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管理初探
范文

    王蔚

    摘 要: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岗位技能熟练操作者和满足企业要求的具有职业素养的人才。实训基地是中职学校学生实训教学过程实施的实践训练场所,也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前,进行企业化顶岗实习的重要平台。本文按照项目管理的理念,立足于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实际工作,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项目管理方法进行研究,希望通过对建立适合中等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的管理进行探索,为政府公共部门对这类学校建设和评估提供有效的管理方法。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实训基地 项目管理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正在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迈进。普林斯顿大学的费雷德里克·哈比森教授说,人力资源构成了一个国家财富的最终基础,资本和自然资源都是生产中的被动因素,只有人口是生产中的主动因素,最终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和特征的不是该国的资本或自然资源,而是它的人力资本。

    职业教育培养的目标是岗位技能熟练的操作者和满足企业要求的职业素养。实训基地是中职学校学生实训教学过程实施的实践训练场所,也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前,进行企业化顶岗实习的重要平台。学校的实践教学离不开实训基地,而职业素质训导、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的任务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也是在这里完成的。因此,运用项目管理的理念,科学建设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加强对实训基地建设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国家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

    近年来,国家做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投入大量的资金支持实训基地的建设。自2004年教育部与财政部联合启动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以来,职业学校发展速度迅猛,办学机制和办学理念得到提升。财政部数据显示,2004—2010年中央财政投入38.6亿元用于实训基地建设。按照中央文件要求,地方配套投入的资金比例应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因此,保守估计这笔投入将近100亿元建设2356个实训基地,每个项目建设资金平均400万元。在“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还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实训基地建设,因此,对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科学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教育部对各级各类院校投资项目进行规范和评估的同时,我国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管理领域还存在一些问题。由于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的特殊性,大都属于非经营项目,因此公益性是这类建设项目的主要属性,社会效益是其主要的表现形式。学生通过职业实训掌握基本生存技能,在企业谋生,达到社会稳定,这样才能体现出职业教育的效果。教育由于没有产生直接的产品,因此很难确定其生产价值,其无形效益的评价,用国民经济评价法(只计算直接效益和费用)来评价显然是无法计量的,因此全面的、综合的、可持续的投资评估对政府评价教育实训基础建设投资以及后续投入和决策至关重要。

    二、实训基地建设对职业教育的成败起着决定作用

    实训与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实训基地建设的本质属于专业建设的一部分,课程和教学的建设与改革是围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而企业用工需求是实训基地项目改革的原动力。实训基地作为学校实践教学的物质基础,不但要完成实训教学与职业素质训导、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的任务,还要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发挥根本的作用,这些都影响到实训基地建设的方向和内容。

    三、项目管理与实训基地建设的关系

    项目是指一系列独特的、复杂的并相互关联的活动,这些活动有着一个明确的目标或目的,必须在特定的时间、预算、资源限定内,依据规范完成。项目的各个阶段的集合就构成了一个项目的生命周期。典型的项目阶段包括:概念(Concept),开发/ 规划(Development /Planning),实施 / 执行(Implementation / Executing),收尾/ 结束(Close-out / Termination)。

    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考工记》就论述了“凡沟防,必一日先深之以为式,里为式,然后可以傅众力。”其意思就是凡修筑沟渠堤防,要以工匠一天修筑的进度作为参照标准,又以完成一里工程所需的人数及日数来估计整个工程所需的人工,进而调配人力实施工程计划。这是项目管理的雏形,体现了现代项目管理“以计划为基础”的基本思想。可见项目管理是项目能否顺利进行乃至完工的重要部分。

    中等职业学校(简称中职学校)是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的学校。它是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技能型教育,是为社会培养大量技能型人才与高素质劳动者。对于学生来说“实训教育=就业”,通过实训,一方面可以增加动手操作经验;另一方面,可以提前适应企业岗位情况,增加就业的机会,降低就业的成本和风险,因此要以“就业”为导向,培训过程要与企业对接。真实的企业环境,严格的企业管理制度,市场化的项目实战,是实训教学的三大要素。

    教育的本质是为社会服务的,职业教育要实现“社会满意学校,学校满意企业,企业满意学生,学生满意社会”四满意这一目标的关键是实训教学,自然也离不开实训基地这一载体。实训基地是学生实训教学过程实施的实践训练场所。学生在实训基地内要完成实训教学与职业素质训导、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的任务。

    开展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管理工作,不仅有利于对投资决策的监管,而且可以为公众提供客观、公正的评价结果。对教育投资进行项目管理不但可以增强项目资金的利用率,还可以对项目进行有效的监管。

    四、运用项目管理的理念,科学建设职业学校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要建设成具有现代化特征的生产服务型实训中心。所谓生产服务型实训中心是在建设布局上,全面引入企业的生产性布局,从而给学校提供一个比较真实的生产环境,以缩短学校教学场所与企业真实环境之间的距离,在实训中设立具有企业生产特征的场所。

    我们可以把学生在校的2年生产实训作为一个项目周期,分阶段对学生进行科学的项目管理,使学生在校内实训中模拟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取料、加工、存放、检测等环节,使学生对企业生产程序有全面了解。这样就要求在设计实训基地时要有规划、有目的地进行。下面以机械加工技术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管理为例。

    1.生产性实训中心的结构

    以完善和技术升级为重点,在原有机加工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建设具有现代性特征的、全程模拟企业的实训中心。所谓全程模拟企业是在建设布局上,全面引入企业的生产性布局,从而给学校提供一个比较真实的生产环境,以缩短学校教学场所与企业真实环境之间的距离。

    探索建立全程模拟生产性实训基地。以下是一个初拟的机械加工技术实训中心布局图。在中心里按照项目进行分类管理,在建设生产车间的同时,配置管理型部门,图中灰色部分就是中心设置的管理型部门(见下图)。其教学意义是,为使学生了解掌握企业生产全过程的情况,给学生提供全面的实训实习岗位,做到过程监控,实训效果监控。

    图 全程模拟企业的生产性实训中心布局图

    机械加工技术全程模拟生产性实训中心包括:一般机械加工车间、数控设备维修车间、焊接加工车间、数控加工车间、CAD/CAM设计部、生产项目部、工艺技术部、质量检测部。

    2.实训室使用与管理措施

    健全实训基地规章制度,按照项目管理的方法将根据实训基地的规模扩展,在现有规章制度基础上,及时补充新的设备操作规程等相关制度。如:学生实训管理规章制度、安全教育管理规定、安全实训实习管理规定、实训中心安全责任体系、实训实习管理规定、各设备操作规程和设备管理使用责任制等。

    3.按照企业生产车间设立相应库房

    设置原料库、半成品库、成品库、刀具库、工具库和资料室,学生进入车间就按照企业程序来做,对贵重工器具和计量器具的使用、借用,建立管理规范。

    4.利用学校技能鉴定所开展对外培训

    实训基地的建设应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对各项成本费用进行严格的经济核算,采取有效措施,不断降低运行费用,增加效益,并正确处理好各方面的经济关系。同时有效进行项目建设评估有利于保证学校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总之,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的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策略,紧密结合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沈阳市经济社会对职业人才的需求状况,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要求、高质量实施专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是制订实训中心建设方案的宗旨。把实训基地建成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于一体的生产服务型实训基地,同时实现管理企业化、设备生产化、人员职业化。

    参考文献:

    [1]马东霄,黄立志.五年来我国高职高专教育实践教学体系与基地建设研究综述[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3(1).

    (作者单位:沈阳市汽车工程学校)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9:16:14