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关于水电专业本科生就业问题的探讨 |
范文 | 徐 波 杨 芳 进入21世纪,信息化的浪潮席卷全球,社会正在发生着迅速而深刻的变化,传统行业与产业不断重组,各种新兴行业迅速崛起。新时期,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教育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大批高层次的优秀人才,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但是,在高等教育向大众化转变、水电行业发展迅速的新情况下,高等学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就业也呈现出新的特点。 一、就业特点 1.就业率保持稳定 同其他的工科专业一样,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总体就业情况呈良好趋势,特别是在近几年国家传统能源的复苏,以及经济建设对能源的大量需求,更加保证了对水电人才的需求量。以华中科技大学水电与数字化工程学院为例,2004级本科毕业生118人,截止至2008年6月28日,能够顺利毕业的有113人,其中攻读研究生学位的有55人,毕业时顺利就业的有56人,未就业的有2人,一次性就业率为98.23%。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率上是有保证的。 2.毕业生求职过程中困惑很多 良好的就业率对毕业生来说并不代表良好的就业。华中科技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每年的毕业生能够保持较好的就业率,其主要原因与学校的大环境以及国家对水利水电人才的需求有很大的关系。每年10月至第二年的4月是学校招聘会的高峰期,用人单位犹如潮水一样涌入学校,但是真正招聘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单位比较少。少数大型单位招聘又会要求应聘者具备研究生学历,而一些小型的水电场(站)不是地处偏僻就是发展前景不乐观,难以吸引应届毕业生。面对这种不乐观的就业形势,有的毕业生转而寻求相关领域的工作,如电力、IT等,但专业水平上终究竞争不过那些专业的毕业生。多次在应聘中被拒以后,毕业生往往变得较为悲观,不得不降低就业目标。 3.就业专业不对口情况突出 新时期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根据信息化的需要,以及与电力系统衔接的紧密性,开设了许多IT和电力系统方向的课程,而这两个方向都是当前最热门的行业。在就业过程中,部分毕业生便进入了电网和IT行业工作,而毕业时真正到水电站工作的并不多。 4.缺乏职业规划,盲目就业 在就业过程中,毕业生没有方向感,缺乏职业规划,盲目投递简历的现象比较明显。很少有毕业生清楚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清楚自己想要进入什么样的单位,清楚自己专业行业内都有一些什么样的单位,更不会及时主动与这些单位联系。甚至有些打算考研的同学,在就业高峰期也拿着简历到处投递,最终影响了考研复习。 5.考研成为一种趋势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向大众化的转变,研究生教育也变得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多的本科生选择考研,考研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以华中科技大学水电与数字化工程学院为例,近四年中,每年有五分之一左右的同学被保送继续攻读研究生。除此之外,约有一半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研究生,在最后的就业统计中读研和就业的人数平均各占一半左右。 二、原因分析 1.课程设置需要与时俱进 由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渗入,传统的水利水电人才培养计划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当前,水利水电工程包含了水利、水文、水力发电等多个方向的内容,涉及力学、电磁学、计算机技术、空间信息技术、系统集成、自动化生产、生态环境学等学科。全国水利高等院校在培养人才和课程设置方面各有不同,有的甚至相差很大。为了能够互相融合,专业课程设置越来越多、越来越杂,方向也越来越模糊。所以,对于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一方面课程负担在加重,学习面变得更广,几乎涉及了前面提到的所有课程以及其他工程及电类的所有课程;另一方面,每门课程的学时数却比以前少了,尤其是传统水动与水工的课程。学生似乎什么课程都在学,但都又不深入,专业是水利水电工程,却又没有几门真正讲水利水电的课程。这样的课程设置,表面上看似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方向,实际上给就业的开展增添了较大的压力。 2.毕业生实践动手能力不够 对于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参加的任何实践活动、任何项目以及研究的任何成果,对于其在就业过程中展示自己的实力和潜力都是大有裨益的。但是,现实中极少有本科生参与工程项目的研究,甚至连专业课程的实验也很少能够完完整整地完成。一方面,这是由于专业实验室的建设落后导致的;另一方面,学校在学生动手能力方面的培养也还有待提高。 3.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毕业生很少愿意选择前往水电站工作 在许多人看来,水利水电工程的毕业生就是去山沟沟的发电站工作,那里远离城市,经济条件落后,工作内容枯燥。传统观念的影响,给毕业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因而不敢或不愿选择水电站的工作,尤其是西部地区的水电站。同时又受到其他热门行业的吸引,导致许多毕业生选择改行,特别是电力系统与IT行业。近年来,由于国家将电力市场化,电力网络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而且已经实现了全国联网,形成国家电网、华中电网、西北电网、南方电网几大电网公司。