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技校电类专业模块化教学浅析
范文

    李江河

    模块化教学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普遍认可的教育模式,也是我国职业(技工)教育的成功经验。

    一、模块化教学的利与弊

    模块化教学的目的在于用最短的时间和最有效的方法,使学生掌握某项技能。模块化教学的课程设置、教学大纲和教材是基于对每个工种的任务和技能的深刻分析,严格按照工作规范,开发出不同的教学模块,每个模块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要求,还包括一个特定技能的详细工作步骤,它强调学以致用,具有较强的教学灵活性。近年来,随着与国外教学交流合作的增多,许多合作单位引进了新加坡、台湾等职业教育的一些教学模块,他们所设计的教学模块,职业针对性、实用性很强。这些成功的教学经验,对职业(技工)教育教学很适用,很有启发意义。当然,由于模块的细化,理论知识的深度必然受到局限,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弊端。

    二、本校电类专业的模块化教学初探

    1.联系教学实际,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分别进行,理论教师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实习教师更关心实际操作训练,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严重脱节,存在着理论学习比较抽象,不利于与生产实习相结合的现象。这种教学模式,不但给学生的学习造成很大困难,也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因为学习内容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无线电工艺》《电子测量与仪器》,这两门课的学习内容枯燥乏味,学生反映太抽象,不易懂。结果在实习过程中,还得重复讲授,造成时间上、课时上的浪费。针对这一问题,要紧密联系教学实际,加强对教务和实习部门的协调,从95级电子技术专业开始,将《无线电工艺》《电子测量与仪器》这两门课由实习指导教师在实习过程中,结合具体课题讲授。期末考试设有《技能卷》和《理论卷》,《技能卷》考核技能实训的相关课题,《理论卷》则考核《无线电工艺》《电子测量与仪器》及《专业技能训练》的相关内容,学生虽然觉得有点压力,但也认为理论与实践结合更加密切,学习热情更高。教与学互动积极,学生接受能力明显增强。通过实习,他们掌握了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能用仪器验证被测电量、参数和波形,这样能树立技校学生的自信心。

    2.选择最佳切入点,扩大课程范围和专业

    三明市机电技工学校是从厂办技校分离出来的,原学校规模较小,专业教师紧缺,电类专业教师都是从工厂选拔调入技校的,这些人员均有十年左右专业技术工作经验,熟练掌握了各种操作技能,既有理论知识,又有技能操作能力,能很好承担起教学任务,成为电类教学的一个独特优势。在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中,要注意发挥这一优势,将《无线电基础》《无线电工艺》《电子测量与仪器》《电子电路基础》《电子专业技能训练》等课程进行合理取舍,由实习指导教师在无线电装接专业实习教学中讲授。通过这种改革,一是减少外聘教师的麻烦;二是减少理论授课时数,增加实训课时,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三是提高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更受学生欢迎。随着技工教育资源整合改革的深化,技校整合后,相关专业教师又对维修电工专业进行这种教学尝试,将《电机与变压器》《电力拖动与控制线路》这两门课也结合在实习教学中讲授。每学期理论教学与生产实习教学按一定时间比例交叉进行,以实际操作训练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突出操作技能的训练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习中遇到问题时,学生学会翻看书本找答案,或向老师提问,得到指导,解决问题,提高了专业学习的自主性。

    三、教学效果分析

    通过对近十年来接受学生生产实习及毕业生就业单位的走访调查发现,学生在自已所学专业工种方面,技能熟练,动手能力强,岗位上手快,能胜任工作。早期毕业的学生现在都是单位的骨干力量,相当数量学生成为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有的还带着学弟们在自主创业,自我发展。这也说明,学校所采取的教育教学方式是正确的,对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和引导是有利的,社会效益也是明显的。

    四、采用模块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三明市机电技工学校的电类专业采用模块化教学后,在取得教学经验的同时也发现一些问题。

    1.对授课教师素质要求提高了

    采用模块教学,要求教师既要精通理论知识,又要熟练掌握实践操作技能;真正具有“双师型”的教学能力,而高素质的全面型人才目前缺乏,年轻老师实践经验不足,而有这方面教学能力的老师,教学工作量又很重,这无疑使教育教学质量受到影响,各专业班级无法平衡。

    2.需要适合模块化教学的教材

    模块化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在一个大模块中,又由多个小模块构成,它要求每位授课教师要根据不同模块自编或自写培训教材、教案,而编写教材对于相当一部分教师来说困难还是比较大的,它不仅仅是教师的工作量问题,而且还受教师本身知识面、知识结构、实践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模块化教学教材建设是推行模块化教学的关键。

    3.对教学工作量的平衡产生了矛盾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校的教学安排分为理论教学和生产实习指导教学两个部门,教务科负责理论教学的调配和安排,实习科(实习工厂)负责实习指导教学的组织和实施,而模块化教学只能在实习工厂进行,对部门、对老师工作量的考核将产生不平衡的矛盾,这样不可避免地会给学校的管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五、推行模块化教学的思考与对策

    由于模块化教学对授课教师要求的提高,学校应多组织实习指导教师参加自学考试、网络教育,以提高其理论水平;组织理论课教师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取得相应工种的职业资格证书,并积极鼓励专业教师报名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省、市级技能大赛,促其成长;鼓励教师参加教科研活动;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以提高教学组织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根据各自学校特点,组织力量,加强适合本校模块化教学的计划编制及校本教材编写,以解决教材问题。

    加大各专业的模块化教学推行力度,加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缓解教学工作量不平衡的矛盾。

    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得出,技工教育应优先考虑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有了职业能力,在工作岗位上就能体现个人价值,就会有奋斗目标,也利于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有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他们对未来的发展就会充满信心。因此,模块化教学,符合技校学生实际,不仅适合电类专业,也适用技校其他专业的教育教学。

    (作者单位:福建省三明市机电技工学校)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4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