分别进行一体化教学。

    1.操作系统模块学习

    教学过程使用的计算机系统为“XP”和“WIN 7”系统。虽然“XP”系统逐步被“WIN7”系统取代,但其经典的界面和简捷的操作系统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学习的第一阶段首先从“XP”系统开始,让学生自主学习开关机、了解窗口的使用、学会控制面板的操作、熟练进行权限设置。第二阶段组织学生进行“WIN 7”系统的操作,让学生能区分两种操作系统的异同。

    2.word模块学习

    教学过程使用的办公软件为“office 2010”版本。不仅让学生系统学习了word软件的基本设置和打印,还讲授了系统的安装、卸载、产品激活,拓展了课本之外的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考核时重点突出实用操作技能。让学生在word版面内自主设计“企业通用宣传页”作为教学作品,根据版面布局、创新性等特点合理评分,作为学生结课成绩。

    3.PPT模块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多媒体技术应用技术,围绕演示文稿的制作、音频图像的插入、素材编辑、动画设计、幻灯片动画效果和切换等进行教学。考核时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点,灵活设计一份“中职计算机教学演示文稿”,并采取现场演示和讲解,从而达到活学活用的教学效果。

    4.excel模块学习

    教学过程是结合excel2010模块开展,为学生讲授工作表的基本操作,围绕输入和修改工作表的數据、单元格的设定、数据处理、公式和函数、透视图等内容进行培训。考核时组织学生针对“中职学校生源状况”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并生成数据分析报告,打印后作为结课作业。

    5.Internet模块学习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使用,Internet模块成为了学生日常应用最广的教学内容。为提高该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在授课过程中,重点围绕百度搜素引擎的使用、百度文库的资料下载、论坛的申请与构建、腾讯软件操作、网易电子邮箱的使用、网络数据检索、百度云盘的存储、常用办公软件的下载等内容进行教学。此外,还加入了家用Wifi路由器的设置、网络打印机的设置等内容,将教材固定内容转变成实用的教学内容,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

    三、教学考核

    采用“作品考核+上机操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作品考核是指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完成教学作品的考核形式。其中,在操作系统模块中进行硬件的安装和维修、系统修复等内容;word模块中设计一份企业宣传页;ppt模块中设计一份“中职计算机教学演示文稿”;excel模块中设计一份“中职学校生源状况”;Internet模块中进行网页检索和发送邮件,并进行wifi系统重置。

    上机考核主要是以已经成型的“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软件为基础,根据相关模块组织学生进行上机考试,从而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让学生查找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完善相关知识点。

    四、体会与感悟

    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合理制定教学任务,采用理实一体化模式,结合计算机课程分模块进行学习,有助于学生将教材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对于提高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山西省忻州市工业学校)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1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