电网公司的工作地点可以在全国各地,且一般多在城市,福利与薪金待遇等各方面都比较好。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与电力系统行业需求有很大的相似性,而电网公司也需要经营一些负责调峰调频功能的水电站。所以,每年都有不少毕业生改行而进入了电力系统行业。另一方面,火热了多年的IT行业,至今仍是受人青睐。由于水利水电工程与计算机结合的高度紧密,计算机已经成为该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因此,每年都有不少的水利水电专业学生转行到IT行业。 4.就业指导工作开展力度不够 就业指导,包括预测要求就业的劳动力资源、社会需求量,汇集、传递就业信息,培养劳动技能,组织劳动力市场以及推荐、介绍、组织招聘等与就业有关的综合性社会咨询、服务活动。在我国,就业指导还应包括就业政策导向,和与之相应的思想教育工作。但是,院系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完全是由身兼多重任务的辅导员担任,且不说辅导员本身是否具备专业就业指导的能力,仅说辅导员的时间与精力也是很有限的,很难独立完成就业指导工作。正式就业指导工作开展地不够,专业教育的不足,求职过程中的碰壁,导致了许多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情绪,甚至怀疑专业前途,最后盲目就业。 三、思考及建议 1.联合全国水利高等院校对未来水电发展及教学方向进行研讨 新时期,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信息化的气息越来越浓,未来的水利水电事业往何处发展,水电事业的人才如何培养,成为各水利水电高等院校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如今,全国的水利水电高等院校设置的课程各有所异,主要原因也就是高校之间缺乏交流,专业内没有确定统一的发展方向。所以,专业内院校之间应该深入研究,统一方向,互相学习交流,将专业与行业结合起来,研究确定新时期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实现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信息化改革,促进全国水利水电事业向更高一个层次发展。 2.加强与企业的交流,结合企业的需要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就业的毕业生后最终要面对的是企业,因此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了解企业需求对于学生的就业具有重要作用。学校应结合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情况,建立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深刻认识企业所需的人才结构,同时也让企业了解高校人才培养情况,加强学校与企业的紧密衔接,让学生能够尽可能多地了解了这个行业的发展情况,为以后进入行业工作做好铺垫。另外,在紧密联系企业,进行信息化水电专业改革的过程中,学校也要形成自己的特色,从中摸索规律,形成一套完整科学的课程培养体系。 3.建立健全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 实践动手能力在毕业生的就业过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校内需要有实验室,包括实验机房、自动控制模拟装置、水轮发电机仿真装置等等,这是学生真正接触专业知识的第一步。除此之外,还需要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水电生产的整个过程,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校内外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学术研究以及一些科研项目,这对于毕业生的就业将是一个巨大的砝码。 4.加强专业认识职业教育 针对学生对于水电专业的陈旧传统观念,通过专业认识教育改变学生认识。这种专业教育应该在大一开始进行,聘请一线水利工程师或水利水电工程领域的院士、专家、学者来校讲学,让学生逐渐了解人才培养的方向、课程体系、相关企业需求、行业概况等等。通过与企业及专家的零距离接触,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与企业需求的差距,明白未来水电行业发展方向以及真正的职业走向。 5.重视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是大学生在大学里的最后一份作业,也是一个最有挑战性的课题,是对毕业生大学四年学习成果的综合性考查。通过一份毕业设计的完成,可以培养毕业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自我学习能力、操作动手能力等,这一过程的顺利完成对于毕业生科研和就业能力的提高有巨大的帮助。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各院校对于毕业设计的要求已经有所下降,毕业生也不够重视,在完成毕业设计过程中,出现较多抄袭现象,失去了毕业设计本身的目的和效果。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学校必须重视学生的毕业设计,对毕业设计提出高标准,导师要严格把关,注重提升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在考核上可聘请院外专家学者担当,成立专门的考核小组。 6.加强毕业生综合素质 21世纪的企业都更加看重应聘者的综合素质,因此在校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注重自己综合素质的培养,使自己成为一名知识面广、适应性强的毕业生,一名具有高情商、高智商,能够吃苦耐劳、献身敬业的优秀员工,成为21世纪具有高竞争力的人才。 (作者单位:湖北省华中科技大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