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技工院校“名师工作室”与企业“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对接途径研究 |
范文 | 易奇 李会明 张志 摘 要:近几年来,各地职业院校先后创建了名师工作室,许多企业也创建了技能大师工作室,但两室均未发挥其最大作用。本文尝试通过名师工作室和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对接(以下简称“两室对接”),探索出一种紧密型和精准型的校企合作新模式,共同打造高技能人才联合培养和师资培养的新途径。 关键词:两室对接 对接途径 人才培养 课 题:本文系湖南省人社厅技工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基于“两室对接”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培养方法的研究与实践》(课题号:JYKT201910)研究成果。 一、“两室对接”的提出 我国正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急需大量的高技能人才,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7—2020年)的意见》精神,职业院校相继设立了名师工作室。到2018年为止,株洲市共有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30个,名师工作室的设立为职业院校培养了一大批骨干教师,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 与此同时,依据《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实施方案》精神,许多企业也先后成立了技能大师工作室。到2018年为止,株洲市共有技能大师工作室51个。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创建,在企业生产技术攻关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在两室创建的效果上看并未完全发挥各自的引领作用,其潜力也没有得到充分挖掘。为此,我们可以尝试将名师工作室与技能大师工作室进行紧密的对接,实现“校企深度合作、工学紧密结合、优势充分互补”的目标,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引领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两室对接”的意义 1.有利于职业院校的发展 通过“两室对接”的平台,职业院校可以更直接地了解企业的岗位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借助“两室对接”的平台,青年教师可以与企业技能大师建立一对一的结对关系,定期与技能大师交流互动和到企业锻炼,避免了以往校企合作的短时性和盲目性,有利于教师的知识更新、技能提升以及实践经验的积累。 职业院校可以聘请技能大师直接参与教学,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还有利于名师工作室的社会服务能力的扩展,名师工作室的建设成果可以惠及企业。 2.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依托“两室对接”平台,既可以让技能大师参与职业院校的教学和教改,把企业最新的工艺、技术和标准带到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还可以利用职业院校教学优势规模化培训企业职工,保证企业职工的专业知识能够跟得上企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进而不断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两室对接”就是一种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模式,无论是对企业职工的培训还是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培养,都是立足于当地产业特点而开展的,极具针对性和适用性,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两室对接”的途径 1.通过人才互培实现对接 职业院校名师工作室的一项重要职能是培养骨干教师,尤其是刚刚毕业的年轻教师,单靠名师工作室以老带新的校本培训还不能达到最佳效果。可以通过“两室对接”平台让青年教师与技能大师结对,青年教师在下企业锻炼的过程中全程接受技能大师一对一的精准指导,提高专业技能,积累实践经验,促进教学能力的提升。 创建企业技能大师工作室的主要目的是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速度,单靠大师们的口传身授显然效率太低,再加上技能大师们专业理论知识上的不足,职工培训也很难达到更高层次。所以企业技能大师工作室也可以邀请名师授课或组织员工到职业院校参加短期培训,丰富和完善职工的专业知识。 2.通过资源共享实现对接 职业院校另一项重要职能就是引领教研教改。目前,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全国各地职业院校正在开展一系列的教研教改活动,尤其是人社部倡导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模式正在全国技工院校大力推广,一体化教学需要配套的一体化教学资源,而这些教学资源正是由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转化而来。 这些典型工作任务的获得和积累完全可以通过“两室对接”的平台来实现,一是可以直接“拿来”企业技能大师工作室长期积累的大量典型工作案例,二是教师也可以在企业锻炼过程中亲自获取典型工作任务,再将这些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任务,共同开发出一体化教学资源。当然,技能大师工作室也可以共享教学资源用来培训企业职工。 3.通过科研和技术推广上的合作实现对接 职业院校名师工作室还有一个职能是深度参与科研和技术推广,但这恰恰是整个职业院校的弱项,通过“两室对接”可以得到改善。 (1)可以利用大型骨干企业完善的科研条件让教师直接参与企业的科研活动,或者邀请企业专家来校指导科研工作。通过联合开展科研活动,既有利于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和教师的职业成长,又可以共享科研成果、共同撰写科研论文,加快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2)随着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更新,客观上造成了职业院校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些滞后。通过“两室对接”的平台,可以让专业教师通过下企业及时学习掌握这些新知识,或者是邀请最先掌握这些新技术、新工艺的技能大师来校讲座或教学,既扩大了普及面,又加快了推广速度,反过来也促进了企业生产加工能力的提升。 4.通过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实现对接 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都有文化属性,但也有明显的区别。因此,很有必要将企业文化引入校园并与校园文化相融合,让学生提前了解、感受、认同和适应企业文化,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为学生进入职场做好准备。 “两室对接”能为这两种文化的融合架起一座桥梁。一方面名师工作室的老师可以将在企业感受到的企业文化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传承给学生;另一方面,技能大师工作室是企业文化的集中体现,技能大师也是企业文化的特殊载体,可以邀请大师工作室的技能专家来学校开展教学指导和专题讲座等活动,将工匠精神、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等企业文化传播给学生。让优秀的企业文化引领校园文化,而带有企业文化基因的校园文化对于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5.通过共建“双师工作室”进行对接 “双师工作室”是“两室对接“的最高模式,就是在政府的撮合和推动下,校企签订合作协议,让企业的技能大师工作室与职业院校的名师工作室在对方互设工作室,并制定合作条款,保障双师工作室的正常运行。双方成员可以有条件地加入对方工作室,并且进行一对一的结对活动,让大师进校园、名师进企业,实现两室的紧密对接。 目前,株洲市依据《关于推进职业教育“大师工作室”和“名师工作室”建设的通知》(株职教协发[2018]1号)精神,校企共建了13个双师工作室,在人才互培、资源共享、文化共建、成果共享等方面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四、小结 “两室对接”开创了一种校企深度合作的新模式,两室如能在上述几个方面加强对接,将会充分发挥名师和技能大师的各自领军优势,其辐射作用定会覆盖教育界、企业界以及区域经济领域,院校和企业、个人和国家都将全面受益。 我们在“两室对接”的实践中尽管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要充分发挥其主体功能,实现其最大价值,还需继续健全其运行机制,还需充分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还需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作为一种新型的校企合作模式,也有待在具体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易奇.职业院校名师工作室与企业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对接[J].课程教育研究,2018(9). [2]夏林苏.职业院校创客中心与名师工作室融合建设的创新探索[J].唯实(现代管理),2017(10). [3]韩喜梅,刁哲军.浅议当代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J].中国培训,2014(3). (作者单位:湖南工贸技师学院)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