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关于高校辅导员在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思路 |
范文 | 冯景山 摘 要:高校作为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和敏感地带,肩负着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任。高校辅导员作为联系学校和学生的桥梁,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利用新媒体引领青年,牢牢掌控高校学生的意识形态,发挥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管理权、话语权和领导权。本文探究了新媒体给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进行思政教育工作的新思路。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大学生 思想政治 教育工作 创新 网络的发展伴随的是各种新媒体的出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不断改变着青年人的思维特点和成长规律。在网络信息爆炸式增长的同时,大学生作为网上活动最活跃和受众最广的一部分,新媒体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很大影响,这也给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当下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更好地进行思政教育工作,提高思政教育的有效性,是每位高校辅导员面临的问题。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第一人,必然要利用新媒体创新思政教育工作,积极发挥媒体对学生的积极影响作用,从而有效应对学生产生的各种思想问题。 一、新媒体对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的积极影响 过去互联网还未普及,信息平台还未建立的时候,高校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主要是采取面谈和手机打电话的方式。新媒体的出现为高校辅导员的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新途径,开辟了新平台,新媒体因其信息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的特点,大大推进了思政教育工作的进程。因为减少了信息传播的中间环节,因此有效地联系起了学生和老师,增进了学生和老师的关系,老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他们的思想动态,掌握他们的思想动向,更好地规范他们的行为,有效地落实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确保了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避免了過去由于老师和学生间的交流不多所导致的辅导员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欠缺针对性的问题。以前高校辅导员对学生的管理较为困难,因为大学生不像小学生,他们有自主行为意识,老师不能随时随地对其进行管控。而新媒体的出现,可以帮助老师随时随地掌控学生的行为动态,了解他们的思想观念,因此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其开展思想教育工作。老师可以随时随地利用新媒体发布一些信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及时了解到思政工作的最新信息,辅导员可做到管理及时、思想全面、服务优化。只有时刻从方方面面渗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帮助学生建立起网络意识,培养他们的网络素养,才能最大化地发挥网络新媒体的积极作用。微信新媒体平台帮助高校辅导员开拓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改变了过去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说教式教育方法,避免了受教育者陷入被动接受的局面。师生可以以平台为载体,实现平等开放的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透明性,让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在阳光下进行。并且大多数新媒体平台多为学生和老师共同建立和运营,因此可以增加学生的思政工作的参与性,确保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实践中自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二、高校辅导员在新媒体环境下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 1.高校辅导员首先需提升自己的网络素养,建立起网络教育的意识 高校辅导员常年与学生接触,要及时接受新鲜的事物,充分认识到利用网络新媒体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高校辅导员要不断提升自我意识和综合素养,掌握好网络技巧,加强对新媒体理论的学习,利用网络扩大自己的教育范围,拓展工作内容,转变教育思路,在网络实践中懂得新媒体时代的网络特征,熟悉网络的传播方式,建设网络教育平台并对其精心维护和运行。在网络上要首先占领学生的思想阵地,做好学生思想的引领者,成为媒体中的意见领袖,利用媒体凝聚学生力量,利用媒体增加学生黏性,让思想教育深入到学生的方方面面,无时无刻不影响学生。高校要组织一支利用新媒体进行思政建设的一线辅导员教师队伍,通过对其进行网络培训,利用网络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围绕学生所关注的重点、难点、热点,进行有效的舆论引导,努力把握网络舆论的话语权和主导权,敏锐把握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群体性的问题,在新媒体下,要体现辅导员的与时俱进。 2.深入学生群体,利用新媒体发现学生问题并及时解决 高校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工作时,往往找不到学生的思想问题,或对问题把握不准,这不仅是因为大多数高校辅导员不是思政教育科班出身,缺少理论基础和学术素养,更重要的是因为学校辅导员并没有深入学生群体,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并且未采取恰当的教育方法,因此高校辅导员的思政教育工作常年流于表面,教育一概而论,又怎么会行之有效呢?新媒体的出现,为高校辅导员深入学生群体,了解学生内心提供了可能和途径。学生常年活跃在网络世界,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发布自己的生活动态,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关注学生的社交账号从而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并得知学生面临的难题。职业已经有很多辅导员意识到可以利用新媒体扩大教育的覆盖面,并积极搭建新媒体平台进行教育的微传播。现在的学生普遍有从众心理,高校辅导员可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创新教育模式,找到新的教育思路,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问题并使其得到有效解决。 3.线上线下教育模式相结合,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代化 微信、QQ作为聊天软件,在各种社交软件中拥有庞大的学生群体,因此,高校辅导员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就是要利用好这些社交媒体,对学生进行思政工作。过去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只能采取线下教育的方式,不仅在时间空间上有限制,而且效果也不好。利用新媒体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望实现教育的连续性和持久性。老师可以采取一对一的聊天,也可以建立QQ群,实现一对多的教育。辅导员老师可以通过班级群对学生进行管理,定期发布一些文件,传达中央精神,学习上级文件,实现资源共享。学生在阅读文件的过程中,可了解到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学校的校园动态,实现了信息的时效性。老师还可以设置一些主题,比如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群内成员参与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辅导员老师做好引导与配合工作,活跃讨论气氛,并适当传递一些主流思想,防止学生的思想出现偏差,实现对学生思想教育的目的。这种线上线下结合的教育模式,不仅突破了教育的局限性,而且还拉近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在生活中也能感受到来自辅导员老师的关心,同样老师也可以在对学生的了解中,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实现对学生的教育。 三、结论 要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积极传播正能量,培养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要始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弘扬主旋律,做到网上正面宣传,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高校辅导员在新媒体环境下,要解放思想,寻找途径,拓展思路,不断创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提供坚强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华.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能力的现状与对策[J].汉字文化,2019(12). [2]谢琳琳.新媒体视野下的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9(9). (作者单位:渤海船舶职业学院)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